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入京后,大理寺卿日日撩拨我 > 第1章 江边水

第1章 江边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知是何等贵人搬了进来,内务府竟派人连屋顶的每一片瓦都粉刷一新,每一条缝都细细探查了。

汉白玉的祥云门墩,朱红鲜艳的门柱,门上的重檐庑殿顶,檐下竖悬有一方华带牌式铜鎏金匾额,烫金的字体遒劲有力,华贵又不失风骨。

处处是阮父喜欢的风格。

十余年前,宁州城曾流行过以瘦为美的风气,街头巷尾的姑娘儿郎都将自己瘦得形销骨立。

正值阮绮华启蒙年岁,小孩儿有样学样,写出来的字瘦弱歪斜。把阮父气的胡子乱颤,大手一挥请了三个启蒙老师日夜盯着她。

只不过可能是补得过甚,她的笔风愈发豪放,待到阮父再次检查课业,阮绮华的笔力已压过了大多数男子。

阮父宽慰阮母许久,这事才作罢。每每思及,她还是忍不住莞尔。

初次北上,水路难行,先行的阮父阮母随侍的家仆并不多。

掌事总管荣伯是最重要的一个。此刻他交握双手,恭敬地在门口迎接。

阮绮华是他看着长大的,一直将荣伯视作长辈。方才一路的紧绷,在远远见到他的那一刻,已削减了七分。

但荣伯的视线却只短暂地停在她身上片刻,便盯向了跟在她身后的男人……身上的绯红官袍。

大雍的上朝时间本是分季节而异,以秋分为界,春夏季为寅时一刻,秋冬季天亮得晚,便是卯时三刻。

然而自庆历二年起,上早朝的时间统一更为寅时一刻。

民间有传闻,当朝天子那年不过十二岁,每日的课业都得由摄政王陆临渊亲自盯着,夏日还好,小景仁帝尚能坚持每日按时上朝;可寒冬腊月时,连上惯了早朝的各位大人们,都偶有迟到,陛下年纪尚小,更加难免惫懒。

闹出几次提着戒尺去寝宫抓人的事情后,摄政王终是忍无可忍。索性将冬日的早朝时间更为与春夏一致。

据说被陛下背地里怨恨了许久。

所以……陆大人到底是早朝过后没有归家换衣,还是压根就在本该早朝的时段,赶去等待阮绮华了?

荣伯心中百转千回,他早知陆临渊是住在相邻府邸的贵人,虽已经卸任摄政王,但在朝中的影响力依旧非常人所能比拟,连当朝天子都要敬他三分。

可是如此行径,他着实有些摸不准对方的想法。

他恭敬地看向陆临渊,“陆大人”。

男人朝他微微颌首,并未多言。

阮绮华沉浸在归家的喜悦中,听到身后隐忍的咳嗽声,这才发现陆临渊居然还没走。

方才在车上,她虽闭眼假寐,却因为好奇,也偷偷瞄过陆临渊的脸色。

鼻子耳尖都微微发红,呼吸也沉沉。

“路途遥远,行路时间不好把控,陆大人想必是吹了许久的冷风。如今我已安全抵达,陆大人也可归家歇下。”过两日,不,明日。她就去阿爹库房给陆大人把那支百年老姜找出来,亲自送他府上去。

似冻得不轻,陆大人握拳抬至唇边,声音沉闷,“我无事,只是下人刚刚来信,今夜宫宴的请柬尚未送至。若是姑娘不嫌弃……待姑娘休整好,晚些可随我一同入宫。”

阮绮华摆手表示不介意,语气轻快道“那便有劳陆大人了。”

-

青砖绿瓦的三进大宅院,格局地段样样出挑,饶是住惯了豪宅的阮氏千金,此时也挑不出错来。

也算是有几分慰藉。居住条件比她想象的好些。

听闻圣上赐下府宅时,特意叮嘱掌管礼部的官员,府中装潢样式,一切按照最高规格,务必让宅子焕然一新,直教人看不出先主人的居住痕迹。

阮父,也就是江南巡抚阮富明,携夫人初到京城那日,不少达官贵人都派人抬了礼来,库房门口,三尺长的礼单足足写了十二页。

足以看出圣上对阮家的重视。

荣伯一面接过阮绮华的包袱,一面絮絮叨叨。嘴中反复叮嘱她:“京城不比宁州。小姐行事还请多加谨慎,切不可妄为。”

都是家里的老人了,阮绮华虽然疲惫,此时也只能乖乖听着。

不过一炷香的路程,荣伯已反复叮嘱她三次。她承认自己在待人接物上是懒散了些,但她难不成有这么不让人放心吗?

看着荣伯殷切的眼神,阮绮华扶额,只能一一应下。

“方才接您回府的陆大人,就住在您隔壁的摄政王府。”

“摄政王府?”

阮绮华疲累的脑中冒出疑问。陆临渊只当了四年的摄政王,上任大理寺卿已两年有余。荣伯难不成也跟她一样累糊涂了?

果然,事出有因。“其实早该更名陆府,只是陛下不止为何尚未命人修改陆大人府宅上的匾额。周围路过的百姓也就都这样叫了。”

“不过……”荣伯停顿片刻,还是说出了些猜测,“陆大人与陛下的关系匪浅,陛下宽仁,兴许这是念及陆大人对他的教导。”

按照大雍律例,朝廷命官的俸禄、府宅规格都需受到严格的约束。以内务府办事效率,新的匾额应当是会在上任之初便快马加鞭地赶制出来。

拖延至今,确实只能是宫里那位才能下的决定。陆临渊一手教导新帝同时,镇压朝堂,立下从龙之功,陛下如今对他多些照顾,也无可厚非。

阮绮华迷迷糊糊地想着。

太累了,她以急着洗漱,准备宫宴为借口,堵住了荣伯的欲言又止,好容易将荣伯应付走,吩咐春桃备水。踏入院内。

海棠花开,摇曳生姿,树干下挂有秋千。

侧面有芍药,依附墙壁,攀援树木,匍匐偏坡。秋日的太阳不算热辣,温温地照在上面,色彩斑斓,很是特别。

江南气候温暖,阮绮华只在话本中见到过海棠。幼时不懂事,央著爹爹花重金从北地买了来,不到两月便萎靡了。

亭廊院落,无不合阮家心意。甚至各人的院落,都完美得过于巧合了些。

龙椅上那位圣上,倒是对阮家重视得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