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七收到周祯的密信时是一个午后,她正与杜陵对弈,窗边飞来一只信鹰。
杜陵取下鹰脚上的信,看了一眼交给了柒七。
“你父南下,若想报恩,随父回京。”
柒七垂眸,知道会有这样的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短短12个字,背后又是怎样的波谲云诡。
回京?
报恩?
如何报恩?
柒七不去细想了,且走一步看一步。
况且她实在不想欠人恩惠,若能尽快还了也好。
杜陵说她直接回淮阳等候她父亲的消息,他们的人不便出面。于是得了信的她夜里随便收拾了一些东西,第二日清晨天蒙蒙亮就出发淮阳了。
这柒七又回到淮阳的流民堆中,淮阳城到处在传“卫尉卿杨武剿除各地恶匪流寇,南方各地已平息不少的消息。
同时,当朝太尉当赈灾官亲自下南边赈灾,各城百姓无比欣喜,所到之处不仅发了粮食,开放城门让流民各回原籍。还沿路乡镇设置粮站,以供流民返乡所用。”
他们从中州一路而来这几日就该到淮阳了,这对于淮阳的流民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四日后,姜世晟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入了淮阳,流民们夹道跪拜欢迎,感念天家恩德,大呼着“皇上万岁。”
柒七自也跪拜其中。
里外三层的护卫柒七自然是靠近不了,亦不可冲上前去拦住队伍,怕是“父亲”二字还未喊出,就会被护卫当做恶民赶出去。
她只得再寻找时机。
姜世晟一行人入了淮阳未去刺史府,倒是直接去往了淮阳兵护府。
柒七在兵护府外徘徊了几日,也未见姜世晟出来。这样下去如何得以相认。
杜陵给了几日的盘缠,饶是柒七再省着花也快要见底了,想到此柒七只得回一趟芙青楼找找阿慕,看下那边是否还需要人,她要赚些盘缠。
柒七进了后厨,就在廊下看见了独自烤火的阿慕。
柒七拍了拍她的后背,阿慕像遇了鬼似的大叫一声。
“是我,是我,阿慕,我是柒七啊。”柒七笑道。
阿慕不可置信的看着她,“柒七?”阿慕左看右看,确认是了她之后,又道:“你怎么在这儿,你不是和那位故人离开了么?”
阿慕说的故人便是周祯了。
只是其中缘由之复杂,也不好一一向阿慕道来。
柒七便只说了句“说来话长。”
看着柒七这幅模样,本跟着男人走了,又被送回来肯定是受了什么欺负,或是男人抛弃了她,芙青楼从良了的小娘子,最后被人抛弃的也比比皆是,阿慕看向柒七的眼里不由得多了几分同情。
柒七倒不知阿慕心里所想。只是被这眼神看得怪别扭的。
柒七看向四周,后厨竟没有了从前那样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