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珩也出列道:“父皇,改革乃顺应民心之举,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若因权力制衡而破坏改革,恐会失民心。”
皇帝看着下方支持改革派的大臣们,心中暗自恼怒。
他正欲发作,突然想起孟令琛暗中对自己身边老臣的游说,心中不禁有些动摇。
此时,那位被孟令琛游说的老臣出列,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孟大人所言极是。改革确为国家之幸事,监国议政司在其中功不可没。就拿之前的农业技术改良来说,推广新的耕种方法和农具后,北方干旱地区的粮食产量都有了显著提升。若贸然削弱其权力,恐会影响国家发展。”
其他几位原本支持皇帝的大臣,见此情形,也纷纷附和。
皇帝见状,心中无奈,只得道:“既如此,此事便暂且作罢。”
孟令琛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知道此次危机算是暂时化解了。
然而,他清楚,这只是与皇帝权力斗争中的一个小插曲,未来的路还很长。
此后,孟令琛更加努力地推动改革,同时也时刻警惕着皇帝的一举一动。
他利用监国议政使的权力,不断安插改革派官员到重要职位,进一步巩固改革派在朝堂上的势力。
而秦云乔在后宫之中,也时常为孟令琛传递一些宫中的消息,两人里应外合,逐渐让改革派在朝堂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愈发繁荣富强。
百姓们对改革派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孟令琛的威望也日益高涨。
这让皇帝心中愈发不安,他感到自己的权力被彻底架空,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怒。
一日,皇帝单独召见孟令琛,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皇帝坐在书桌后,目光冷冷地看着孟令琛,道:“孟爱卿,如今你可是风光无限啊。朝堂之上,众人皆以你马首是瞻,朕这个皇帝,反倒成了摆设。”
孟令琛心中一紧,立刻跪地,恭敬道:“陛下言重了。臣一心只为国家和百姓,所做一切皆是为了改革大业。陛下乃一国之君,圣明睿智,臣等皆仰仗陛下之英明领导。就如推行的户籍改革,重新梳理了全国人口信息,为精准推行各项民生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这背后也离不开陛下的圣裁。”
皇帝冷哼一声,道:“少在这里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朕问你,你究竟意欲何为?”
孟令琛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道:“陛下,臣所做一切,皆是为了让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改革之路虽艰难,但臣坚信,唯有改革,方能让国家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屹立不倒。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半点异心。如今的文化改革,鼓励文人创作反映现实、倡导新思想的作品,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也都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
皇帝看着孟令琛,沉默良久,道:“起来吧。朕且信你这一次。但你要好自为之,莫要让朕失望。”
孟令琛谢恩起身,心中却明白,皇帝对自己的猜忌已深,未来的日子,恐怕更加艰难。
回到监国议政司,孟令琛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与皇帝的这场权力博弈,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若不能妥善处理,不仅改革大业会毁于一旦,自己和改革派众人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他思索良久,决定再次联合秦易珩、林羽等人,商议应对之策。
密会中,孟令琛将皇帝召见之事详细告知众人,众人听后,皆面露忧色。
秦易珩道:“孟大人,如今父皇对我们猜忌已深,我们该如何是好?”
孟令琛沉思片刻后道:“当下,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巩固朝堂上的势力,确保改革派的地位稳固;另一方面,我们要想办法化解陛下对我们的猜忌。”
林羽轻抚胡须,道:“化解陛下猜忌,谈何容易。陛下如今认定我们要架空他,只怕难以轻易消除疑虑。”
孟令琛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道:“事在人为。我们可从改革成果入手,让陛下切实看到改革给国家带来的好处,同时,我们也要在一些小事上,表现出对陛下的尊重和忠诚。比如在一些礼仪活动中,严格遵循皇家规制,彰显陛下的尊崇地位。”
此后,孟令琛在推动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与皇帝的沟通。
他时常进宫向皇帝汇报改革进展,听取皇帝的意见,虽然这些意见大多只是形式上的,但却让皇帝感受到了孟令琛对他的尊重。
同时,孟令琛也利用各种机会,向皇帝展示改革带来的实际成果,如各地呈来的百姓安居乐业的奏报、经济增长的数据等。
在孟令琛的努力下,皇帝对改革派的态度逐渐有所缓和。
然而,就在改革派以为局势逐渐稳定之时,又一场危机悄然降临。
朝中突然出现了一股流言,称孟令琛意图谋反,欲推翻皇帝,自己登基称帝。
这流言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守旧派大臣们纷纷借机发难,要求皇帝彻查此事。
孟令琛得知此事后,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这是有人在背后蓄意陷害,企图破坏改革大业。
他立刻进宫面见皇帝,神色镇定,不卑不亢道:“陛下明鉴,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此流言纯属恶意中伤,定是守旧派为了破坏改革,不择手段。臣推行的各项改革,无论是吏治改革整顿官场风气,还是军事制度改革提升军队战斗力,都是为了国家的强大,岂会有谋反之心。”
皇帝脸色阴沉,目光紧紧盯着孟令琛,道:“孟爱卿,此事关乎重大,朕不能仅凭你一言便轻信。朕已派人彻查,若你当真无辜,朕自会还你清白;若你真有谋反之心,朕绝不姑息。”
孟令琛心中一紧,却面不改色,拱手道:“陛下圣明,臣愿接受任何调查,以证清白。”
从宫中出来后,孟令琛立刻与秦易珩、林羽等人商议对策。
秦易珩满脸怒容,道:“这些守旧派,真是丧心病狂!竟使出如此卑劣手段。孟大人,我们一定要查出幕后黑手,还你清白。”
孟令琛微微点头,道:“当务之急,是要收集证据,证明我的清白。同时,我们也要发动朝中支持改革的大臣,为我发声,揭露守旧派的阴谋。我们可以从改革成果的积极影响入手,让大家明白改革对国家和百姓的重要性,进而认清守旧派的险恶用心。”
林羽沉思片刻后道:“此次流言来势汹汹,背后之人定是蓄谋已久。我们在收集证据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以免他们再生事端。”
接下来的日子里,孟令琛四处奔走,收集证据。
他发动自己的人脉,调查流言的源头。
同时,朝中支持改革的大臣们纷纷上书皇帝,为孟令琛鸣冤叫屈,指责守旧派的恶意中伤。
在孟令琛的努力下,证据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这流言竟是一位被改革触动利益的守旧派官员暗中指使他人散布的。
孟令琛掌握了确凿证据后,立刻进宫面见皇帝。
他将证据呈递给皇帝,神色严肃道:“陛下,此次流言之事,完全是守旧派的阴谋。他们为了破坏改革,不惜采用如此卑劣的手段。臣恳请陛下明察,严惩幕后黑手,还改革派一个公道。臣所推行的改革,让国家在各方面蒸蒸日上,百姓生活日益富足,怎能被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污蔑。”
皇帝看着手中的证据,脸色阴沉得可怕,道:“竟有此事!这些大臣,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欺瞒朕躬!孟爱卿,此事你且放心,朕定会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在皇帝的严查下,幕后黑手很快被揪出,那位守旧派官员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此次事件过后,孟令琛的声誉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更加深入人心,改革派的威望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