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吃饱喝足,基本进入尾声,周七河才说:“其实今天我跟着孟橙来蹭饭,主要目的是你。”
“我想知道你的目标。”
“我?”
季锋有点没反应过来。
“对,你。我想知道你的目标,本赛季你想取得什么成绩?下个赛季呢?这个奥运周期呢?”
周七河讲起比赛,神色就凝重许多,不比方才的嘻嘻哈哈。
“我希望这个赛季能拿满了世界杯分站冠军。”
季锋非常犹豫又艰难地说出这句话。
而周七河和孟橙,都静静地等她说下去。
我希望下个赛季也可以。
下下个赛季也是。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蝉联冬奥会1500米金牌。”
这句话说出来了,好像是卸掉了一个包袱。
季锋不觉得自己得陇望蜀。
蝉联奥运会金牌,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得到金牌之后,纷至沓来的掌声和鲜花,很容易令人迷失。
而离开竞技体育赛场之外,有那么多相对轻松又回报丰厚的事情。
这不是一个很难选的抉择。
况且,身体的伤病也会时不时骚扰,除了惊人的意志力,还需要有良好的体格。
最重要的是,顶住压力。
老将经常要面临让位的情况。季锋虽然不算太老,但是身后也算是有不少小将虎视眈眈。
季锋不打磕绊儿地把下一句话说出来。
“我想蝉联冠军之后,再赢得第三个奥运会冠军。”
周七河愣了愣,然后迸发出豪迈的笑声。
“好,孟橙的师妹,理应如此!”
“就冲你的雄心壮志,我提前告诉你,我来了!我会帮助你。”
周七河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把聘任书掏出来。
那是总教练的聘任合同,任期4年。
是的,她成为了新一任擎旗手。
在老陈住院的时期,周七河正在家看新闻。
她是业内人士,不需要看分析,就知道现在短道队面临的问题。
什么陈业昂缺席、江为止无心训练……
这都是次要原因。
周七河和老陈教练都明白——最根本的原因的,体系和理念陈旧。
运动员训练得很辛苦,但是不出成绩。
长距离方面,他们缺少成熟体系。
短距离是优势,而为了稳固优势,老陈选择掰短来保优势项目金牌。
对于大龄选手和伤病,老陈其实并没有太好的方案。
周七河很清楚,这不是老陈的错,因为老陈和她们经历的那个年代,训练就是这样的。
加强度,使劲练。
很可能练废,但是不练更容易废。
周七河在退役之后做过许多事,她研究过冰鞋器械,也曾经到外访学游学,她好像远离了自己所爱的冰场。
但是她很清楚,她的心,没有一刻是离开冰场的。
她时刻等待召唤。
所以,在召唤之前,周七河会蛰伏,会沉下去,等待那个机会到来。
战时用我,我必带来胜利。
这是她给未来的誓言。
周七河于无人处立下沉默的誓言,然后一等就是许多年。
她走了很多地方,访问过很多队伍。
她开始念书,还把英语练得很好——以前比赛的时候,吵架嘴皮子利索、可口语跟不上。
现在谁能恶意犯规,周七河绝对能骂得他七窍生烟。
当然,周七河也拒绝了很多邀请。
有人请她做运动员,她没去。
有人请她来做教练、甚至是咨询顾问,她仍然没去。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两圈儿问她,你这么多年什么都不干,你忙什么呢?
朋友也说,你别蹉跎了时光,其实你应该还能滑。
孟橙却说,你在等,我也在等——我在等你回来。
现在,周七河真的要回来了。
那个晚上,老陈教练打电话给许久不联络的周七河。
电话铃声响起来的那一刻,周七河心里一动。
就像是某种预感。
“喂,我老陈啊!”
“老师,我一直在等你的电话。”
周七河听见自己的声音,沉稳又平和,丝毫不觉得吃惊或者激动。
因为她太了解老陈了。
他对冰场的爱,并不亚于她。
没有人会忘记老陈的呕心沥血,而现在,老陈意识到自己的力不从心。
他选择了自己的继任者。
为此,老陈将为此付出自己的一切。他愿意为周七河扫清所有障碍,护送她坐上那个位置。
“我老了,你还很年轻,对吧?”
老陈咳嗽了一声,尽管心里信任,他还是不舍而难过地问了一句。
周七河沉默了一会,有点难过地说:“老师。”
老陈却笑了。
他肯定地说:“我知道你准备好了。”
“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到。”
是的,周七河准备好了。蛰伏时期,她尽量减少新闻,降低存在感,充盈自己。
现在她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践。
因为这一天,她等了很久、很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周七河积蓄了十年的力量,从未真正远离冰场,她的知识更新迭代,她的理念与时代接壤。
她就差这个机会。
她需要这个机会。
周七河是这样告诉老陈教练的——
“这么多年,我时刻准备着,带领中国短道速滑队重回巅峰。”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重回巅峰,再夺江山。
那将是无上的荣光,是你的,也是我的。
更是所有短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