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我重生了?! > 第12章 都是书信惹的祸

第12章 都是书信惹的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主要因素还是柳赠根本就不知道在她穿过来之前,柳輮是何模样。

柳赠的记忆影像在穿来后,就变得离奇古怪——对于高中的知识点,用着是二十七岁的记忆;对柳而安的死亡,却成了十七岁的记忆。

她总觉得这是因为这具身体在排斥着她的到来,妄图将她同化。

早自习时任初静并没有如约、去抽查柳赠的背诵,这让她有些失望的。

要是课文还没背会,也没什么,关键是她是真的背会了。

但要是推迟一两天在检查的话,可就说不定了。

原因无他,语文关照对象之一的陈与商,又一次把班主任给气到了。

周六日不用跑操的关系,任初静有大把的时间用来浪费,“陈与商你来给我讲讲,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在问你什么?”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阅读本文后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陈与商很轻的松了口气,好在这一次,不用他在去念自己写在纸上的答案。

“得出‘养儿子不如养鱼’的启示也就算了,那你又是打哪论述出的主人公的母亲是主谋的?”任初静不解的偏头盯着陈与商。

陈与商不敢吭声,站在讲台上,目不斜视盯着任初静手里的一张纸。

“语文是要求逻辑的,但并不需要阴谋论的逻辑,”任初静苦口婆心的劝,“人要往好的方面想,比如积极、正义、善良等等,你不要总把人想的那么坏……”

任初静鬼使神差的、想起陈与商之前写的一篇阅读,是中考时的阅读理解,到了现在她还忘不了陈与商写上去的答案。

问:【但她还是希望儿子有更好的成长空间,就问:养花喜欢吗,儿子? (画线部分如果改为“儿子,喜欢养花吗?”好不好?为什么?)】

答:【不好。最后的“儿子”与前面的“希望儿子有更好的成长空间”首尾呼应,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修改后就失去了母亲为儿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担忧,说明出题人有意拆散母子之间的感情。】

本来就是一通胡诌,结果陈与商到了末段,还把出题人给阴谋论了,纯属是没事找事。

想起这件事,任初静的额头就隐隐作痛,“你先下去吧。”就连检查柳赠课文的心情也没了。

回顾一天的经历时,可以复述出个大概情况。但要是用两周后,在来回顾其一天中一个时间段的经历,就会显吃力,其大概率根本就忆不起来。

更别提让人在许多年后,去回想某年某月某日某事发生的事情,那根本就是大海捞针,在记忆的大海中去寻找其中一天的经过。

但这个星期日要和其他的任何一天都稍显不同,这一天,发生了平常时候都不可能发生的事。

忍耐到下课铃声响起,柳赠很是好奇陈与商最后一道题的答案,便去要阅读理解的那张纸。

陈与商把纸递给柳赠,做了一件柳輮每天都在做了事情,唉声叹气,悲叹命运不佳,“老班为什么只让我写阅读理解,我也好想背课文啊!”

陈与商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都要比别的学生额外多完成一项任务——一篇阅读理解。已经失去了废除额外作业的渴望,只单纯的想要降低一些额外作业的难度。

但刚背课文没三天柳赠还没忘,她不想背课文,更不愿额外多写一道阅读理解。

只希望学校不要有任何形式的考试,她不想看到成绩单上关于柳赠那一栏的、电话号码的分数。

陈与商被人叫了出去,没两分钟就又回来,神情莫名的坐在座位上开始发呆。

埋首在《乡村鱼事》里的前后桌,柳赠和付遗津津有味的看着陈与商写的阅读理解,有种看小说的感觉。

《乡村鱼事》的大意是讲述了主人公发现鱼馆中总是隔三差五丢鱼,于是便开始守夜。跟踪了偷鱼贼一路后,发现对方将鱼送到了主人公母亲的手里。第二日,主人公带着做好的红烧鲤鱼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到鱼馆的故事。

这是柳赠看过通篇文章后,提炼出来的故事梗概,又盯着那足以气到班主任的答案,一阵无言。

答:【首尾呼应,“笑眯眯的老太太”说明了这件事和老太太脱不了关系,也从侧面描述了大寒并不关心母亲的生存现状。启示:养儿不一定能防老,但养鱼老了一定饿不死,所以养儿不如养鱼。】

她似乎的明白了任初静要给他布置阅读理解的原因,完全是被陈与商的脑回路给逼得。

付遗一言难尽的看完答案,回头就注意到陈与商的不对劲,瞧着对方双目无神的模样,不解其意,“你怎么了?老师又给你布置了阅读理解?”

陈与商愣怔了片刻,回过神来下意识的询问,“啊,你说什么?”

不等付遗再次复述一遍,他又慢半拍的反应过来,思忖着点点头,“差不多吧,虽然不是老板布置的,但感觉跟阅读理解也差不多了。”

“……”付遗眼见着同座神神秘秘的,硬是说不明白话的模样,没出声。

“有件事我想半天也想不明白,你语文好,帮我看看。”说着就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信。

信封是常见的复古牛皮纸,封面上没有涂鸦,干净程度堪比柳赠只写了选择题的期中考试的语文卷。

信里面的内容很短暂,草略过目。

「见字如晤,望悦/阅

这封信从见你第一面起就打起了草稿,遗憾的是你不记得我,可贺的是我认识你的。

……

昨天的月亮很圆,我希望今天月色也很美,和中秋节时的月亮一样圆。」

“我不认识她,她为什么要和我拜把子?”陈与商盯着信纸看了一会儿,似乎在等着信上字迹给跳出来,圆珠笔写出的字很有特点,外加是蓝色的字,阅读这封信的人的心情似乎都能变好不少,“什么时候就连认亲都要开始写信了?”

付遗无语,很不想浪费口水在这个问题上,视线往下瞟,瞥见桌兜里放着的两个暖贴,“‘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知道这句诗吗?”

“不知道,没学过。”陈与商诚实摇头,记忆中老师没让背过这首诗。

“那你以为是什么?”

陈与商指着信尾的“中秋”两个字,“中秋不就意味着是阖家团圆,那不就是说想和我搭建亲属关系。”

柳赠也不得不为他的理解能力折服,“好想法。”

“你这句话听着不太想在夸我。”陈与商觑了一眼趴在付遗桌上的柳赠,把目光又转向付遗,心里还是不太相信她说的那句“思君如满月”。

陈与商一一列举学过的内容,解释了他这样认为的缘由,“小学学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初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里面月亮都代表的亲情。”

“主要是你见过用这种方式拜把子的吗?”付遗都想要问他一句,《春江花月夜》是被你给吃了吗?

陈与商的眼神在明晃晃的表达的一个意思,这不就是。

柳赠看不下去了,插嘴解释,“这个人喜欢你。”

“喜欢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让人去猜测,那要是被告白的那个人不理解,不就是白说了?”陈与商就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将一件事模糊化处理,喜欢不就应该直接说出来,为什么要绕九九八十一弯。

“那你听过李清照写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吗?这句话是付遗说的,但她对陈与商并不抱任何的期待。

果不出所然,陈与商眼睛明亮的与付遗对视,眼睛里的高光,似乎是窗外日光的折射。

“这句诗的意思是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却要嗅嗅门前的青梅,以此掩盖。”无奈开口解释。

柳赠转头打量着说话的淦睡,很显然,她也没听过李清照写的这首诗,但她很喜欢李清照写的另一首《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上课铃响起,小插曲结束。

谁也没想到陈与商因为这件事被人赌了,吃午饭的时候被堵在教学楼的楼梯口,但还是被陈与商跑了。

在下午放学后,再一次的被人给堵在校门口的陈与商傻了,“不是大哥,你因为你喜欢的人给我写信,你堵我也就算了。我都拒绝了,你为什么又堵我?!”

说话的男人留着飞机头,体格壮实,目测一拳就能把陈与商给干趴下,“你在信里面说她不能跟你拜把子,因为她长的不像男的,因为你的话,她给气哭了。”

“然后你为了给她出气,所以过来堵我,要揍我一顿为她出气?”

“……”飞机头默认。

陈与商也默了,长这么大,除了在网上外,现实接触中就没见过怎么不讲理的人!

气氛变得剑拔弩张起来,陈与商环顾周围,还没来得及有其他小动作,就听飞机头的一声警告,“中午你就对着空气喊‘老师好’,怎么的,现在是又想对着空气鞠个躬吗?”

陈与商:“……”他一开始没这个想法,不过现在有了,但却无法实行。

中午,陈与商在教学楼的走廊里,装作有老师经过,趁着他们转头的片刻,撒腿给冲了出去,没想到放学后围堵他的人数还从两个升级成了四个。

其中的两个人正在不远处放风。

“陈与商?”有人喊了陈与商一声,回头就瞧见了付遗渐行渐近的身影。

在陈与商说话的同时也响起了飞机头的声音,两道声音交错在了一起。

“快走!”

“不想找麻烦就滚开!”

付遗并没有被吓跑,反而上前两步,眼神平静的与飞机头对视。

飞机头足足高了她一颗脑袋,付遗需要微仰着脑袋,气势却是很足,直接虎了陈与商一跳,“他,我照着。”

飞机头有些恼怒,伸手要将口出狂言的人给推搡开,不料却被付遗以手攥拳,对着他的手肘用力撞击,电光火石见寸头男又被小腹上踹了一脚,踉跄几步。

身边的同班看形势不对,上前就要对付遗动手,付遗撤下背上的书包,对着男生伸过来的手就砸。

男生疼叫一声,然后他就感觉脚踝一疼,没站稳摔到了地上。

陈与商眼前闪过的画面,是付遗动手时干净利落的动作,想要去拉扯付遗而抬起的手,此刻僵硬在半空。

胳膊还没放下去,下一刻就被拽着,往前面一路狂奔。

七拐八绕的甩开那四个人,陈与商的呼吸节奏很乱,手撑着膝盖,大口喘气。

拉了一个拖累、跑了一路的付遗,倒是要好很多,只是气息有些乱了而已。

她提醒陈与商,“要是担心在碰上这几个人,就在书包里放一块砖头。”说完,转身就离开了。

身影消失在学校的围墙边,从红砖墙翻进了学校的操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