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乐嗔道:“那是王上心急,小君才回来多少时日,十多年不曾见面的父女,才相处没几日,能亲近到哪里去。”
柏乐人机灵也活泼,又是公孙斗的母亲越贞夫人亲自挑选来长安宫的,对公孙斗说起话来,没有那么多的宫规顾忌,齐恕也十分喜欢她这样。
公孙斗被柏乐的话逗笑,道:“那能有什么办法,王上不仅是小君的父亲,也是齐国的王,父女亲情之上,还有国之重担,齐泠君回国是要做储君还是要做封君,已然引起公子兼的警惕防备,若不早早决断,只怕将来权力交接,齐国又要重蹈内乱覆辙。”
阙涟接话道:“王上也打算让小君去郯国?”
“这倒不会。”公孙斗道,“王上还舍不得。”
阙涟松了口气,只要王上舍不得,那就没事了,老贵族固然强势,王上也不是吃素的。
“但王上也头疼对小君的打算。”公孙斗又道,“老瞿平他们考虑的其实也不无道理,齐国没有女主先例,山西列国国君年幼无能才由君太后或王太后代理国政,这种邦国,常被以弱邦看待,更何况女人孕育子嗣乃是天险,小君尚无后嗣,公子兼却早已经儿女成群……强国野心勃勃,动辄以灭国战威胁,列强环伺之下,齐国无论如何再经不起一次王位争夺的内乱了。”
所以就算老瞿平不喜欢公子齐兼,也仍然会站在他那一边,反正有他们那些贵族老臣在,坐在王位上的是个傻子都无所谓,大王太强势反而不美,当初他们就看上齐臼儿性情温和,谁想到上位之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公子齐兼虽然也不一定是个好摆布的——齐国王室好像都太有主意了,但公子齐兼不是个太奸诈狡猾的。
“那也不必如此急迫。”阙涟嘟囔道。
“王上当了十几年太子都差点没登上王位,公子兼不是储君,小君受宠却是女子,若不早做决断,要缠斗到何时?储君的培养非一时一日之功,老瞿平们也唯恐夜长梦多。”
齐恕原本对齐国的王位没有多大的冀望,只想改善一下生活,或者说她是对整个时代都没有什么冀望,她冷淡的看着这个时代,它的贫瘠和荒芜丝毫没有打动她之处,最好的结果,就是以齐王对她的疼爱成为一地封君,寂寞老死一生。
但她不喜欢被人操控摆布。
片刻的沉默过后,她忽然问起鄢国太子安,“鄢安继位为王了吧?”
阙涟反应了一下,“护送鄢安回国的卫队传来消息,是这么说的。”
鄢安与申和君攻进霁城,但公子翼仍旧占据鄢国宫室,双方还在对峙争斗中。
阙涟说:“小君可要劝王上出兵助鄢安平乱?只要鄢安继位,齐国与鄢国结盟,小君居首功,把鄢国拿在手里,小君就有和公子兼抗衡的筹码了。”
阙涟和公孙斗其实都希望齐恕能争一争,毕竟他们两个现在和齐恕是一条船上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何况阙涟身后还有他的妹妹,阙涟若不得势,他的妹妹将来继承族长之位,不一定争得过他的那些舅舅和姨母。
齐恕想了想,问:“鄢安求援的消息来了吗?”
阙涟摇摇头,鄢安似乎放弃向齐国要求援了。
鄢国始终没有送来求援的消息,鄢安还是个有骨气的人,在申和君的帮助下,凭借一己之力在强撑着。
到后面不仅是鄢安与公子翼的争斗,其他对王位有心思的公子公孙也拼凑起自己的人马,在鄢王宫中发生了好几场血战,可怜老鄢王的灵柩还停放在宫殿中,儿子儿孙们却停尸不顾,刀兵相向。
齐恕也大概猜出了鄢安为何没有求援齐国,大概鄢国现在这滩浑水,他也没少搅和。既然都是要内斗,不如自家事自家关起门来解决,找外人帮忙,将来继位成功,这份人情总是要还的,更何况万一请神容易送神难,那就麻烦了。
但关于送齐恕去郯国联姻的事,朝堂上还在争执,齐恕觉得很不可理喻,国中每日发生那么多事,列国之间你来我往的交际与征伐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大臣不思富国强兵,竟只揪着她的去留和齐王分庭抗礼。
但到了后面,已经演变成事情的关键不是她的去留,而是齐王与朝臣之间谁当家谁做主的问题,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以老瞿平为首的老贵族们驾轻就熟的集体跪坐在青卢宫宣政殿前“求”齐王以齐国“大业”为重,而齐王则在众臣面前抱着齐恕熟练地“哭诉”一番,指责众人欺负他这个大王,不顾人伦迫使他们父女分离之后,关闭殿门与众臣“怄气”。
老瞿平等人的目的其实也并不是要弄走她,而是要确立公子兼的储君之位,也并非确立了储君之后将来就不能废黜,或者是不会发生王位争夺,在位的大王都有反叛的臣子,更何况还未继位的储君,而是储君在政治资源上有相当程度的倾斜,而齐王不想表这个态,不想让公子兼有名正言顺的继承权,不想让政治资源倾斜给他,更不想在和老贵族的争斗上认输。
公孙斗说,齐王厌恶公子兼,当年次公子与齐王争夺王位时,公子兼就在背后暗中支持次公子,公子兼不是什么精明狡诈之徒,但他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贤明的君子,他豢养的那些门客中也确实有些聪明之辈,当初没少让齐王吃亏,但次公子被清算时,他又全身而退了。齐王还没死呢,因为没有孩子,他就觉得自己机会又来了,还是一个公子就敢依附在老贵族身旁与齐王对抗,若是成了王储,岂不是更加膨胀,那齐王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这样的对峙持续了一个多月,起初他们是在宣政殿前跪,后面接二连三的有人被抬出宫门,让国人看到齐王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社稷之臣的,后面是到宣台宫大门去哭,哭先王,哭庄王,哭齐国无后,国无储君社稷不宁,国祚将断,社稷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