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津言的康复是缓慢的,都不说痊愈,他要能恢复到可以正常生活都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段竟扬非常清楚这点,已经熬过了特别艰难的大半年,他早就做好准备,一切慢慢来。也许以后还会有非常艰难的时刻,但他不害怕,只要姚津言愿意和他一起走下去就行。
首先要做的是把姚津言虚弱的身体养得好一些。
刚开始,姚津言依然吃不了太多东西,而他自己有时候会尽量多吃一口、两口,他希望自己好得快一点,能让段竟扬少担心一些。可惜,只是多吃一、两口也会让他不舒服,反而会呕吐。
当段竟扬发现姚津言的呕吐是因为对方努力多吃时,他会耐心地跟对方说不要强迫自己,欲速则不达,他们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来。
姚津言身体上的痛比起最严重的时期减轻了不少,但也是时常会痛的。只要段竟扬在,他就会帮着姚津言揉一揉,或者拿热水敷一敷,还会放一些有助于舒缓神经的音乐,亦会拿来一些姚津言闻着可以放松的水果,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减轻对方的痛苦。
除此之外,还要去医院做治疗。
往日姚津言的状况实在太差劲,关键他不愿意配合治疗,就算医生到了家里也没用。而现在他愿意去医院,身体状况也可以出门,段竟扬有空就会陪着一起去,即使只能在停车场等待,他也想尽可能一起。
其实去医院挺麻烦的,并且万一被看到会惹出更多不好的事。段竟扬之所以这么坚持,一是医院的设备齐全、安全,去医院治疗效果更好,二是姚津言不喜欢私密空间被入侵,所以段竟扬要保证他们的家是完全独立、安全、不受打扰的,让姚津言确信待在家里就可以安心。
-
因为段竟扬的无微不至,姚津言的身心皆在逐渐变好。
接着,需要开始让姚津言和外界接触,先去到外面的环境当中,之后再接触人。
尽管段竟扬有不少地方想和姚津言一起去,而且他觉得那些地方有助于姚津言恢复健康,但以姚津言目前的状况,远距离的旅行肯定不适合。反正来日方长,慢慢来,总能去的。
现在,先去近一些的地方。
闹市有利有弊,需要挑时间、地点,更多的时候是去亲近自然。
春回大地,生机盎然,正是出游的好时机。
去看碧空如洗,云蒸霞蔚;去看绿水青山,水天一色;去看百花齐放,莺歌燕舞。
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也还行,慢慢开车,听着歌,聊着天,就当是兜风。途中有合适的地方想多待一会儿就停下来,不论是开窗坐在车里看风景,还是下车舒展身体,都很好。走走停停,想换目的地也可以,随时想回去亦能立刻回去,自由自在。
会到人少的树林里去,脱掉鞋子,赤脚踩在草地上。如同小孩学走路一般,先试探着,光脚踩在地上是很不一样的新奇感受,然后慢悠悠地走,逐渐适应,接着大步往前,还可以蹦跳起来。返璞归真,尽情感受柔软的青草和泥土,感受大地的力量。
午后在室外走动的人少,可以尽情地去看花看树看风景。
有一次,散步的两人遇到一只猫咪在桃树上睡觉。是一只年龄不大但胖胖的三花猫,趴在碗口粗的树枝上,闭着双眼,四肢和尾巴自然地垂落往下,万分惬意。偶有清风吹来,桃枝摇曳,花瓣飞舞,几片花瓣落在猫咪身上,特别美好。
站在树旁仰望猫咪睡觉,看许久都不会觉得腻。
还有去田野间漫步,绿油油的麦田一望无际,远处的天边满是像棉花糖一样的朵朵白云,更高处,是湛蓝无比的天空。风起,麦浪翻涌,迎风往前,似乎自由的灵魂在奔跑,逆风回头,是让人安心欢喜的爱人。
下雨天路上的人非常少,雨中漫步别有一番风味。两人共撑一把伞,并肩缓缓而行。雨滴落在伞面上,“滴滴答答”的声音不刺耳反而让人心定,四周的雨幕为所有景色都添加了几分朦胧感,也让人有安全感。华灯初上,湿漉漉的地面会荡起各种色彩,犹如打翻的颜料盘。
在雨后,也见到过彩虹。
那次是两人一起去一个小镇散心,本来是平平静静的一次出游,没想到在两人准备回去的时候遇上了一个脑子有问题的无赖。那无赖不仅用树枝敲打两人停在荒芜空地上的车,还冲着两人“叽里呱啦”一阵乱骂。遇上这样的人,肯定无法与其计较,没肢体冲突就好,两人匆匆离开。
然而在返程的路上突降大雨,由于路况不大好,于是两人找了一处安全的地方停下车,等雨停了再出发。
段竟扬倒不会把这些倒霉事放在心上,可姚津言不同,一点小事就容易影响到他的心情,段竟扬很努力聊一些开心的事情。
幸运的是,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雨过天晴,然后彩虹和晚霞竟然同时出现在天边,如诗如画。
迎着彩虹和晚霞回家,姚津言的心情舒畅不少。
夜晚出行两人亦做过好几次。有时就开车在城市里兜风,看窗外的流光溢彩,感受人间烟火气;有时开车去人少植物多的地方,慢悠悠地短距离散步,用手触碰生机勃勃的绿植,感受生命力;有时开车去能俯瞰城市的高处,吹吹晚风,欣赏城市夜景,感受旁观世界的淡然感。
两人曾一起在夜晚看过海棠花。一大片开得正灿烂的垂丝海棠,虽然只有零零散散的灯光,却依然能看到漫涌而来的粉色。黑夜中的繁花给人一种静谧奔涌的感觉,黑暗无处不在,可粉嫩的花朵似乎能慢慢地“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