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道:“是啊,早就迟了。其实,这情花之毒,你中不中都是一样。”
李莫愁瞪视着她,不明她言中之意。
黄蓉叹道:“你早就中了痴情之毒,胡作非为,害人害己,到这时候,嗯,早就迟了。”】
李莫愁和小龙女本身就是情花毒。绝情谷的情花最后是被杨过等人【砍伐烧毁】的,小龙女和李莫愁,一个被屠龙,一个是被烧死的,和情花同一下场。
物伤其类,所以当李莫愁被大火吞噬时,其他人不过心生恻隐,唯有冷心冷情的小龙女流下泪来:
【小龙女拉着杨过手臂,怔怔的流下泪来。】
小龙女对杨过心中不满,就开始找茬了:
【半夜里叫醒杨过,问道:“过儿,有一件事你须得真心答我。你和我住在古墓之中,多过得几年,可会想到外边的花花世界?”】
几番追问,终于抓住杨过话里的一个漏洞:【姑姑,要是咱们气闷了、厌烦了,那便一同出来便是。】
于是小龙女开始了她自己的逻辑体系:
【我和他好,不知何以旁人要轻贱于他?想来我是个坏女子了。我喜欢他、疼爱他,要了我的性命也行。可是这般反而害得他不快活,那他还是不娶我的好。】
难道她不知道杨过和她好,旁人为什么就会轻贱于他吗?光黄蓉就明明白白告诉过她两次。
所以小龙女做坏事时的逻辑体系之一就是不谙世事,以我不懂来自欺欺人。
【喜欢他、疼爱他,要了我的性命也行】,她的第二个逻辑就是她做什么事,一切都缘于她爱杨过,为了杨过好。
她死前要杀了杨过陪葬是为了杨过好。
她不辞而别,要另嫁公孙止,害的杨过中了情花毒,差点丧命是为了杨过好。
她在绝情谷追求同死之乐,差点要了杨过的命是为了杨过好。
她想用婴儿换解药是为了杨过好。
她扔下只有几天性命的杨过,自己跑了去追甄志丙是为了杨过好。
她跳崖,让杨过等她十六年是为了杨过好。
杨过成了她做坏事最大的背锅侠了,杨过这个大冤种应该冲她鞠个躬,冲她高歌一曲:“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这世上有些人就是满嘴的都是为你好,干的都是害人的事。郭芙因从小被宠爱,做事时绝少替他人着想,小龙女正相反,做事是都是为别人好。
小龙女在心里构架的这套逻辑体系,对读者形成了很强的心理暗示,一直在牵着读者的鼻子,让读者按照她的逻辑体系来看待神雕侠侣的世界,分辨是非,这就是小龙女这么多年能蒙骗很多读者的原因。
所以人不管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有自己的理由,小龙女这里在心里自圆其说以后,就跑了。
她根本不是单纯因为杨过半夜一句话就跑了的,而是找到杨过后,种种蛛丝马迹叠加在一起,憋气的不行,哭了一夜以后跑的。
她跑呢,也不是真的想离开杨过,就以小龙女那强烈的占有欲,死了也要带着杨过一起死,怎么可能放过杨过呢?她来找杨过之前就想好了,变心就由他变心,总之是不离开杨过的。
这里小龙女体现的是她的第三个行为逻辑,就是以退为进,俗称作。她跑了,是想让杨过追她,更在意她。
所以她哭了一夜,杨过也不醒,你就说他睡的有多香吧,与美女同居一室,能酣然大睡,柳下惠也不逞多让。
小龙女等到天亮,杨过快醒来时才跑的,好让杨过可以追上她。因为什么呢?因为杨过醒来,肩膀头上小龙女留下的眼泪还没有干,甚至连桌子上的泪都没干呢,说明她刚离开没多久,这分明就在附近呢,也许就还在屋里都有可能。
【次晨杨过醒转,只觉肩头湿了一片,微觉奇怪,见小龙女不在室中,坐起身来,却见桌面上用金针刻着细细的十二个字:“你自己保重,记着我时别伤心。”
杨过脑中一团混乱,呆在当地,不知所措,见桌面上泪水点点,兀自未干,自己肩头所湿的一片自也是她泪水所沾了。】
然后杨过就去找小龙女,【沿大路纵马向北急驰,不多时已奔出了数十里地。他一路上大叫:“姑姑,姑姑!”却那里有小龙女的人影?】
他这个方向倒是对的,因为大胜关是豫鄂之间的要隘,也就是河南和湖北接界处,古墓在大胜关的西北方向。
之前杨过和小龙女从大胜关出来,走了一阵后,决定回古墓去,【当下两人折而向北,缓缓而行。】
所以他俩一出大胜关,随便走的时候是应该是先向西行的,决定回古墓时,折而向北。
这里杨过追小龙女,向北追,等于接着按原路线走,是没错的。
事实上,小龙女也的确是按回古墓的路线走的。因为她后来在绝情谷外被公孙止所救。
书中说绝情谷位于关洛之间,也就是陕西潼关和商洛接界处,和终南山离的不远,就在终南山东面。
百度百科中说绝情谷是在潼关和洛阳之间是弄错了,潼关在陕西,洛阳都跑河南去了,和潼关中间还隔着三门峡,离的二百多公里呢。
书中说关洛之间肯定和大胜关在豫鄂之间一样,是两地接界的地方。
当初杨过下山,遇到陆无双和程英,就是在关陕道上,就是陕西潼关的道上,潼关里古墓很近。
【这一年她武功初成,禀明师父,北上找寻表妹,在关陕道上与杨过及陆无双相遇】
后来黄蓉带着郭芙去终南山找杨过,想要回郭襄,途中正好遇到从绝情谷出来的武三通父子和公孙止等人,说明绝情谷就在终南山附近的必经之路上。
所以关洛之间必须是指陕西的潼关和商洛之间,正好在终南山古墓的东面不远处,从绝情谷再往西走一段就是终南山古墓了。
按小龙女的打算,因为之前跟杨过商量好了同回古墓,所以杨过肯定能找到她的。
但是杨过骑着瘦马,沿着大路一路狂奔出数十里,瘦马跑的多快呀,他不是找人,他是赛马呢。
可想而知此时小龙女不知道在哪个小路上慢慢走呢,杨过早跑车数十里地了,或许小龙女看到杨过,故意躲起来他也不能知道。
结果杨过跑着跑着就遇到金轮法王等人了,此时金轮法王等人正在往西走。
杨过【又奔一阵,只见金轮国师一行人骑在马上,正向西行。】,说明金轮这时和杨过基本同一路线,都是西北终南山方向,才会在此相遇。
金轮听杨过在找小龙女后,与杨过擦身而过,然后金轮反应过来,就调头往回走,去找黄蓉麻烦了,那自然是向东南走了。
【金轮国师心念动处,勒马不追,寻思:“他师徒分散,我更有何惧?黄帮主如尚未远去,嘿嘿……”当即率领徒众,向来路驰回。】
之前黄蓉找郭芙,是向西北走,这时要回大胜关自然是向东南行了。
这里以黄蓉和金轮,杨过等人相遇的酒楼为坐标,古墓在酒楼的西北方,大胜关在酒楼的东南方。
然后杨过的行为就有意思了。
【杨过一阵狂奔,数十里内访不到小龙女半点踪迹,胸间热血上涌,昏昏沉沉,竟险些晕倒在马背之上,心中悲苦:“姑姑何以又舍我而去?我怎么又得罪她啦?她离去之时流了不少眼泪,那自非恼我。”
忽然想起:“啊,是了,定是我说在古墓之中日久会厌,她只道我不愿与她长相厮守。”想到此处,眼前登见光明:“她回到古墓去啦,我跟去陪着她便是。”不由得破涕为笑,在马背上连翻了几个筋斗。
适才纵马疾驰,不辨东西南北,定下神来,认明方向,勒转马头,向终南山而去。一路上越想越觉所料不错,倒将伤怀悬想之情去了九分,放开喉咙,唱起山歌来。】
不辩东西南北时,他一路狂奔向北,正是古墓的方向。
辩明方向后,勒转马头,从早上走到下午两三点,遇到了折返向东南,与去古墓方向正相反,去追黄蓉的金轮等人,救下郭芙。
杨过【行到申牌时分,见前面黑压压一片大树林,林中隐隐传出呼叱喝骂之声。他心中微惊,侧耳听去,却是金轮国师与郭芙的声音。】
金庸不辩东西南北吗?他把每个方向都写的清清楚楚。他若不是写杨过自欺,完全可以写杨过一开始不辩方向,胡乱向南追去,遇到金轮后,辨明方向向北而去。
事实证明他写的就是杨过的心理活动在自欺欺人。事实与杨过的心理活动正相反,他清晨发现小龙女跑了,一时激动之下,走的回古墓方向,向北去追小龙女。
遇到金轮一时没反应过来,又接着往前跑了一段后,想到金轮折返必是去找黄蓉郭芙等人的麻烦,放心不下,但又摆脱不了小龙女对他心灵的束缚。
所以开始自欺欺人,辨明方向后,实际是折返向东南去追金轮,心理却欺骗自己是回古墓方向。因为达成了自己实际的心愿,一下子破泣为笑,高兴的在马背上翻跟头。
所以每次杨过心理说找小龙女,总是事与愿违一样,找到郭芙身边去了。
作者很多时候就在神雕侠侣里,利用主角的自欺心理,构建了一个楚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