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梦锁红楼 > 第2章 岁月峥嵘,不堪回首

第2章 岁月峥嵘,不堪回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3)

这青衣男子正是南下的北静王爷水溶。

近半年来,林如海自知身体每况愈下,已多次向皇上上书祈恩致仕。无奈皇上对林如海深为倚重,而江南盐业又是对朝廷税赋至关重要的肥差,皇上信不过他人,再三挽留,直至最终确认林如海如今已真的病入膏肓、时日无多,才终于勉强同意,派自己最为信任的北静王爷水溶南下苏州拜访林如海,并交接江南盐业事务。

水溶奉了皇上之命,作为钦差南下苏州,拜访林如海。一方面带了宫中医术最高的申太医给林如海治病,一方面交接林如海手上的巡盐御史工作,并甄选继任人选。行船到了扬州,一行人刚在扬州用完膳,正欲回船,不想恰在此时遇到黛玉被高衙内当街刁难。

水溶是皇上的叔父老北静王水达的长子,字润生,年方二十五岁,生的一表人才。虽是皇亲贵胄,水达却对水溶从小要求甚为严格,不仅请了名师大儒教授他四书五经和各类学问,还从小让他习武。誓要培养他成为文武双全的国之栋梁。水溶也天资聪颖,文章过目不忘,不到二十岁便中了进士。骑马、射箭、刀枪剑戟也是样样精通,深得父母宠爱。

水溶的祖母李太妃也对他甚为喜爱,从水溶小时候便常常将他接到宫中,与当时的皇太子、也就是现今的皇上一起玩耍,也可以说水溶和皇上是一起玩大的。因此,皇上对水溶非常信任,经常把最为困难和机密的事务交给水溶办理。

在水溶二十一岁这年,老北静王爷水达突然病逝。临了,留下遗嘱要水溶尽快奉子成婚。原来,老北静王爷和淮安侯沈喻是世交,当年朝廷和北戎激战时,水达还是一位年轻气盛的皇子,因贪军功孤军深入,遭北戎军队包围,眼看就要全军覆灭了,是淮安侯沈喻冒死带领三千精兵,突袭北戎,硬是把铁桶般的包围圈撕破了一个口子,把水达救了出来。自此,水达就把沈喻看作自己的亲兄弟,发誓若是沈喻有求,自己必定答应。而那沈喻倒是从来也没求过什么。这沈喻有一子一女,女儿沈艳梅自小便聪明伶俐,沈喻视若掌上明珠,对女儿非常娇惯,便养成了个刁蛮公主的脾气。随着时间流逝,沈艳梅已长到十六岁,水溶也已弱冠。那沈艳梅生得唇红齿白、峨眉凤眼,雍容华贵,常自诩为国色。京城也有几家富家子弟上门提亲,但沈艳梅一个都看不上。有一日水达带水溶拜访淮安侯府,沈艳梅隔着帘子看到眼前的王爷世子真真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便迷上了水溶,从此朝思暮想,不思饮食,硬逼着父亲为自己到北静王府提亲。那淮安侯架不住女儿一哭二闹三上吊,只得来找水达。水达虽料想儿子不喜欢沈艳梅这样的刁蛮女子,但想到沈家对自己当年的救命之恩,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自此,两家便订了婚。其后,水溶也曾在两家的聚会上见到了沈艳梅,只见这女子长得虽美,但衣着俗艳、性格刁钻、且一派趾高气扬唯我独尊的态度。因此,不顾两家脸面,当场就对父亲断然拒绝了这门亲事。在宴席上,水溶对淮安侯单膝跪地,诚恳请求道,自己一生只愿择一位真心相爱的女子为妻,艳梅虽好,却不是自己心目中的妻子。因此,恕不能娶其为妻,唯请他们另择贤婿。那沈氏被拒之后,回家便寻死觅活地闹了几日。沈喻无法,只得再次厚着脸皮来求水达,水达做不得儿子的主,只能先敷衍着沈喻,说儿子从小命理适宜晚婚,姑且一直拖着没把婚事办了。

面对父亲弥留之际的遗嘱,水溶终于含泪首肯,答应娶沈氏为妻。水达听后,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等孝期已满之后,水溶便应誓将沈艳梅明媒正娶地接进门来,这便是当今的北静王妃。

曾经以为两人之间可以互相磨合并逐步习惯对方,然而事实最终证明,强扭的瓜到底是不甜的。婚姻成为了水溶噩梦的开端,两人的喜好、品性大相径庭。那沈氏虽然也想做出贤淑、乖巧的样子,但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不时地她便现出自己乖张、跋扈的本性。苟且的生活真如囚笼一般,从此水溶的人生如咀灰嚼蜡,陷入了茫茫长夜。终于,在一次彻底的爆发之后,沈艳梅成了有名无实的‘北静王妃’,水溶对其敬而远之,每晚只到书房就寝,再不踏进芙蓉苑一步。

水溶的母亲知道了此事,私下里也曾劝过几次,只是水溶一概不听。太妃心里盼望着尽快抱孙子,非常着急,便给水溶找了一些个年轻美貌的丫鬟在旁边伺候。可水溶对这些丫鬟们却也从不心动,只待她们如寻常女仆使唤而已。而沈艳梅,一见这些美貌丫鬟围着水溶便醋意大发,常常故意挑她们的不是。趁水溶在外忙公务不在家时,沈艳梅动不动就找借口殴打这些丫鬟,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便让她们罚跪,一跪就是半天的时间,并且不许她们告诉王爷,如若不然,得到的是更凄惨的下场。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水溶逐渐得知沈艳梅的恶劣行径,从心底里更加厌恶她、避之如鲍鱼之肆。大多数时间待在外面,要么是在宫内和皇上、大臣们议事,要么是自请驻扎在北部边关镇守疆域,总之,很少待在家里。水溶有几个要好的朋友,一个是兵部侍郎卫绾之子卫若兰,一个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两人均风流倜傥,性情疏阔,两家都是北静王府的世交,几人年龄相仿,小时候曾一起读书习武、兴趣相投。有时水溶实在无聊便和朋友们在外喝酒解闷,酒醉之后也难免和他们一起微服去青楼一逛。

这一年在扬州遇到黛玉时,恰好是水溶娶妻三年,忧罹辗转之时。看到黛玉是如此的善良美好、清纯可人,尤其是那莞尔一笑,犹如菡萏出水、芙蓉浥露,俏丽如三春之桃、清素如九秋之菊,水溶不禁想到了自己娶的那个充满醋意的狠毒女人和那些逢场作戏、浓妆艳抹的青楼女子们。心中叹道,天下果真有这样纯良可爱的女子,却是‘月色映江河,独独不照我’… 心之所思,神之所感,目光也不自觉含情脉脉地看着黛玉,像欣赏一朵宛在水中央的荷花,可望而不可及。而那一刻恰是黛玉一抬眼看到他的那个情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