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住不了,别人也别想住的节奏,看来宝姐姐是真气急了,真发起狠来了。我自己这次看了红楼梦小说,还是挺吃惊,发现书里写的薛宝钗,跟很多人的评价相去甚远。
我一直以为她像大多数评价一样,性格老成持重,待人接物守礼有节,为人虽然比较圆滑有心机,但却是封建礼教之下大家闺秀,标准的贤妻人设。但是看了书以后,才发现曹雪芹笔下的她,跟印象中真是差别很大,我也不知道由来已久的一些评价是怎么来的。
我怎么感觉宝姐姐为人做事,一点分寸感边界感也没有,不懂何为做人本分,缺乏教养,更别提安分随时了,怪不得作者安排她和夏金桂,薛蟠等人是一家人,其实她和夏金桂同样的家世出身,论素养是一个层次的人,只不过她披了一层有文化的外衣而已。
你就说上面那段话,你只是一个借住在人家的亲戚,你有什么立场跟人说为了省钱,让人把园子关了,谁也别住?你家当日富不富贵,今天冷不冷落,跟别人家有什么关系?走哪都端出来。我从来就没见林黛玉到处说我家过去怎样怎样的。
宝黛钗三人的情感我不评价谁对谁错,毕竟每个人都有追求感情和婚姻的权力,更何况当时的社会,婚姻也不能自主,但是若单轮家教这方面,宝钗跟黛玉真是差远了,果然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有时候婚姻讲门当户对,并非全无道理。
就说这件事,论长幼,王夫人是你姨妈,是长辈;论亲疏,你只是借住在这里蹭吃蹭住的亲戚,哪条也轮不到你来指导人家怎么做,这还没嫁进门呢。这种不管面对谁,都爱当人生导师的人,真心讨人嫌。
要不怎说升米恩,斗米仇呢,现在的人很多都学聪明了,像这种亲戚借住之类的事,一开始最好就拒绝,遇到那种不自觉的人,一旦你哪天让人走,或者没再接着满足对方要求,不仅得不到感恩,反而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还不如一开始就守住边界的好。
果然王熙凤听完她的话马上表示,既然你都说了这话了,就不必勉强了,连王夫人都无话可说了,只能随她便了:
【凤姐听了这篇话,便向王夫人笑道:“这话依我说竟是不必强她了。”
王夫人点头道:“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罢了。”】
也许只这一件事,大家会说我对宝钗的评价过于偏激,那关于她的行事我就再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大家看看我说她没教养有没有道理,就比如她对邢岫烟:
邢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书中说【原来邢夫人之兄嫂带了女儿岫烟进京来投邢夫人的,】。
邢蚰烟的父亲叫邢忠,并非是邢夫人的胞兄,应该是个庶子或者远房哥哥之类的,因为后来邢夫人的弟弟在宁国府和薛蟠、贾珍等人夜里聚赌,喝醉时说的话曾经透露了邢夫人的家世。
这个弟弟叫邢德全,书中说他【居心行事,大不相同,只知吃酒赌钱,眠花宿柳为乐,手中滥漫使钱,待人无二心,好酒者喜之,不饮者则不去亲近,无论上下主仆,皆出自一意,并无贵贱之分,因此都唤他“傻大舅”】,薛蟠在他们那个群里叫“呆大爷”,和邢傻舅可谓天造地对的一对儿。
【邢大舅道:“老贤甥,你不知我邢家底里。我母亲去世时,我尚小,世事不知。她姊妹三个人,只有你令伯母年长出阁,一分家私,都是她把持带来。
如今二家姐虽也出阁,她家也甚艰窘,三家姐尚在家里,一应用度,都是这里陪房王善保家的掌管。我便来要钱,也非要的是你贾府的,我邢家家私,也就够我花的了。无奈竟不得到手,所以有冤无处诉。”贾珍见他酒后叨叨,恐人听见不雅,连忙用话解劝。】
从邢大舅嘴里可知,家中数邢夫人算嫁的最好,地位最高的,所以邢家家私都由她掌握。二家姐嫁的人家家境艰窘,三姐至今未嫁,说明邢家并非什么豪门大户。
邢夫人也不是贾琏和迎春的亲妈,她自己说过自己没生过孩子,所以她应该和尤氏一样也是继室,过去对继室的家世要求要低很多,基本界于姨娘和正室之间,也有很多是姨娘扶正的。所以这也是以邢夫人的家世可以嫁给贾赦的原因。
但是邢夫人嫁过来时带了全部家私,也能有两个陪房,王善保家的和费婆子,邢大舅天天花天酒地,说邢家家私也够他花了,说明邢家至少也是小富之家。
凤姐评价邢夫人又愚蠢又固执,(一般情况就是这样,人越愚蠢就越固执),邢夫人固执到谁的话也不听,谁也不靠,又吝啬至极,钱只要经她手必然雁过拔毛。
【凤姐儿知道邢夫人禀性愚强,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她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其实从邢夫人在贾府的地位,也可以看出她娘家家世一般,曹雪芹作为那个年代的人,大家公子出身,等级观念是从小耳熏目染的,虽然贾宝玉有初期的人文情怀,对年轻的女孩充满通同情,但是对蓬门小户的市井陋习,人性中计较算计还是看不上眼的,就跟鲁迅写阿Q似的,很多辛辣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