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离我们比较远,你听着可能有点悬。再给你讲一个。唐僧你知道吧?不是西游记里的那个,是真正去取经的那个玄奘法师。”
“好像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点点,但是没有记住。”我如实回答。
“知道玄奘法师是怎么离开去取经的吗?那时候边境情况非常紧张,已经不允许出入了。玄奘法师是偷渡出去的。如果被抓住,就是直接杀头的! 一路上,并没有几个人跟随他,到了漫漫的黄沙路的时候,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一直坚持往前走。那艰苦是难以想象的,人和动物的骸骨就是路标。经过了漫长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印度。艰苦的学习了很久之后,才最终带着大乘经典回到中国。此时的玄奘法师可谓是名满天下,连皇帝都十分的尊重他,请他做国师,但是玄奘法师并没有答应,一直坚持译经,直到油尽灯枯。年老的时候,受自己的爱徒辩机大师牵连,更是艰苦到了极致,圆寂的时候,仅仅用一张草席裹着埋葬! 去世了很久,皇帝才得到消息,然后把他挖出来重新安葬! 你要如何看待玄奘法师,又要怎么样认识他的死亡方式?”
卖螃蟹的老人的话问得我哑口无言,对比这些杰出人物,那些口口相传的观点根本立不住脚。我仔细思考了良久才试着回答,
“老师,你看我这样的想法对不对。目犍连尊者也好,玄奘法师也好,他们都是大修行者,都是极好的人。虽然他们的经历让人唏嘘,然而一点都不影响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他们自己,更是了然超出生死。所以横死这种说法,对他们来说是不成立的,因为他们的心中没有恨,也没有不甘。他们能够坦然的接受所有。”我缓缓的说,有些不太确定,“可是我们呢,我们都是普通人呀,我们怎么可能达到高僧大德的境界?”
“这些日子不见,我发现你成熟了很多。你考虑的很全面,尤其是分析出了横死的本质是不甘和怨恨。只要没有这不甘和怨恨,不就和横死不沾边了吗?”
“我明白了,老师。是否成为殉难的人,是由自己决定的。有德的人,会遭到天地的庇佑,鬼神佣护,天龙护法,十方菩萨,常加守护,他们是不会遇上这种横事的。就算是因为某种原因遇上,也因为没有不甘和怨恨的心,仅仅是把它变成一种死亡的方式,人没有一个是不死的,用这种平常的心来看待,就能够摆脱了。”
卖螃蟹的老人对于我点了点头,“ 该教你的我已经都教完你了,我年纪大了,过几天就不再来卖螃蟹了。你是我最后一个学生了, 接下来的路就靠你自己好好走了。”
我怅然若失,卖螃蟹的老人却挥挥手赶我走。
“纵观世间音,深思于内心,好坏随时易,不执自无痕!”
“观世间音是什么?”
“ 那是一个公众号啊!”
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公式般被动的问答,懒得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