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佛窟愿 > 第5章 点睛功德

第5章 点睛功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田方水眨眨眼,目光里又露出些敬畏来:“那好哩,孟姑娘,您和邱画师一起画这里,有不懂,邱画师会教你哩!”

田方水所谓的“点睛之笔”,是在新开凿的石窟里为佛像的眼睛涂色。

013窟的佛陀壁画和泥塑有百十来尊,孟灿云要做的,就是在十天内把这一百多尊佛陀的眼睛画完。

交代完,田方水便去另一个石窟督工。他是建窟的总负责人,每天忙碌得很。

石窟里只剩下孟灿云和邱良两人。

孟灿云察觉到邱良的紧张,主动打破尴尬:“邱先生,我没有任何绘画基础,需要您多费心了。”

“没有关系,填色难度不大。我先教你一些基本方法。”

两人走进旁边甬道。那里靠墙竖着一块大石板,石面上涂有一层匀净的泥浆,像是一块天然画板。

邱良道:“在石壁上作画与在纸上作画不同,壁画对腕力与运笔的要求更严苛些。你今天就在石板上练习填色。我先描几个样式,再教你几种主要颜色的辨认。”

说完,他在画具箱里拿出一根尖头有炭烧痕迹的细木棍,起承转合,几只生动佛眼便跃然石上。

孟灿云原本以为邱良害羞,在教她时会非常艰难,没想到一提起绘画,邱良便口若悬河,没有丝毫拘束。因此,教学过程相当顺利。

没过几天,孟灿云已经可以正式在壁画上填色。她与邱良也熟悉起来。

邱良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一直在培荣女子学校任教,才二十岁的年纪,已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他在绘画方面颇有建树,曾多次获得国际声誉,年轻有为。

邱良在事业上意气风发,却有一个心病。

他痴迷壁画,对鸣沙窟心向往之。可作为教育厅的人,他没有进入鸣沙窟的权利。

无法研究鸣沙窟博大精深的壁画艺术已然令他惋惜,而藏经洞文书的大量丢失、索氏对石窟的肆意破坏,更令他痛心疾首。

他曾加入过文艺保护促进会对军政府的声讨中,也为教育厅索回鸣沙窟的管辖权积极奔走,但效果甚微。

这些年,鸣沙窟的艺术价值在世人短浅的认知中迅速凋敝,他寝食难安,深感要付诸行动。

幸而此次修窟用工缺口巨大,他的毛遂自荐很快得到军政府的批准。于是他想趁此机会,将还未遭到损毁的壁画临摹在稿纸上 ,以最大限度留存真迹。

“我知道自己的做法杯水车薪,但还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一介平民,没有与军政府抗衡的实力,能做的只是拿起画笔,争分夺秒地将历史的纤毫复刻。

无关功名,不问结果。只为心中信仰,求一个问心无愧。

孟灿云听完邱良的讲述,为他执着的信念所打动。

在她的时代,鸣沙窟在整个民国时期都未被当权者充分认识,以致几经残损,宝物外流,成为后世学者的伤心史。

历史的悲剧因时代病症而无法避免。但如果当时多一些像邱良这样的人,留给后世的伤痛,或许会轻一些。

孟灿云记起田方水前日透露的一则消息,或许能让爱惜文物的邱良少一些焦虑。

“邱先生,教育厅应该很快就能收到鸣沙窟的剩余经卷。以后,至少不会再发生丢失经卷的事情。”

她从田方水嘴中得知,这里的鸣沙窟已经被外国人盗买走一大批经卷文物。令她吃惊的是,已发生的盗卖事件与她所熟知的历史记载分毫不差。

按照这样的逻辑,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也会来沙城劫掠 。如今将经卷全部交给珍视文物的教育厅保管,以后来这儿的“盗贼”只能空手而返。

经卷止损于此,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

邱良闻言,停下手中画笔:“你说的这批经卷,是军政府上次没有交付完,剩余的那些?”

孟灿云点头。

“唉!糟糕!”

“邱先生,怎么了?”孟灿云对他的反应感到不解。

邱良焦灼地抓了抓头发,十分懊恼:“教育厅有内鬼,他们要上当了! ”正要细说。石窟外突然一阵嘈杂,似乎有人闹事。

田方水说,每次修窟最怕闹事,一闹事,有些不安分的工匠就会浑水摸鱼,或者拧掉一颗佛头,或者剥走一幅壁画。这常常令他承受军政府的责备。

“石窟太多,贫道一个人抓不住贼哩!”

孟灿云体谅田方水的难处,更受邱良的感染,便打算去旁边几个旧窟守着,以防盗贼出没。

“邱先生,我出去看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