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凑近来看,眼中的怀疑和警惕消散大半。
有屠夫带头,许多人纷纷去找刘书讨要药膏,迫不及待地涂在脖颈上,还有人当即拿着跑回家,带给患病的家人。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连医馆医师都没有良方,这药膏就摆在眼前,未尝不可一试。
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开,不久,越来越多的人朝着青云阁的方向汇聚而来。有人向青鸟询问这个怪病是个什么来头,青鸟早有准备,简明扼要地为众人解释何为应病。
青云阁一带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皆为求得一副药膏而来。直至夜幕低垂,人群才渐渐散去。
回到青云阁内,苏筝询问道:“今日可有人为难你们?”
“一切顺利。”青鸟摇头道,“只是在中途,有人我们如何得知应病的解法。”
“你怎么答的?”
“家族独门秘笈,不外传。”青鸟一本正经道。
……
有青鸟、刘书在人前做事,苏筝等人在幕后操持。短短三日,当地的应病就被化解。不止于此,水梨乡和其余几个染上应病的庄子也从青云阁那处得到了解药。
连续数日,街头巷尾、酒馆茶肆都在谈论东巷巷尾那间院子,与以往带着鄙夷和八卦的心态不同,如今之人一个个对她们啧啧称奇。青云阁因此名声日渐隆盛。
汶陵张氏府邸。
一人负手而立,站于上首,压抑着怒气,“这事……你办得可真好啊。”
“是属下办事不力,请家主责罚!”门客低眉敛目,语气却并不十分恭顺。
“哼,罚你?罚你有什么用?”上首那人一甩手,“我费心费力、千辛万苦替你找来仅存的那些应声虫。你先前是怎么说的?!只要将它练成子母蛊,就可以控人言语、夺人心智。如今蛊虫还未研制出,用作试验的人就先跑了!”
他转头骂道:“跑了倒还不要紧,偏偏死在野外,两日过去你们才寻到尸体,有用吗?!应声虫不还是传到了外头?现在应病到处肆虐,早就闹开了。保不齐就有人顺藤摸瓜,查到我们头上!你说说看,你要怎么赔罪?”
门客不置可否。
他头疼地揉着额头,“你这种恃才傲物的性子,除了我张家谁还会要你?”
门客转移话题,缓缓道:“南青山。”
“嗯,什么?”
“南青山一带,有人知晓紫珊果可解应病。”
“这?!此话当真?”
“今晨刚得到的消息,有人以紫珊果入药,将解药分发给民众。眼下南青山附近村子里的病患已尽数痊愈。”
“……若真是这样,替我查清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