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家丁领命,抬着轿子一路疾驰至城郊。那神医居所隐匿在山林深处,周围云雾缭绕,静谧清幽。葱郁的树木遮天蔽日,只偶尔有几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众人上前叩门,许久才有一位老者开门,神色冷淡:“所为何事?”家丁们赶忙说明来意,老者却眉头一皱:“我早已归隐,不涉尘世琐事,你们回去吧。”家丁们哪肯罢休,“扑通”一声跪地,苦苦哀求:“神医,求您救救我家夫人吧!夫人难产,危在旦夕,京城大夫皆束手无策,您若不出手,一尸两命啊!侯府上下感恩戴德,愿以厚礼相报!”老者不为所动,转身欲回屋。
就在这时,苏羽恰好赶到,见状心急如焚,上前阻拦道:“神医!我家将军在前线保家卫国,浴血奋战,此刻夫人却遭此大难。将军与夫人伉俪情深,若夫人有失,将军定会无心战事,届时外敌长驱直入,百姓生灵涂炭啊!求您看在苍生的份上,救救夫人!”神医脚步顿住,目光微闪,沉默良久,终是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医者仁心,且随你们走一趟。”他心中或许也被苏羽的话所触动,想到若因夫人之死而导致边疆战事失利,百姓受苦,实非他所愿。
神医随众人匆匆赶回侯府,屋内众人原本死寂的心瞬间燃起希望。神医净手后,上前查看林瑶情况,一番仔细诊断后,从药箱里掏出几枚银针,手法娴熟地刺入穴位,又命人速速煎制一副秘制草药。那银针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神医的手法精准而又迅速,每一针都似带着希望。不多时,林瑶原本紧绷的神情渐渐舒缓,气息也平稳了些许。神医边施针边说道:“夫人这是气血瘀滞,胎位受阻,需疏通气血,调整胎位。但难产凶险,还需看后续药效与夫人造化。”众人闻言,齐齐跪地谢恩。
煎好的药汤端来,翠柳小心翼翼扶起林瑶,轻声哄道:“夫人,喝了药,就有力气了,孩子也能平安出来,您快趁热喝。”林瑶虚弱地点头,张嘴艰难咽下苦涩药汤。那药汤的苦涩在口中散开,却也似是希望的味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屋内静谧得只能听见林瑶微弱的呼吸声。突然,林瑶腹部一阵剧痛,接生婆惊呼:“用力啊,夫人,看到孩子头了!”林瑶咬紧牙关,拼尽最后力气一推。
“哇——”一声清脆响亮的啼哭打破屋内死寂,孩子终于呱呱坠地。接生婆喜极而泣:“是个小公子!夫人,您撑过来了!”众人欢呼雀跃,老夫人双手合十,含泪念叨:“谢天谢地,萧家有后了!”林瑶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欣慰笑意,望向襁褓中的孩子,眼中满是温柔爱意,轻声呢喃:“孩子,你可算来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幸福,仿佛历经磨难后终于迎来了曙光。
苏羽见状,立刻修书一封,详述情况,放飞信鸽传讯给萧逸尘。战场上,萧逸尘正焦虑地等待消息,见信鸽归来,忙不迭地展开信纸,读到母子平安时,紧绷多日的身躯瞬间瘫软,眼眶一热,泪水夺眶而出。他跪地对着京城方向,喃喃自语:“瑶儿,谢谢你,辛苦了……”此刻,战场的硝烟、厮杀仿若都远去,满心满眼只剩对家人的牵挂与愧疚。他深知自己在林瑶最需要的时候未能陪伴在侧,这份愧疚将永远刻在心中。
经此一劫,侯府上下对这来之不易的小生命倍加珍视。老夫人命人精心照料林瑶产后身子,各种滋补品源源不断地送进林瑶的房间。又摆下宴席,犒劳府中众人与前来相助的神医。林瑶抱着孩子,坐在床边,轻抚孩子粉嫩小脸,心中满是劫后余生的感慨。她叮嘱翠柳:“把孩子抱去给老夫人瞧瞧,让她也高兴高兴。这些日子,府里为我担惊受怕,往后咱们定要和和睦睦,平平安安的。”
数日后,萧逸尘收到家书与孩子画像,画像里,林瑶温婉浅笑,怀中婴儿眉眼像极了自己,看着看着,他眼眶湿润,小心翼翼将画像贴身收好。虽战事未歇,可家人平安的消息仿若一道暖光,给予他无尽力量。此后每战,他冲锋陷阵更为勇猛,心中默念:定要早日结束战事,归家陪伴妻儿,护一家周全。他深知,只有守护好边疆,才能让家人真正过上安宁的生活。
而侯府之中,林瑶与孩子在众人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孩子的每一次啼哭、每一个憨笑,都为侯府添了几分生机与欢乐。这段难产风波,似一场噩梦,终成过往,却也让侯府上下更为团结一心,期盼着萧逸尘凯旋那一日,阖家团圆,共享天伦。府中的丫鬟小厮们更加尽心尽力地服侍,老夫人也时常亲自过问林瑶和孩子的情况,整个侯府洋溢着浓浓的温情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