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绾倏地起身,几步上前开门。
“是何物?”
侍女递来一只巴掌大的雕花锦盒,“便是此物,大人一个时辰前命奴送来,只是那时姑娘还睡着,不敢打搅姑娘。”
苏绾十分诧异,不自觉地紧张起来,她接过锦盒道谢。
侍女道:“大人还说,若姑娘看了还不明白,可随时去问他。”
重新回到房中,苏绾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朱红绸布上躺着一枚羊脂玉环,通体刻着蟠螭纹饰,末尾系着崭新的锦绳和红穗,烛光照亮了那温润的色泽,一看就知价格不菲。
钟子林也看出来了,语气泛酸:“无缘无故的,他送你这个干嘛?”
苏绾不理会他,一颗心提起来,莫名地屏住呼吸。
她把玉环拿出来,便瞧见了环上细细的纹路,心中微微一动。她用两指捏住环身一使劲,它便分成了两个连接在一起的薄环,原来是个蚩尤环。
钟子林瞪大双眼,不得了了,还是成双成对的,明目张胆地来勾我妹妹!
苏绾的手轻轻颤抖,原本黯淡的眼眸骤然发亮。
他这是什么意思?
她心中掠过许多个想法,最后却无法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情窦初开的少年人,即使再冰雪聪明,也无法揣测出心上人的想法。或是情急智昏?,或是当局者迷,心中患得患失,又甜又苦,教人纠结得抓耳挠腮。
“我去问问他。”
苏绾把玉环放回,合上锦盒,揣在怀里便跑出去。
如同溺水中摸到一根稻草,黑暗中窥见一缕天光,虽不知前路如何,但此刻的确是激动与兴奋到极点,路上的夜风也格外温柔舒适。
从弄玉轩到书房需两刻钟,她一刻钟便到了,守门的侍从却说:“大人不在,方才有客到来,此刻应在湖心亭招待客人。”
苏绾雀跃不减,抱着盒子急匆匆地往湖心亭去。
她的想法很简单,总不会一晚上都在陪客人,等客人走了他就有时间跟她说话了。
湖心亭离这儿有些远,苏绾提着一盏琉璃灯走上长廊,衣裙发带被夜风吹起,脚步都很轻快。
她忽然想起在沥城时看过的话本,里面说一对有情人相隔甚远,穷书生为了见心爱的姑娘,隔两日便要翻山越岭,只为跟她说说话。那时她尚不理解,如今亲身体验,竟觉得比穷书生更甚,简直要招人笑话。
苏绾出了长廊,沿着栽满文竹的小径走了片刻,视野豁然开阔,眼前是一片深绿发黑的湖水,湖边的垂柳上挂了夜灯,散发着柔和而冷清的光。
苏绾抬眼往湖心亭望去,因隔得远,只能模糊瞧见几个人影。
她一想到其中会有自己朝思暮想的那个人,胸口又急促地跳动,脑袋也不甚清醒。
她站着极力平复心情,提着灯慢慢绕着湖边走,同时留意着湖心亭的动静。这似乎是个很蠢的举动,外人看来简直莫名其妙,但她乐在其中。
等到靠近了亭子,她也不继续往前走,脚一拐走上一座石桥。
她听到应桓的声音,脑子空白了一瞬,还没来得及避开,便看见石桥一边迎面走来几人,正是应桓与他今晚招待的客人,还有几个提灯引路的侍从。
而那位客人,竟是见过一面的简谦。
简谦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率先认出:“是你。”
苏绾惊讶过后,收敛情绪向他行礼:“侯爷安好。”
简谦道:“没想到还会在这见到。你来找離忧?”
苏绾不知这是应桓的字,困惑地望着他,一时不敢回复。
应桓在简谦的斜后方站着,此刻才踱步上前,道:“是来找我。”
苏绾这时才大着胆子去看他,他的身形修长挺拔,一张脸笼罩在暖黄烛光中,端靖而俊美。她见了他,心中激荡,久久不能移开目光。
简谦是绝顶聪明的人,见二人如此情形,眼中掠过一丝惊奇,须臾竟畅快大笑:“好啊,好啊。我困了,你们聊,来个人领我去歇息。”
他一走,只剩苏绾与应桓。
苏绾迫不及待要见他,真正见到脑子又不会转了,不知要说些什么。
应桓道:“到亭子里坐坐吧,我猜你有些话想跟我说。”
苏绾感激地点点头,拾阶而上,到他身旁跟他一块走。
应桓此人,永远不会让你难堪,无论是何种境地,他总能轻飘飘地揭过,这也是令她心折的地方之一。
下了桥,还要走一段石子路。
夜晚视线昏暗,苏绾一时不察,脚下被一块石头绊了下,就要往前扑去,却被腰上一股大力揽回,往后靠入他的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