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微打开窗户,傍晚的风带着些许夏季的温热感从窗户外吹进来,吹散了一身的疲惫,她捏了捏酸痛的肩膀,缓解了一些不适。
“你平时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去工地的吗?”
小玲点点头,“是的。”
夏微看了眼导航,“这段路可不近,坐公车得将近1个小时。”
往边郊的路车辆稀少,并不堵车。而越接近市中心,车辆络绎不绝,车站也越密集,每天坐公车,花在上面的时间只多不少。
小玲轻轻嗯了一声,“没关系,我每天五点就起床了,给家人做好饭就出发,坐车到工地正好开工,一点都耽误不了。”
夏微轻轻叹了口气,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道,“辛苦你了。”
小玲摇摇头,“不辛苦,姐姐,为了自己的家人也为了自己将来,也是值得的。而且,我现在干得熟练多了,一天能挣170块钱呢!”
夏微心里算了一下,一个月不休息的话能挣5100块钱,除去看病费用和生活费用,恐怕也剩不下多少。
单靠她自己打工这两个半月挣的钱,估计凑不齐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
不过至少能自食其力,体验生活的苦和乐,还有资助中心站和村中邻里的帮助,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只要人活着,总归还有盼头,不是吗?
想到这里,夏微原本有些郁郁心情平复了一些,嘴角也不由得勾了起来。
村子里路蜿蜒崎岖,夏微缓慢开着车,仔细辨认着道路,以防不谨慎开进田地里或者沟渠里。
小玲的家在胡同深处,夏微将车停靠在胡同口,提着东西跟小玲走进了胡同。
这一片的住宅都大同小异,高高低低的屋檐错落,泥砖瓦屋简单朴素,虽然不比市区,可在夏微看来也是别有一番意境。
小玲家在村子最西边,是一间小平房,院落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院落里有一口井,种了几块菜地,墙角处还围了一圈围栏,里面养着几只鸡。
这样的场景,一看就是认真过日子的家庭。
正是晚饭时候,夏微一进门,就看到了小玲妈妈拄着拐杖在做饭。
一看到夏微,小玲妈妈脸上顿时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她忙将手放在围裙上擦了又擦,这才伸手去拉夏微。
“姑娘,可算是见到你了!真是谢谢你对我们一家的帮助,小玲是个好孩子,要不是你,她早就上不成学了。”
夏微眼中有丝丝疑惑,将目光投向小玲,小玲在一旁解释道,“姐姐,我早就和我爸妈说了今晚你要来,特地准备好了饭菜等你一起吃。”
“不用这么客气,阿姨,小玲学习成绩优异,品德又好,不光是我,国家也不会让这么好的苗子没学上啊。”
夏微拉着小玲妈妈的手,亲切地同她交谈,言语平和,态度热切,像是一家人。
小玲爸爸从床上坐起来,见到夏微也是泪眼婆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小玲妈妈替他多说了几句话。
夏微同小玲家人交谈的时候,小玲趁这个工夫做好了饭。今天来这里,夏微并没有吃饭的打算,可她看到这一家人都这么热情,又特地准备了好几样饭菜,这下不吃反而不对了。
小玲妈妈端起茶水杯,郑重其事地举起来说道,“姑娘,没有你的资助,就没有小玲的今天。我得敬你一杯。”
小玲爸爸也跟着举起了杯子,“是啊,姑娘,我们全家都感谢你的帮助。”
夏微忙道,“叔叔、阿姨,你们不用客气,你们是长辈,本来应该是我敬你们的。”
小玲妈妈出于关心,问了一句,“姑娘,你爸妈有你这样的好姑娘,真是有福气啊。他们现在身体好吗?”
夏微顿了顿,“谢谢阿姨的关心,他们身体挺好的。”
小玲妈妈高兴地说,“那就好那就好,希望有一天见到他们,也向他们道声谢。”
夏微笑着,“我会替您转达的。”
一顿饭吃得很欢快,夏微临走时,小玲妈妈塞给她一个针织的女包,款式简单大方,颜色明艳漂亮。
“姑娘,这是我特意为你织的包,本来想让小玲带给你,这下正好亲手交给你。我们没什么可送给你的,这个包你不要嫌弃。”
夏微将包挎在肩膀上,“阿姨,您说笑了,我怎么会嫌弃?这个包我非常喜欢!谢谢您!”
小玲妈妈欣慰道,“该是我们谢谢你,要不是你,这个五保户名额也不会再分给我们。今天村里联系我们了,等过些日子把资料登记上以后就给我们安排。还说这是资助中心站的意思,我一猜就知道是你的功劳。”
夏微笑着道,“那可真是太好了,你们可以得到照顾,小玲可以安心上学,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