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擦拭干净自己的剑,转头朝他们三人走来。
除了晕倒的村民和那个好意提醒苏筝的农户,其他人早就趁乱逃回村了。在场的活人除了那女子外只剩下了三个。
农户慌忙表示感谢,在女子提醒下,将昏倒的村民扶到树荫底下躺着,自己一身回村找人帮忙去了。
做完这些,她把目光转向苏筝。
此时,苏筝才看清了她的眉眼。她比苏筝略矮一点。生得秀美,杏眼圆润,即使面色肃然,还是掩盖不住稚气,年纪应该不大。本该是可爱秀丽的气质,但她却十分清瘦,双目漆黑,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她穿着青色的粗布,浑身上下也没有什么首饰佩玉,应是个寻常人家的女儿。
女子出声:“小姐,可还好?要让家人来接你回去吗?”
小姐?
苏筝才发觉自己这副养尊处优的样子,像极了逃出家门乱晃的富家小姐。她失笑,抱拳拱手:“多谢女侠相助,我很好,不用人来接。”
见她的动作,女子似是感到奇怪,眼睛微微闪了一下,道:“小姐一个孤身在外,身边没有护卫侍女跟着,难道是……”
苏筝点头,脸不红心不跳:“是家人逼婚,我不愿成亲,偷偷跑了出来。”
女子却像料到了她的回答,略一思索,对她道:“您,若无处可去的话,可同我到城中的义舍暂居。”
见苏筝面露疑惑,看上去并不知晓义舍是什么地方,女子索性三言两语介绍了一番。
这义舍名叫青云阁,是她与自己的兄长一起开设的。阁内专门收留落难女子,两年来已有不少妇人少女居住。
苏筝本想找个理由推辞,但她却在女子介绍青云阁时产生了兴趣。她没见哪本书上提过修仙界兴盛建造这种专门收留流落妇女的义舍,也是第一次听到“青云阁”这名字。估计是兄妹俩自发的行为。于是她当即同意。
听到她爽快地答应声,那女子眼神又暗了一下。
苏筝却没发觉,报完自己名字后,询问女子的姓名。
女子直直道:“青鸟。”
苏筝感觉这只是个化名,但也没再说什么,客气地称呼她“青鸟姑娘”。
青鸟也淡淡地唤她一句“苏姑娘”。
两人等到那个农户带着一大帮村民赶来,有人合力将晕倒的村民抬回去,有人上前跪地道谢。农户则捡回自己的行囊,去镇上做生意赚钱买药去了。青鸟将跪着的人扶起来,告诉他们,可以从那群土匪尸体上搜点值钱的东西,弥补从前被抢的损失。尸体搜完推下山崖便是。
又道贼窝里只剩下几个土匪,成不了气候。且自己不日后,会前去将剩余的贼人剿灭,让他们不必再担心。那群村民自是好一阵道谢。青鸟拒绝了钱财,只拿了两个馍,意在表示领了他们的心意。
半个时辰后,苏筝才跟着青鸟走出山间,中途青鸟将其中一个馍递给她,苏筝也爽快地接过来啃。
来到镇上。在一条巷子里,青鸟带着苏筝绕了十几个弯,才来到一处普通的宅院前,门前也没挂什么“青云阁”的牌匾。
青鸟神色平静地带她进去。苏筝瞟了一眼青鸟的眼睛,总觉得,与开始对她的态度相比,青鸟变了很多。不知是什么原因。
院里上至七十岁仆妇,下至八岁幼女,都是因各种原因被族人抛弃,或者自己逃出来的。几个活泼的少女正在院前玩耍,见青鸟回来,上前对她嘘寒问暖。几人对青鸟带人回来这种事十分熟悉,当即会意,纷纷笑着将苏筝迎进了庭院。
青云阁的主人是青鸟和青风兄妹,青风这两天不在,青鸟将苏筝安排在了自己闺房的隔间。
院里的女孩与妇人皆十分热情,看苏筝相貌姝丽,争相与她说话。阁内众人一片和乐之色。
没人看见的角落里,青鸟凝重的眼神,正紧紧盯着被围在中心的人。
苏筝。
夜晚时分,苏筝躺在床上,盖着层薄被。
她闭目凝神,思考着自己要暂住多久,以后打算去哪个地方游历,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就听见自己的房门“吱呀”一声开了。
随即,进来了一个少女,手里稳稳地握着剑。
正是青鸟。
苏筝对自己实力颇为自信,心知毫无灵力的青鸟剑术再精湛,也不可把自己如何。她猜测出青鸟应该是发觉了她的不同寻常,但又好奇青鸟要做什么,索性继续闭着眼睛,屏息等待。
只听青鸟漠然道:“别装了,我知道你还没睡。”
苏筝的伪装被她轻而易举地识破,尴尬地睁眼,与她对视。
未料到,青鸟却直切正题,抽出剑抵上苏筝咽喉。她眼神森寒,身姿虽清癯,气势却丝毫不减。
青鸟压低声音,冷声问道:“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