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斜睨着季辰:“你进来这么久怎么不开灯?”
季辰眼神清澈,一脸无辜:“我看得清,所以就没去找开关啊。”
厉然察觉到两人之间即将爆发的火药味,心知不妙,在旁边耐心解释:“开关隐秘,我也找了好久才找到。”
他与冯玉相识已有四年,冯玉待人向来温和友善,素来不会轻易对谁露出锋芒。
可如今,冯玉的眼神与语气,却显得那般锋锐,厉然不禁有些愣住。
冯玉每次看到季辰吊儿郎当,嬉皮笑脸的样子,就会感到烦躁,不自觉得语气会变差。
难道是自己一直接触的都是稳重靠谱的人,比如厉然、母亲…所以不习惯面对这种人?
她之前一直觉得季辰别有所图。
但是刚刚和他身体接触的时候,她并没有感知到季辰的恶意,反而是无尽的空洞?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冯玉忍不住好奇。
借着灯光,冯玉终于看清了害她差点摔倒的罪魁祸首,这个地面的凸起。
那是一段狰狞的根茎,冯玉紧跟着它的轨迹,来到一个培养槽前。
这个培养槽里被这些根茎占据,像火山爆发一样从培养槽的四周喷涌而出,并蔓延到地面上。
每一根根茎的形态都异常扭曲,弯曲交错,错综复杂,仿佛是无数次的挣扎与扩展,试图突破束缚。
可是,它们最终失败了,只能这片小小的空间里慢慢枯萎。
根茎的颜色早已褪色,原本可能是鲜亮的绿色,现在变得暗淡无光。
它们的表面呈现出粗糙的质感,部分地方已经干裂,只能匍匐在地面上,任由时光侵蚀。
冯玉环顾四周,心里一阵悲凉。
如母亲所说,这个实验室在研究植物和动物的基因融合,那些“崩解的组织残片”“无法存活的畸形生命”此刻都直观地展现在了眼前。
它们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都已经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这些生命全部都已经死去。
冯玉的目光逐渐聚焦,环顾四周,心底渐渐明了这里的真相。
原来这就是‘植能转生’团队进行秘密研究的场所。
他们在外部的实验室里进行基因层面的融合,任何看似有潜力的生物都会被转移到这里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难怪一开始母亲和她的导师孙延都没有发现这个秘密研究。
“小玉,你过来看。”厉然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她的沉思。
厉然面前的这个培养槽里原本培育的生物已经不见踪影,剩下的只有透明的胶冻样培养液,四周散落着一些枯黄的叶片。
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培养槽中央空缺的位置,似乎曾经有一只完整的生命体在那里。
从培养液中隐约可见的轮廓来看,它浑身长满了尖锐的刺,刺状物从它的表面延展出来,尤为明显的是在旁边悬空的地方,一些枝条样的物体也生长了出来,枝条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刺。
“这个怎么了?”冯玉不解。
“这个轮廓像是其凌的那只植化兽。”厉然终于找到了其凌发现植化兽的地方,显得有些兴奋。
“我家里有很多花卉的藏书,我能看出来,这里......”厉然指向培养液中,布满小刺的枝条状缺损,继续说:“这里是玫瑰的枝条,而中间的这个生物,是刺猬。”
从冯玉和厉然中间探进来一个脑袋,是季辰,他好奇道,“这种百年前的生物你也知道?”
厉然淡定回复,“只要看得书多,就可以知道。”
季辰怀疑地看着他:“据我所知,黎明区没有大家族后裔,有那么多藏书的大家族也不可能在黎明区默默无闻。”
冯玉把他的脑袋拨开:“那只能说明你见识浅短!”
季辰并没有生气,在一旁摸着下巴,似乎真的在反思自己是不是见识少:“这样啊~”
厉然继续说,“这和其凌描述的那只植化兽一样。奇怪的是,我们能看到的实验品要么自然崩解,要么被人工摧毁,怎么会残留这么完好的一只实验品?”
“我知道了!刺猬都有冬眠的习性,当时销毁实验品的时候,可能它恰巧在冬眠,研究员们以为它已经死亡,所以没有特意再处理。”冯玉道。
那场席卷全球的战争,几乎摧毁了大部分的书籍,导致人类的文明几乎陷入了断裂。
即便是各行业的科学家,他们对自己领域的所有知识也不一定能全面掌握和了解。
冯玉除外。
冯玉携带着“前世记忆”,而这里百年前的生物和地球大同小异。
至于厉然,他虽身处黎明区,但根据沙奎的说法,他的父母均来自骄阳区,父亲是植物学家,母亲也是名门望族之女。
冯玉也看到了厉然的家里,确实藏书丰富。
但是厉然知道的,也仅限于留存下来的书籍上记载的内容,除此之外,他也知之甚少。
比如说,厉然不知道刺猬需要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