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6日,早上六点,叶泉坠楼前约6小时。
普济大学校园内,天蒙蒙亮。
连接学校教学区和教师居住区有一条宽阔的道路,科华路,改扩建此路时,为了降低道路坡度,把山挖掉了一部分,所以道路两侧有一段十多米高的挡土墙,路面是当地的坚硬毛面花岗石,两侧有排水沟。
物理系老赵从值班室出来,科华路是他回家的必经之地,他走在科华路两边有高高挡土墙的路段,昨夜值班一宿,眼睛有些迷糊,看到前方有一个异样的东西,老赵走近一看,神经像是被猛地抽打了一下,全身打了个冷颤。
地上躺着一个人,老赵曾经遇到醉酒倒地酣睡的学生,他壮起胆子,小心走上前,定睛一看,
地上躺了一具女尸,女尸头部看起来遭到重击,血流满地。
“呀!”老赵发出一声失魂的叫声,连忙后退几步,镇定下来后,往最近的一处值班室跑去。
大约一小时后,公安局宿舍4栋102,
“燕子,你们单位有急事,要你马上到单位上。”门卫大爷在窗户边喊。
燕子被门卫叫醒了,这时还没到7点。
梁燕,大家习惯叫她燕子。高中刚毕业后到普崎市温岭派出所当了户籍警,俗称小片警,至今一年多了,还是临时工,堪称温岭派出所史上最长临时工。
“什么事嘛?”燕子嘟哝着,一边刷牙,看到老爸梁宏也起来了。
“怎么你还在家?所里通知你去,就别那么多话。上班都一年多了,组织纪律性没有进步。”梁宏离开前对燕子说。
“哐”的关门声,燕子从窗户看到梁宏正往公安局办公楼方向快步走去。
“今天出了啥子重要的案子?”燕子看着镜子里自己困倦的面容,加快了刷牙的速度。
燕子出了公安局家属区大院,步行了大概十分钟,到了温岭派出所,温岭派出所和市公安局刑警三支队合署办公,位于温岭区世华路33号一个小三合院。
推开铁栅栏门,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铺着石板,正对小院大门,有三个房间,中间是大厅,有两张办公桌,是燕子和老公安黄启发的办公地点,进门左边是所长老邱的办公室,进门右边是刑警三支队的办公室,三支队不是刑警队主力,属于边缘刑警队,就两人,支队长陈浩和刑警李刚。
燕子自认为很迅速了,当她匆匆到了派出所时,看到刑警队的门开着,陈浩、李刚、老邱和黄启发都在里面,当燕子进来,大家都盯着她,摆明了大家已经在等她了。
“你怎么才来?”李刚有些责难的口气,李刚是正牌警校毕业,加入刑警队3年多,很有干劲,很想破案立功。
“我饭都还没吃。”燕子不示弱地回了一句。
燕子边说边在黄启发旁边椅子上坐下。
“还坐什么,赶快出发,尽快到现场。”陈浩手一挥,赶紧催促大家出发。
“什么事情,我都还不知道,这么催命?”燕子刚坐下来,还想多歇会。
“杀人案,普济大学,催不催命?”陈浩。
“你怎么不穿制服?”李刚又责问燕子。
“嘿,你才知道我是临时工吗?还这要求那要求。”燕子。
“别说了,赶快出发。要不别的警队到了,我们又喝风了。”陈浩催促道。
话音未落,李刚、陈浩已经骑上了自行车。
“你们可得赶快啊。”临出门前,李刚骑在自行车上,还不忘催促燕子一句。
“我们随后就到。”黄启发敷衍着。
“人都死了,急什么?”燕子懒洋洋地对黄启发说。
“我们去了,也就是站岗放哨的苦差事,走吧。”黄启发是快要退休老民警,力保晚节,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
派出所的永久28大扛,缺乏保养,对燕子来说,骑行确实有点费力。
“好困,又累又饿。”燕子对并排骑行的老民警黄启发说。
燕子看到前面陈浩和李刚消失在街角,停下车来,
“黄叔,我带你去个地方。”燕子带有些诡秘地笑。
“去哪?”
“跟我来。”
燕子领着黄启发从世华路拐进了一条叫田子巷的小巷子里,这里有一家“便民饭馆”。
黄启发跟着这个小丫头,在这家餐馆坐下,东看看西望望,浑身不自在,他觉得在私人开的馆子吃饭,似乎有点伤风败俗。
“老乔,你这个招牌,什么时候做的?”燕子。
“前几天才挂上。”老乔。
店老板兼炒菜师傅老乔开这个小店,两年多了,是普崎市最早的私人饭馆,前不久才做了个“便民饭馆”的招牌。老乔是一中的历史老师,四十来岁。前几年从乡下把老婆和3个孩子接到普崎市,他们都没户口,粮食不够吃,老乔就偷偷做起了这个小餐馆营生。
燕子和黄启发分别点了一碗炒河粉,
“老乔,醋呢?”燕子:
“哦,还没摆出来,哪想到你们会这么早。”老乔递过来一瓶醋。
醋,很难买到,老乔一般都不会让客人随意加,燕子例外。
黄启发看燕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却坐如针毡,担心被熟人看到。
“吃了快点走,有事呢。”黄启发忍不住催了燕子。
“怎么跟那俩刑警一样,就会催催。”燕子一边吃一边无所谓的样子。
黄启发无语,只能看着她吃完。
燕子不紧不慢吃了炒河粉,才和黄启发骑上28大扛往普济大学方向骑去。
温岭派出所辖区包括普济大学,是距离普济大学最近的派出所,在世华路尽头左转,5分钟不到,燕子和黄启发骑着自行车就进了普济大学东门。校园面积非常大,在校保卫处带领下,燕子、黄启发又骑行十几分钟才到了命案现场,校园里的科华路。
“看来,他们这次是赶了个早,案子被他们抢到了。”黄启发对燕子说。
陈浩和李刚已经在勘察现场了,此时还没有其他的刑侦人员到场。
科华路已经封闭了,一具尸体在道路边上,看起来像是从上面挡土墙顶部摔下来的。
燕子和黄启发被安排维护秩序,燕子躲到一棵树下,这时才8点多一点,热辣的阳光已经很强烈了。
燕子在树荫下看着李刚,他正围着尸体绕圈走着,一边猫着腰仔细观察。
死者是一名30多岁的中年女性,衣着完好,头部有钝器重击的痕迹,血迹顺着头发流到地面。
李刚蹲下,检查死者的右手掌,这里有一个让他非常兴奋的发现,在右手掌大拇指和食指间虎口皮肤褶皱里有一根头发丝,长度大概4厘米,明显区别于死者的长发,这个头发一端还有完整的毛囊。
李刚站起来,压抑着狂跳的心,对一旁的陈浩说:
“老陈,你看这里。”李刚指着死者的右手。
“头发丝。”陈浩眼睛一亮。
“下一步,怎么办?”陈浩问:
“必须先拍照取证。”李刚有些焦急。
这根纤细的发丝在风中微微颤抖着,看起来有一些血迹把发丝和皮肤黏着,像是随时要被风吹走。
“市局鉴证科人还没来?”李刚问旁边的人。
“我听说可能短时间还来不了。”陈浩。
“什么情况?”
“鉴证组的4台相机,两台被省局、县局办案借用,一台昨晚被市广播局借去拍联欢晚会,一台坏掉了,现在在等广播局归还相机。”陈浩俯下身,低声对李刚说。
“在学校找一台相机,普济大学肯定有相机。”李刚脑子转得快。
“这符合规定吗?”陈浩。
“规定没说这个,照片都可以当证据,没有说只能公安局相机拍的照片才能当证据,老陈,马上请学校的工作人员来,帮忙拍照取证。”李刚。
“那好吧。”陈浩点点头。李刚是刑警科班出身,陈浩就听了李刚的话。
学校保卫处长王勇前和保卫处工作人员在现场附近协助工作,王处长是转业军人,身形彪悍,转业多年后,仍然看得军人英武的气质。经过陈浩和王处长协商,王处长马上安排人去找相机。
不一会,校保卫处的干事就带来一个戴眼镜的人,背着照相器材来到现场。据王处长说,这人是学校教务处的工作人员,学校的摄影器材归他管理使用,摄影技术过硬。
“没告诉我来拍死人。”眼镜待在远处,没有再前进一步,脸上有些害怕的表情。
“陈眼镜,过来,快点,这是公安局的同志,你听他安排。”王处长招呼陈眼镜到李刚边上。
“不要慌张,不用怕,没有危险。”王处长安慰陈眼镜。
“哦,我怕拍不好。”陈眼镜还是有些推脱。
“来来,快些过来,我教你怎么拍,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李刚过来把陈眼镜拉到尸体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