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宁一中的校区面积或许比起那些大到夸张的私立学校来说不值一提,但放在一众普通高中里怎么也称得上一句中上等。
学校被大家简单粗暴的划分为了两个区域:东边教学区和西边生活区。
教学区顾名思义就是高一至高三年级的教学楼、实验楼以及图书馆(苍天为证,每一位青宁学生都敢说自己从未见其开放过)所在的区域;而宿舍、食堂、便捷超市、南北两个广场以及操场……全都被一股脑的塞进了生活区之中。
不过其实学校从来没有划分过什么区域,之所以学生们会不约而同地认同“青宁区域划分论”(是的,也不知道是哪位前辈还为其取了一个专业术语名词),除了因为东西两边各边密集的建筑方位,更是依靠着一栋庄严威武的大楼
行政楼。
↑
是的,就是之前顾时叙爬的没有电梯楼梯还贼高的大楼。
可能是为了彰显行政楼的与众不同,也可能是为了震慑来来往往的学生们,总之,在教室到达超市、教室到达宿舍、教室到达操场,包含苦瓜高中生最触手可及的放松之旅的吃、住、玩三个方向的必经之路上,就有这么一栋整整高达六层、连墙面颜色都是格外突出的拦路虎。
不偏不倚、不让分毫的就这么直立立的插在两个方向的正中间,还附送了一个美其约“供学生陶冶情操”的绿化风景区(正对面。谁敢去?)
学生总是未免会对老师领导等产生一些畏敬之意,更何况是对于这栋集各种buff为一体的连路过的蚂蚁都要踮起脚尖小心走过的,里面的每一个人(武老师除外)、每一块砖都彰显着严肃的大楼。
……
好吧,介绍这么多就是为了渲染一下环境。
前提条件:顾时叙关掉了调节氛围的闹钟
已知条件:顾时叙很紧张(谁懂,和自担,单独的,只有两个人的,嗯。)
附加条件:某人一紧张就开始不断的冒冷气
前提提要:邵某的一些生理性的小胆颤
重要题干:从教学区穿过行政楼所在的区域到达北广场整整10多分钟的路程中没有一个学生敢活跃放肆、全都步伐或急或慢,总之异常安静
结论:顾时叙与邵舟帆两人之间的气氛沉默的甚至有些尴尬
尴尬到连路过的蚂蚁都不想路过的那种。
&
在邵舟帆不断在内心自己和自己强调对方只是面冷心热(存疑,反正没表面冷),制造冷气不是他本意,第n+1次深吸一口气试图说服自己主动开口打破这明明才走了几分钟却仿佛已经过去了半辈子的无与伦比的尴尬沉默之时,奇迹出现了。
不是对方不冷了,而是他们走到了。
就像是动画特效横空出现,只见有一道透明气墙分隔了两方区域,前一秒他们还处于沉闷又寂静的空间之中,下一秒迈出步伐,消失的声音全部随着风重新出现在了耳边,失去了温度的太阳也再次炙热了起来。
——欢呼声、喝彩声,低头是凌乱又兴奋的脚步,抬头是飘扬的彩旗。
熙熙攘攘的人群结对而行,向前看去,精心准备的服饰、充满色彩的妆容,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
氛围是带动情绪最好的导游。
嗯。
邵舟帆在心里点点头,为这位不知名专家的名言点赞。
你看,他都基本感受不到自己同桌的冰冷气场了。
&
氛围是调节紧张最有用的利器。
嗯。
顾时叙点点头,为这位提出伟大的“2cm身高说”权威理论的专家的又一名言点赞。
他现在不紧张了,只想带着自家爱豆好好嗨一嗨。
对了,顺便提一下,他前段时间才量的身高是185cm。
就不精确到小数位了,毕竟邵沿也没说嘛。
嗯。
&
广场最中间是一个被无数张课桌垒成的长长的“T”字型舞台。
“好厉害,”终于敢开口说话的邵舟帆向顾时叙感叹道,“完全是建筑大师的级别。”
“1。”
顾时叙发出了一个短暂的音节作为回应。
邵舟帆:“…?”
1?
什么1?
邵舟帆没听懂。
于是他把目光默默移向站在一旁的人,对方看着舞台的方向只留了他一个被毛绒绒的帽子遮住大半的侧脸,神色淡淡的,看不出什么情绪。
邵舟帆揣测了一会什么也没揣测出来,在下意识摸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后决定大胆提问。
他语气迟疑:“舞台是搭得有什么问题吗?”
“?”顾时叙把目光转向了他,不解地反问他:“能有什么问题?”
“……那你将才说的‘1’”,邵舟帆伸出一根手指比给他看,“是什么意思?”
顾时叙看着他不说话。
然后眼睛突然弯了弯。
他从兜里掏出了手机,飞快地打出一串字后递给了邵舟帆。
邵舟帆接过手机,定睛一看。
是某搜索软件的界面。
上面是问题:“扣一代表什么意思”
下面是回答:“表示对某条信息的认同、支持或确认……”
邵舟帆默默把手机还给了对方。
邵舟帆瞄了一眼对方明显翘起的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