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昭明录 > 第57章 第 57 章

第57章 第 5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孟大人所言极是,但军队乃国之重器,陛下岂会轻易放权?”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问道。

孟令琛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道:“我们可从军队粮草供应和将领任免考核这两方面入手。如今军队粮草供应由户部和兵部共同负责,但其中弊端丛生,时常出现克扣粮草之事,导致士兵怨声载道。我们可提议设立‘军粮督查院’,专门负责监督军队粮草的采购、运输和发放,确保粮草足额供应。同时,在将领任免考核上,我们也要制定新的制度,让有才能、支持改革的将领得到提拔,逐步替换掉陛下的心腹将领。”

众大臣听后,纷纷点头称赞,对孟令琛的谋略佩服不已。

商议已定,众大臣开始在朝中四处活动,散布关于军队粮草供应和将领任免考核弊端的言论。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许多大臣对军队现状表示担忧,要求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皇帝得知此事后,心中大怒。

他知道,这又是孟令琛等人的阴谋,目的是要彻底剥夺他手中的军权。

但此时朝堂上的舆论压力巨大,他若强行压制,恐会引起军队哗变和朝中大臣的不满,导致局势失控。

沉思良久后,皇帝决定召见孟令琛,当面质问他。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皇帝坐在书桌后,目光冷冷地看着孟令琛,道:“孟爱卿,你可知罪?”

孟令琛心中一紧,但脸上却神色平静,立刻跪地,恭敬道:“陛下,臣不知何罪之有。”

皇帝冷哼一声,道:“你在朝堂上煽动人心,妄图插手军队事务,还敢说无罪?”

孟令琛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道:“陛下明鉴,臣绝无此意。如今军队粮草供应不足,将领任免考核不公,这对国家的安危极为不利。臣等向陛下上书,请求进行改革,乃是为了增强军队实力,保我朝边疆安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半点异心。”

皇帝看着孟令琛,沉默良久,道:“朕且信你这一次。但你要好自为之,莫要让朕失望。军队改革一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孟令琛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知道此事还有转机。他谢恩起身,退出了御书房。

从御书房出来后,孟令琛立刻与秦易珩等人商议对策。

“孟大人,如今陛下虽未明确拒绝,但也未同意军队改革,这可如何是好?”秦易珩满脸焦急地说道。

孟令琛沉思片刻后道:“陛下既然未明确拒绝,就说明他心中也有所顾虑。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继续加大舆论压力,让陛下知道,军队改革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同时,我们也要在军中拉拢更多的将领,让他们在陛下面前为我们说话。”

秦易珩微微点头,道:“孟大人所言极是。我这就去联络军中支持改革的将领,让他们上书朝廷,请求陛下同意军队改革。”

此后的日子里,孟令琛等人继续在朝中活动,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支持改革的大臣们纷纷上书朝廷,言辞激烈地请求进行军队改革;军中支持改革的将领也纷纷响应,联名上书,表达对改革的迫切需求。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皇帝终于妥协,同意进行军队改革。

孟令琛等人精心制定了军队改革方案,设立了“军粮督查院”,负责监督军队粮草供应;同时,制定了新的将领任免考核制度,将支持改革的将领逐步提拔到重要职位上。

从此,皇帝对军队的掌控力被大大削弱,改革派在军队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朝堂上吏治清明,贪污腐败现象大大减少;民间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实力增强,边疆安宁稳固。

孟令琛的威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朝中乃至全国百姓心目中的中流砥柱。

为了巩固改革成果,让国家长治久安,孟令琛又开始谋划新一轮的改革。

这日,孟令琛在中书令府中与秦易珩、秦云乔等人商议改革事宜。

“如今我们虽已在朝堂和军队中占据优势,但国家的教育体系却存在诸多弊端,人才选拔机制也不够完善。”孟令琛神色凝重地说道,“我们要想让国家持续繁荣昌盛,就必须重视教育,改革科举制度。”

秦易珩微微皱眉,道:“孟大人,科举制度乃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改革科举谈何容易?”

孟令琛微微一笑,道:“殿下不必担忧。如今科举考试内容陈旧,只重诗词歌赋,不重经世致用之学。我们可提议在科举考试中增加策论、实务等科目,选拔真正有才能、有见识的人才。同时,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兴办学校,推广新式教育,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如此一来,不仅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可用之才,也能赢得天下士子的支持。”

秦云乔眼中满是敬佩,轻声说道:“孟大人思虑周全,此举若成,国家必将人才辈出,繁荣昌盛。”

秦易珩也点头表示赞同:“好,就依孟大人所言,我们这就着手准备。”

此后,孟令琛等人开始在朝中四处奔走,联络支持改革的大臣,共同推动科举制度改革。

他们在朝堂上慷慨陈词,阐述科举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发动民间舆论,让天下士子知晓科举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一时间,科举改革成为了朝野上下热议的话题,支持改革的声音越来越高。

然而,科举改革触动了一些守旧派官员和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们纷纷站出来反对。

这些人在朝堂上与改革派激烈争辩,甚至暗中勾结,企图破坏改革。

孟令琛深知,科举改革之路必将充满荆棘,但他毫不退缩,决心与守旧势力斗争到底。

这日,孟令琛正在中书令府中思索对策,管家来报:“大人,礼部尚书孙大人求见。”

孟令琛心中一动,孙大人乃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虽一向持中立态度,但在科举之事上颇有见解,他此番前来,或许有转机。

孟令琛立刻起身相迎。

孙大人走进书房,神色凝重,孟令琛请他坐下,奉上茶水。

孙大人放下茶杯,开门见山地说道:“孟大人,老夫今日前来,是为科举改革一事。老夫深知改革乃大势所趋,但如今守旧派势力强大,若强行推进,恐会引发朝堂动荡。”

孟令琛微微点头,道:“孙大人所言极是,不知大人有何高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