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9
“快让祖母看看。”裴老太太松开她。
一看脸瘦了一圈,止不住地心疼:“怎么瘦了这么多?在青州没有好好吃饭吗?”
傅鸢摸摸脸:“瘦了吗?是这晚上光线不好吧。我答应过您要好好照顾自己的,所以一日三餐我一顿都没落。”
“不过我答应您的我做到了,您答应我的呢?刘嬷嬷说您这几日都没有好好吃饭哦。”
裴老太太轻哼一声:“这个老妇,又跟我孙女告状。”
等刘嬷嬷送饭菜过来。
“老太太您这可是冤枉我了,七姑娘一下马车,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您,我这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脑子哪有那么快,那不一下就都说出去了。”
说着手往外一摊。
房间里的几人都被逗笑。
饭菜摆上桌,裴老太太拉着傅鸢落座,刚拿起筷子,一道声音随着脚步声闯进来。
“娘,是不是小七回来了?”
话说着,一个身材丰腴的妇人走了进来。来人一见坐在桌旁的傅鸢,一喜:“小七!”
“二舅母!”
何清圆上前一把就把傅鸢搂进怀里。傅鸢脸贴着她柔软的腹部,双手顺势环抱住她的腰。
何清圆摸摸她的背,又摸摸她的脸:“盼星星盼月亮的,总算是回来了。这一路还平安吧?没出什么事吧?”
没等傅鸢回答,手捧起她的脸,一看,不由皱眉:“怎么看着瘦了?”
刚才转移开的话题再次被提起,傅鸢赶忙说:“刚刚祖母也这么说,应该是这晚上光线不太好,看着显瘦,大哥跟三姐姐都没说我瘦了啊。”
何清圆:“柏君和寄春?他们俩不是在上京么,你们怎么见到面的?”
“这就说来话长了。”
裴老太太打断:“那就先吃饭。”
“对对对,先吃饭先吃饭。”何清圆松开傅鸢,应和着在一旁坐下。
裴老太太跟何清圆一人坐一边,一个忙着夹菜,一个看着傅鸢喜欢吃哪样就把菜端到她面前。
看着桌上就几道家常炒菜,何清圆说:“以为你还要过两天才到家,要不是听到厨房有动静,我说出来看看,都还不知道你回来了。早知道今天回来,就该给家里来个信儿啊,我们也好准备好饭菜等你回来。”
她喜欢的红烧鱼,藕丸子都没来得及准备。
“这些也都是我爱吃的啊,而且还是祖母跟二舅母一起陪着我吃,谁有我这么大面子?”
何清圆一下被逗笑,又说:“你大舅母也天天念着你呢,虽然嘴上不说,但这两天晚上得喝了药才睡得着觉。”
“娘,是不是让人去跟大嫂说一声小七回来了?”
裴老太太让李嬷嬷去,又嘱咐:“你先在院外看看,要是已经歇下了,就别吵她了。”
李嬷嬷转身往屋外去,结果在门口跟要去找的人险些撞上。
对着门这边坐的何清圆一眼看到了沈连芝:“大嫂。”
“正让李嬷嬷去找你呢,小七回来了。”
正埋头吃饭的傅鸢闻声赶紧塞下这一口,扭头:“大舅母……”
看她腮帮子塞得鼓鼓的像只松鼠,沈连芝忍俊不禁。裴老太太叫她过去坐,沈连芝依言过去,拿了帕子送到傅鸢面前:“赶紧擦擦,一嘴的油,哪里还有点姑娘家的样子。”
话虽这样说,声音却是带着笑意。
傅鸢嘴里忙着嚼东西,直接把脸往前送。
“都多大了,还像个小孩子一样。”沈连芝一边帮她擦擦嘴一边说。
“可不就是个孩子,不然也不会叫人这么牵肠挂肚了,”何清圆说。
“虽说也是出过远门的,商队也都是自己人,可只要一想到青州以前从来没去过,又刚遭了水灾,我这个心啊就忽上忽下忽上忽下的,不过好在是现在已经平安回来了。”
说着说着反应过来:“不过商队不是说要后日才到吗?”
“我没有跟着商队走。我想着家里快秋收了,就想赶紧回来。刚好有个朋友要回上京,我就让他带我一起了。”
“那你是在哪儿碰到柏君跟寄春的?”裴老太太问。
“柏君?柏君他们不是在上京吗?”沈连芝说。
傅鸢把陶伯一家的事,还有送芋头去上京的事一一说来。
听到她说燕燕快十一岁但看起来只有八九岁,一双手上都是裂口,屋里几人都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何清圆眨眨微红的眼:“我一会儿回去找找心竹跟兰英以前穿的衣服,我记得有几件棉袄都没怎么穿。这夏天还好说,冬天可怎么熬。”
“别找了,”沈连芝说,“你忘了,前两年下大雪,那年冬天出奇地冷,家里的衣服能送的都送出去了。”
被这么一提,何清圆才想起来。
沈连芝说:“重新做几件吧,也就两三个人,天冷之前肯定能穿上。”
裴老太太点头:“棉花多用些,料子就别用太好了,寻常料子厚实一点的就行。家里一老一小一病,穿太好不是什么好事。除了棉袄,再备些被褥。”
“我知道了,娘。”沈连芝应。
*
一顿饭吃完,夜色已深,明日开镰还要早起去女娲娘娘庙祭祀上香,裴老太太发话:“好了,天色也不早了,都赶紧回去休息吧。”
何清圆起身:“也是,小七这几天肯定累了,是该早点休息。”
“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娘。”沈连芝道。
“去吧去吧。”
傅鸢上前抱了下老太太,浅浅撒了个娇才跟着两位舅母离开。
三个人说着话往外走。
“大嫂今天晚上能睡个好觉了吧,”何清圆走在前面,长舒了一口气,“我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