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妙第一次知道孙家,是十三岁。
那年距离柳昭不辞而别已过三载。
她没有再执着于他,将他藏到了心底。
她娘这会儿正给她物色合适的夫婿,希望她能够早日出嫁。
而她爹与她娘的看法不同。
她是家中独苗,她爹有想法,觉得自家女儿不应该只有嫁人结婚生子这一条道路可走,欲要将家中丹砂产业交到她的手里。
她娘为此还与她爹好几次吵得不可开交。
直到十三岁那年的秋天。
每年的秋天,都是她家给家里订单大户交货的日子。
那个大户每年都会与她家精诚合作,在她家订个大单子。
那单子之大足以顶上她家半年丹砂订单的量。
那年是她第一次随她爹去交货的地方,她站在她爹身侧,第一次见到孙家的管家。
是个中年郎君,气宇轩扬,穿得富丽堂华,就连身上看着最差的布料也是都城最好的。
孙家给足了管家排面,乍一看都不像个仆人,倒像富贵人家的郎君。
“还是你家丹砂最好。”
她爹按规矩开了一箱丹砂给孙家管家验货,管家看了连连称赞。
“那可不,我家丹砂天上有地上无,世上仅此一家。”李青妙听到夸奖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令爱有趣得紧。”管家捧腹大笑,摸了摸李青妙的脑袋。
李连云见女儿如此张扬,拍了拍李青妙肩膀,欣慰地笑了一下,拱手作揖:“唐突了。”
李青妙看了看李连云,又看了看孙家管家,也跟着笑了笑。
孙家管家满眼笑意,摆了摆手:“无妨。”
说完又从袖子中拿出了一张带了竹香的白麻纸,是明年的订单契约。
“这是明年的丹砂订单,还请李东家过目,若是没有问题,现在一并签了,你看可好?”
许是拖了李青妙的福,以往都是第二年春才签订的契约,今年竟在验货之时一并签了。
“明年的需求量大,李东家可得先照顾照顾我们家。”管家有意无意点拨着李连云。
李连云看了眼契约上的丹砂量,确实比今年还多上了半数。
这条大鱼别人或许吃不下,但是他们绝对李家吃得下。
李连云又仔细看了遍契约,确认无误这才签上名字,按下手印。
管家从袖袋中拿出了两个钱袋子放到桌上:“这是今年的尾款,还有明年的定金。”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契约一分为二,绑定了两家的关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李家因孙家富裕,也因孙家落败。
七年前,李青妙十七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七年的时间里,李青妙被培养成了一个合格的当家人。
十七岁的李青妙已经完全能够独当一面从她爹手里接下家里的产业。
只是她娘有些着急。
十七岁花一样的年纪,却因为帮衬李家,迟迟没能寻到一户好人家。
就在李青妙都以为自己这辈子会这么顺遂的照着爹娘的安排度过之时,李家矿场传来了噩耗,打碎了这场美梦。
支撑李家好几代的宝贝丹砂矿山,见了底。
什么意思呢,就是整座矿山都寻不出一块丹砂矿石了。
寻常百姓听了大抵会不以为然,不过是丹砂矿石没了,又不是没有粮食了,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李家的李连云和李青妙深知其中厉害。
丹砂没了事小,可他们手里,有着孙家的订单,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订单,若是没能按时交付,她们李家只怕会名誉扫地。
她爹努力了许久,用尽了办法,最后都没能化解这次危机,只能眼睁睁看着李家一步步落败。
换了谁,都会承受不住吧。
她爹自然也没能逃过,一夜白了头,得了急病,眼一闭,撂下她娘俩就这样走了。
而她娘自然也接过了她爹的责任,扛起来整个李家的重担。
为了收尾这件事,她娘费劲心力,最后生生病倒了,没多久,也随她爹离开了人世。
可她家家破人亡虽因孙家退单而起,她却完全怨不得他们。
孙家退单只是一个导火线,导致她家毫无转圜之地的原因,终究还是那空空如也的丹砂矿山。
她无从可怪,无从可恨,可孙家还是横亘在了她的心头。
如今公孙也却带着她站在了孙家当铺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