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婆婆不以为然:“两本医书不少了,大林店的老医师说不定没你看的多呢,还不是照样在开方子。咱附近嘞几个村的人,有个啥子病不是找他,便是克的玉皇观。”
“说起来,宝光寺的住持医术便很好,医治小儿很有一手,咱福豚就是在他那调理好身体,之后便很少生病了。”
白小聪的关注点却在另一个地方:“嘿,学蒙语好呀!县里许多人都喜用汉语夹杂着蒙语说话,我每每遇到总是连蒙带猜,还得多问几句才能知晓话里的意思。好玉儿,你晚上教学可好?等幺舅回来一起学。”
“好啊。”
白玉媞应了一声,便小心地翻看起,这本还散发着淡淡墨水味,显然是才抄好没几日的书。
入目所及便是干净整洁的页面,挺拔苍劲,如行云流水般的行楷字体。还别说,白云岐这手字写得还真挺好,难怪他的手抄本会得文轩阁掌柜青睐,单靠抄书挣来的银钱便足够日常花销。
这本《事林广记》号称是民间日用百科全书,所含内容除语言和医学类外,还涉及到农桑、公理、算法、文艺、酒曲类等等。经济宽裕些的人家都会备上一本,原主以前便在家里读过。
“阿婆,明日我想与幺舅他们一同上县城。家里手纸没剩多少,茶叶上次也用光了,我想亲自去挑。”
白玉媞回屋将书放好,又拿了一小叠手纸递给白小聪。
白老婆婆点点头,转而瞪了白小聪一眼:“敢情嘞日子过好了,反倒生起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病来。小聪啊,看样子你是唭不得好东西,往后老婆子专给你做些清汤寡水的饭食算了,你就看着我们唭肉吧。”
“娘也是为了你好,免得让你遭了罪,还要平白花些冤枉钱。”
“娘!”
白小聪心头那个气呀。
* * *
次早五更,天色未晓时,白玉媞几人一猫便坐着牛车向县城驶去。
目送白云岐和一众白衣学子进入县学后,二人便去了市场。
因着昨日没来摆摊,今日买糖的人就多了些,感觉午时的钟声才敲响没多久,筐里的麦芽糖便所剩无几了。
“客官可是要买糖?今日只剩下这小块了,你吃着若觉得好,可下次来多买些,我基本上每日都在这里摆摊。”白小聪见又来了生意,忙起身热情招呼。
“我不是来买糖的,前几日我家掌柜亲自来与你说的事儿,可是考虑好了?”
来人一副店小二打扮,口气不善。
白小聪脸上的笑容不减反增:“哥哥可是鸿运楼的?若是指卖方子的事情,确是考虑好了。我家就指着这个营生过活,若是卖与你家掌柜,日后便不能再卖,那全家老小还不得饿死。再说了,我家侄儿在县学念书,很得教谕看重,明年便要下场,所以,实在是不能将这方子给卖了。”
这人满脸轻蔑,在听到白小聪提及侄儿时,脸上方才有了变化,不过也没有说什么,转身便走了。
白玉媞正想问问白小聪,这鸿运楼是有什么来头,一个打杂的也敢这么横时,便被橘猫的喵喵声给打断。
“这县城好吃的还挺多,白玉媞,本总裁饿了,什么时候吃饭?”
“糖卖完就去,谁让你不好好地待在家里,非要跟着我们上县里来。”
总裁翻了个白眼,县里好吃的那么多,他才不会蠢到待在村里面。
“你这麦芽糖怎么卖?诶,是白大哥呀!原来这味道独特的麦芽糖是白大哥所做,我还是听街坊们说的,便想着来买些,给家里娃娃尝尝。”
来人是一位头裹巾子、身着靛青色圆领窄袖衫、小腿缠着裹腿、身形高大的青年,正是上次庙会与白小聪结识的耶律兴。
“耶律兄弟,许久不见!麦芽糖没剩多少了,拿着,当是我做伯伯的一片心意。对了,你怎的来了邓江县?你岳慈县的胡饼摊子呢?”
“那弟弟就不跟你客气了,岳慈县的摊子如今我兄弟在守,我便搬来了邓江县。过几日安置妥当后,便要来这市场重操旧业,就在你右边第三个摊位。”
“哈哈,咱俩可真是有缘。”
“是啊。现下正是吃晌午饭的时候,日头大,咱们也别干站着了,玉儿想吃什么?叔叔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