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Light Folds into Stars"——光迹折叠时,谁都不曾想过,Blanc的国内首个个展居然以装置艺术为核心。
毕竟Blanc以绚烂鲜妍的水彩画闻名遐迩,纽约日报刊登过他的五次水彩画个展。
只有Daniel知道Blanc在其中倾注了多少心血。
主装置作品名为《第七百三十颗星》,用729枚玻璃棱镜组成巨型星形矩阵,每枚棱镜内部蚀刻着摩斯电码,破译后为不同语言的祝福语。
而中心空缺了一颗星的位置,地面投影实时捕捉观众影子,当人站立于空缺处时,影子被折射成第730颗星的形状——“未送出的祝福成为永恒缺憾”。
Daniel被抓来当苦力,他刻样本棱镜时刻到怀疑人生,匪夷所思道:“Blanc,你为什么非要刻729个棱镜?”
于白沙淡淡道:“干你的活。”
Daniel立马不干了,他甩开刻刀,把贴着创可贴的手掌怼到于白沙面前:“我的十根手指头都在抗议!”
于白沙哄诱道:“下班我请你吃火锅。”
Daniel不满意:“我还要吃冰淇淋。”
于白沙应允:“给你买冰淇淋球全家桶。”
Daniel:“哇哦!”
于白沙只让Daniel做了十个不同版本的样品棱镜,最终测试完成后,选择了光影效果更佳的第七个版本。
Wilson教授帮忙引荐了靠谱的代工厂,同时考虑到易碎品邮寄的问题,于是确定好样本模型后,Blanc最终选择了上海的分公司进行制作。
Daniel喜极而泣,谢天谢地,Blanc没有丧心病狂到让他手工729个玻璃棱镜出来。
不过这笔加工费价值不菲,Blanc曾经试图建议Blanc减少棱镜数量,于白沙装聋作哑。
他拨弄着一罐琳琅的幸运星,台灯的暖黄光线折射出漂亮的光点,他很珍惜地捧着瓶子长久地看着。
于白沙数过43遍,里面有729颗幸运星。
FAS宣传噱头做得很足,展览票在各大平台上投放,被哄抢一空。展览开放前的最后一晚,于白沙从破晓时分待到月光稀疏,确认好每束光线都万无一失,才匆匆回酒店睡了囫囵几小时。
隔天,早上十点钟,展览正式开放。
于白沙与三家媒体事先约过采访,采访结束后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他尚且不了解公众对画展作何反应,Daniel先兴冲冲地勾过了他的肩膀:“特别完美!”
于白沙稍稍松了口气,他连午饭也顾不及吃,一颗心悬而未决,于是回到展厅悄悄旁观人群。
现在是人影疏落的时间段,主装置前还是围了不少人,于白沙听见掩面议论的嗡嗡声。
《第七百三十颗星》设置了观众互动的环节,有人触碰棱镜时,会触发机械装置,使相邻棱镜轻微翻转,折射光线在墙面投射出潦草字迹。
每条字迹都是事先准备好的祝福语,大部分由Blanc本人写下来,于白沙看见人群躁动片刻,勾头一看,原来有人抽到了幸运彩蛋“一秒钟的梦”,抽到彩蛋的人由工作人员指引,能去前台领取Blanc的一份亲笔祝福。
人群里划出一道弧,于白沙下意识往旁边的一根柱子躲去——他不太适应人群太多的地方,更害怕有人在这里将他认出来。
不料,刚刚闪身到柱子后,于白沙感觉到肩膀碰到了身后的一个人。
他忙不迭弯腰道歉:“sorry。”
那人的声音带笑:“在躲什么?”
于白沙僵了一下,他扭头看去,澈然正立在这柱子后,笑吟吟地歪头看着他。
澈然穿着一身灰黑色羊绒大衣,肩膀将衣服撑得很有棱角,可是脸上噙着很洒脱的笑意,便弱化了他锋利的气质,让于白沙愣了片刻。
他百分百确定,澈然刚刚并不在这个展厅。
于白沙迟疑道:“你怎么在这里?”
“我不能来吗?”澈然答非所问,“还是你不想让我来啊?”
于白沙终于觉得哪里不对劲了,他绷着一张脸,觉得澈然话里有话:“没有,晚上不是还要一起吃饭吗,明朗也在这儿吗?”
澈然遗憾道:“澈明朗应该刚下飞机,现在应该正从机场狂奔过来。”
于白沙迟钝道:“他住上海吗?”
澈然失笑,他摇了摇头:“现在还没有,不过应该快了。他是专门来找你的。”
于白沙还想问些什么,澈然就轻巧地把自己亲弟弟揭过去了。
他自然而然地向前走了一步,侧身温柔地看向于白沙,意示迷糊中的于白沙跟上:“Blanc,能带我看看你的展吗?”
于白沙被迫从匿蔽的柱子后出来,暴露于展厅的光线下。
他几乎立刻意识到了,自己果真还是与八年前一样,无法拒绝澈然的任何请求:“好啊。”
澈然弯弯眼睛:“我的荣幸。”
他们朝最近的主装置走去,那边的人恰好散了一半,不比刚刚逼仄,运气也不错,也没人认出来艺术家Blanc本尊。
只是于白沙的步伐越来越慢,虽然现在头脑很迟缓,要紧事还是能记得的——他想起来了什么,盯着澈然向前走去的翻飞衣角,立刻惶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