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招呼着准女婿烤火,并给他盛了一碗饭。
江禹行真是饿了,狼吞虎咽着,喻言怕他噎着,给他盛了一碗汤。张兰怕他吃不饱,专门去炒了一道番茄炒蛋,拌了一个红油猪耳,都是快手菜,几分钟搞定。
喻星宇给喻言发了一条微信:【妈妈好偏心,我想吃猪耳,她说等爸回来了再吃,可一转眼就端给禹行哥了。哎,有了女婿忘了儿。】
喻言:【你被偏爱了二十多年,妈妈偏心一下我怎么了?】
【被偏爱的不是你,是禹行哥。】
【那还不是因为我。】
【脸真大。】
【以后记得找一个把你捧在手心里的好丈母娘。】
喻星宇字也不打了,一直瞪着往他伤口上撒盐的亲姐姐。
为了维持自己的好丈母娘形象,张兰决定让江禹行带着喻言去吴家帮忙。
原本喻星宇想去赶集买些东西,这下他根本没法脱身,有点沮丧。母亲还以为他眼红姐姐有了归宿,试探着想给他安排相亲。
喻星宇垂着头不应,跑去厨房洗碗。
*
街上虽没有之前那般举步维艰,但行人依旧不少,跟学校放学时的拥挤程度差不多,不同的是赶集的人没有像学生那样急着回家。
喻言挽着江禹行的胳膊,在人群中穿来穿去。
江禹行笑问:“不避嫌了?”
“没必要了,镇上的人都知道我们的事。”
镇上很多人都认识他们,有的的叔叔阿姨竟不顾自家的生意,伸长脖子问:“喻言回来了?”“这是你男朋友?”“这不是吴老师的儿子吗?”“你们什么时候结婚?”“还是喻言的眼光好,找到这么好的婆家。”
......
走了一路,喻言解释了一路,说得她口干舌燥。她拉开与江禹行的距离,不想成为焦点。
哪知小镇叔叔阿姨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喻言,听说你要结婚了?”
喻言只是笑。
“是吴老师的儿子吗?”
喻言还是笑。
“他人呢,没跟你一起回来过年吗?”
喻言指了指几步远的江禹行。
“你们两个吵架了?”
喻言摇头。
“不要不好意思,都是要结婚的人了,现在哪个年轻人耍朋友不是黏在一起的。”
喻言呵呵笑,她就不该在街上溜达的。
从喻家到吴家店铺,不过两三百米的距离,喻言却走得很艰难。
小镇无秘密,小镇无隐私,她还是喜欢和江禹行待在城里,没有人认识,没有人打扰。
不过习惯就好,毕竟这是她长大的地方,知道这里的人除开喜欢八卦的毛病外,其他地方都还好。
*
关系公开后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偷偷摸摸见面。
喻言每次去吴家时,原本想和长辈们多说说话,结果他们一个劲儿的往天花板指,说小禹在楼上,要不就是直接扯着嗓子大喊:小禹,言言来了。
一开始喻言还有些不好意思,被众人逼得很快适应,吴家都快成了她第二个家。
江禹行去喻家也是如此,要么张兰拉着他烤火说话,并叫上喻言作陪,要么直接让他去喻言房间。
江禹行第一次去喻言的闺房时,有点紧张有点好奇,像羽毛挠在皮肤上的感觉,痒痒的。他们从小就认识,如今成了最亲密无间的人,但他之前从没去过她的闺房。
喻言的房间大约有十五平米,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再简单不过的卧室,暖色调的床上用品,床头有可爱的抱枕,房间里充盈着淡淡香味,跟她在江城住的房间很像,但又不完全一样。
江禹行说不出哪里不一样,就是一种感觉。待他拥着喻言躺在床上看着发出柔和光线的吊灯时,他豁然开朗。
原来他心中是有遗憾的,遗憾没能早点跨进这扇门,遗憾没能早点与她相爱。
“要是你18岁时我们就在一起,现在我们的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
喻言一听乐了:“怎么可能,你当时有女朋友,我才不干插足这事。”
“要是你早点告白就好了。”
喻言不满地瞪了一眼:“早告白早被拒,是吧?”
“我没有拒绝。”
“没有直接拒绝,委婉拒绝也是拒绝。”喻言叹气,“幸好你给我留了面子,要是被直接拒绝,断了我的念想,可能我们就没有现在了。”
江禹行将喻言搂紧了些:“我真没想过拒绝。”
喻言撇这嘴,一脸嫌弃:“想钓着我?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诺,你是不是有点渣啊?”
“不是,该怎么说呢?”江禹行有些急了,“以前的我脾气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感情,自我感觉又良好,但后来才觉得自己很幼稚,你明白吗?”
喻言紧蹙眉头:“你这是在反思、悼念与那个谁的感情?”
“不是。我跟你说了那些事早翻篇了。”江禹行更急了,翻了个身,将背留给喻言。
喻言不理解他突然的情绪,但她确信他没有骗她,他和贺筱早就没了关系。刚刚她故意这么说,只是想刺激一下他,看他能不能说出个缘由。这下看来,刺激过了头,他反倒把自己封闭起来,她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
怪不得正向引导那么重要。
喻言靠近江禹行,从他身后抱着他:“我以前自卑敏感脆弱胆子还小,那时我是喜欢你,但我并没有信心让你也喜欢我,所以才选择逃避。这些年我们都成长了许多,变得更好了些,时机成熟了,我们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这样挺好的。”
江禹行翻了个身平躺着,重新将她搂在怀里:“好像是。”
“所以我们不用纠结过去,我们现在在一起,以后也会一直在一起。”
江禹行在她的额头上落下一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