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梅瞧着谢朝朝的脸色,当真完全没有将宋进再放在心上,便也没有再提及,宋进这样的好色之徒往日竟没有看出来,好在未曾一头扎进去,待来日后悔都来不及。
***
谢朝朝所想的果然没错,刚刚王氏顾及着谢朝朝在场,有许多话未曾说出来,如今谢朝朝走了,神色肃穆了些,刚刚几人讨论的都是如何同宋家退亲。
想的都是宋家在这样的时候,即便心中不悦,但是也无可奈何必须退掉。
但还有一种可能,这场亲事毕竟都是双方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定下来的,还不是简单的口头约定,而是正儿八经写了婚书的。
这门婚事,若是宋府咬紧牙关不松口退,即便是闹到御前,他们的胜算也不过五分,毕竟这世间对男儿多包容,除非犯下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过,不然都是对女子不利。
古来结两姓之好要求三书六聘,娘家又给女儿置办许多嫁妆,便是让本就天然吃亏的女子在夫家至少过的稍微顺心些。
虽王氏这一辈子同谢献成婚过的还算是舒心,谢府的后院没有那些腌臜事情。
但是并不代表王氏不知其中苦楚,当年她的母亲便是在后院之中吃尽了说不出口的苦头,直到将婆母熬死,养了两个争气的儿子在朝为官颇得重用,又加之女儿在夫家受重视,方才盼来苦尽甘来,日子好过了许多。
这也是在她探查到宋进为人之后,迟迟不愿同意宋府早日将两人的婚事给办了的缘由。
而这一次好不容易寻到退婚的由头,但宋进马上风这事只是私德有亏,可大可小,若是宋府咬紧了不退婚,她们便极有可能退不了这门婚事。
但,王氏看着自己贤惠的大女儿,这是她十月怀胎,悉心照料养大的女儿,她怎么舍得谢秦瑜受这样的苦楚,便是再为艰难,她们也要退婚。
只这屋子里的人都不是冲动之人,既然料想到退婚一事可能会受阻,便要做万全的准备。
几人商量好了对策,谢秦瑜方才出声,她神色冷静道:“此事关乎我的终身大事马虎不得,虽女儿看不上宋进,但是凭借往日女儿对他的了解,马上风这事太过糊涂不像是他的行事作风,最好还是派人探查一下。”
谢修文对自己这个妹妹目露赞赏,他也正有此意,如此便将此事说定下来,王氏派人去醉春楼探查此事,几人各自回院子,为明日退婚一事养精蓄锐。
直到第二日王氏带着人打算前往宋府之时,派出去探查宋进为何会突然马上风的下人也没有探查到半分疑点,查来查去都只得出个结论便是宋进饮多了酒,又荒淫无度才差点死在了几女的身上。
虽还是心中有疑惑,但是今日要紧之事是退婚,便将此事搁置脑后,今日本王氏打算独自一人去,谢献下了早朝要去当值,且这等事情也不便谢献出面,谢修文本想要一同去,但是明日他便要参加秋试了,今日不能再分心。
两个女儿都未曾出阁,最好莫要出面落个不好的名声。
但是临出发,谢秦瑜、谢丽姝却不顾王氏阻拦皆要一同去,谢丽姝是因为担心王氏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即便是带了丫鬟婆子,可到底是在宋府。
而谢秦瑜则是好似不是退她的婚事,面色平静地道:“宋府都不觉得丢人,女儿何须觉得丢人?”
如此,王氏也不再阻拦,带着昨日亲自挑选的粗使婆子泼辣丫鬟和护院以及两个女儿浩浩荡荡向宋府方向去。
她们一行人着实引人注目,一路上瞧见的人都免不了停留多看两眼。
本以为到了宋府会有一场恶仗要打,再是顺遂也免不了几番拉扯,却不料事情出奇的顺遂,王氏将婚书拿出来提出退婚,宋夫人虽是面色阴沉,却未曾为难将宋府持有的那一份盖了谢府小印的婚书还给了王氏。
这样顺利,倒是叫几人疑惑,但是目的既已达到,便没有再多做停留的必要,同宋夫人说了些客套话之后,便带着谢府的人回去。
回去的马车上,只谢丽姝高兴退婚一事如此顺利,王氏和谢秦瑜都没有喜色,面上露出深思,若是宋氏拉扯一番方才勉强同意,她们定不会忧心。
宋夫人是怎样的人,王氏和谢秦瑜自然也有所了解,绝不是会这般善罢甘休好相与的模样,加之宋进马上风一事闹的人尽皆知,往后这上京城家中的好女儿多半不会同宋府结亲。
换句话说,谢家是如今宋家能够结亲的最好对象了,宋府如此便轻易放弃,属实有违常理,难不成这后面还有什么旁的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