周应淮的生活很规律。
早上七点起床,做半个小时的空腹有氧运动。
结束后洗个澡再给自己做个简单的早餐。
八点从家里出门,八点半到咖啡店做准备,九点半正式开始营业。
店里包括他在内一共三个员工,姚瑶负责店内收银,孙煜是咖啡师,作为老板的周应淮则是哪里需要他就去哪儿。
姚瑶跟孙煜前后脚来,去工作间换了工作服也开始干活。
店里开了线上服务,这会儿已经有预订单进来,得把这波预订单给做了,九点半正式营业的时候才不会忙到出错。
姚瑶将预订单标签贴在外带杯上放在旁边吧台上,孙煜一杯接一杯地做。
今天预订单还挺多的,三十来杯。
姚瑶看着标签,扭头跟坐在吧台边上撑着手肘玩手机的周应淮,嘀咕道:“老板,你也不知道过来帮帮小煜,给孩子忙得都冒烟了。”
孙煜的确忙得都快冒烟了,萃取、调制、拉花、封盖……要确保台面干净整洁,后面还有好多杯等着他……
有点压力。
周应淮忙完手头的事情,抬头往吧台里看了眼,“这不是忙得过来吗?”
得到老板的肯定,孙煜在封好一杯咖啡后,重重地点头,随后继续去忙了。
姚瑶还想继续说什么,但瞧见老板微微摇头。
他们这个咖啡店有点特别。
除了老板看起来有点不像老板之外,店里的咖啡师也有点不一样。
他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是听不到外界声音的,好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只有做完了手里的一件事才会分出注意力去关注周围。
就比如现在,他好像被设置了什么程序一样,从萃取环节开始,每一步都严格按照周应淮教他的步骤来。
如果中途出什么错误,比如糖浆加多或者加少,花拉得不好看,他都会重做。
做废的就是周应淮和姚瑶今日份的咖啡。
舒怡昨天晚上没有睡好,不知道是好久没在家里睡的缘故,还是翻了微博的原因。
早晨在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中起了床。
她换上衣服从房间出去,看到舒恺在厨房里面忙碌。
舒恺人没比灶台高多少,但知道踩在小凳子上往锅里丢汤圆。
瞧见舒怡起来,扭头跟她说:“姐,你刷好牙洗好脸就能吃汤圆了!”
舒怡连忙走过去,下意识地要扶舒恺,“你……你什么时候学会用天然气的?”
她上次回来是今年年初,也就八、九个月的样子,都会给她做早饭了。
“妈教我的。”舒恺说,“我还会用微波炉,洗衣机。”
听到这话,舒怡心头翻涌出一抹微妙的情绪。
当初舒恺检查出发育迟缓的时候,家里的气压其实挺低的。
舒怡那时候也没现在经历多,还年轻,说了句“你们非要生个累赘,现在又不乐意了这怪谁”。
大家都在情绪上,老爸说“该给你的一分不会少,你弟也不会成为你的累赘”。
老妈也说舒恺的事情不用她操心。
后来舒怡跟家里的关系就挺紧张的,是这两年才缓和了一些。
吃了舒恺煮的汤圆后,舒怡给舒恺的班主任打电话请了假,然后就带他去医院了。
后来实在是因为太困,在去医院的路上就点了咖啡的外卖。
舒怡不喜欢尝试新鲜玩意儿,咖啡只喜欢喝拿铁,那些花里胡哨的口味一概不试。
有种不知道在喝咖啡还是在喝奶茶的错觉。
看了眼能配送到医院的咖啡店,排除了全国连锁的大品牌,选了一家名字叫做“星星的咖啡馆”的店。
舒怡问舒恺:“我给你点一杯没有咖啡因的?”
“我给你买,我有压岁钱!”
“你有几个钱?”
“反正够给你买咖啡的。”
舒怡点了两杯拿铁和一杯没有咖啡因的热饮,过会儿他们到医院的时候,应该已经做好送过去了。
舒怡跟舒恺到医院的时候,发现老爸已经被推进手术室去做手术了。
倒是老妈问舒怡怎么把舒恺带到医院来了,他今天应该去上学,而且这种事情最好别让小孩子知道。
舒怡说:“爸做完手术石膏至少要戴一个月,还是这一个月都让爸待在外面不告诉舒恺?”
说完这个,老妈就闭嘴了。
因为当初老妈生舒恺的时候,肚子大了实在是瞒不住了,就到外面去租了房子住的。
舒怡也不想用这话来怼老妈,补了一句:“小学五年级的课程落下一天又不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