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七在床上翻了个身,听到门外的回话,冷不丁的睁开了眼,急急起身:“什么时辰了?”
“回小姐,已经辰时了。”
柒七哀道,肯定是昨日听了这些机密,翻来覆去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竟睡沉了就忘了时辰。“你们进来准备梳洗吧,我起了。”
话音刚落,几个婢女端着漱桶脸盆就入了房。
随后柒七跟着女婢们来到用早膳的堂中。
柒七今日穿了身着淡紫色衣衫,外披着白色狐裘披风,白色毛领衬得柒七小脸更加娟秀美丽。乌黑的头发,髻上簪着一支梅花玉簪,上面垂着挂着几颗小珠的流苏。
柒七进了堂便福礼:“筠柒来迟了,向父亲和李大人告罪。”说话时,流苏就摇摇曳曳的。
李东知见此,心中也升起一丝涟漪,听闻姜府两个女儿容貌不俗,可比高菀宁,另一个他未见过什么模样,这个倒是十分惹人喜爱。
“姜小姐不必在意,你在外流落奔波许久,想来没有一日安稳休息,现在回了太尉身边自然心安了,多睡一会儿也无妨,我哪有怪罪之意呢?”李东知朗声说道,带着浅浅的笑意。
柒七望向说话之人,想起昨日他杀伐决断的言语,如今又一脸可亲笑意,真难让人琢磨,还有从前在沐合堂,只一派贵公子的作风,也实在难以测度他也有昨日那般权术计算。
一旁的姜世晟看着这流落他乡的女儿,独自一人也不知她如何撑下去的,心中本也有许多愧疚,听到李东知的话也更是心疼,慈爱的开口:“无妨,快落座吃饭吧。”
用完了早膳,姜世晟向李东知道明明日启程回京的事。
李东知闻言,忙道:“太尉为何如此匆忙,眼下要入了年关,不如留在淮阳过了年再回去,也好让晚辈尽尽地主之谊。”
“南方流民之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完的,此次赈灾主要的事情我已安排妥当,剩余还未完的事朝中另派了东曹掾左植、集曹吴胜金负责,大将军杨武仍在南边压着流匪防着他们再生事端,此行我也算不辱使命,还需早日回京复命。”姜世晟倒直接说明了去意。
李东知听明此意,也恭敬回言:“既如此,晚辈也不留太尉了,京中事忙还需太尉回京主持,晚辈这便命人备好车马以供太尉返京。”
他又瞧了眼柒七,转言道:“姜小姐来了我没有什么可赠的,家中在曲明街头开了间万宝阁,姜小姐去逛逛,里头都是些金银首饰,也有些好玩的小物件儿,不如姜小姐去阁中选几件称心如意的,也好安了我这尽地主之谊的心。”
柒七不知该当如何,应下回绝好像都不太好,只得看向姜世晟寻求答案。
姜世晟倒没有觉得什么不妥,只觉得亏欠面前的女儿,看她也闷闷不乐的让她出去散散心也好,于是点头应允了,又言还有公务,唤了身边的人就离开了。
见状,柒七向着面前带着笑意的李东知道了谢点头。
“那我安排马车带姜小姐去逛逛吧。”
柒七跟着李东知来到万宝阁时又看见了一个熟人——李恬。
她穿着件白底绡花的衫子,白色百褶长裙,外套着件满绣的红色大裘,越发显得娇美贵气。耳旁两坠红玛瑙,略施粉黛,脸蛋清丽。果真是富贵养出来的孩子,怎么?都是惹人喜欢。纯纯的,嫩嫩的,是富贵堆里出来的娇百合。
李恬从楼里下来,一眼便看见了自家哥哥。
“大哥哥。”李恬甜甜的开口道。
又看见他身旁站着位娇丽脱俗的女子,不知身份,问道:“大哥哥,这位是?”
李东知也看见了李恬,李恬是他的胞妹,自小二人十分亲近,她又长得乖巧可爱,虽然偶尔会耍小脾气,但也无妨,女孩子嘛就该是这样的,眼里也不由得升起疼爱,温柔道:“这位便是姜太尉的女儿筠柒小姐。快来见礼。”
李恬自然对姜太尉寻到女儿之事有所耳闻,看着自家哥哥带着来,这便对应上了!
原来她就是姜太尉的女儿,未来的太子妃!
在京都李恬也听过太子已经向姜家下聘了。
想到此,恹恹的开口:“见过姜小姐。”
柒七不知哪里和李恬不对头,她那话里表情似乎都不待见她:“李小姐不不必多礼。”
“明日姜小姐就要返京了,我带她来看看,挑几个东西给她,恬儿,你可要好好地带着姜小姐逛逛。”李东知言。
李恬淡淡的应了一声“嗯”。
万宝阁不愧名为万宝阁,奇珍异宝,琳琅满目。
柒七走向里间随着李恬慢慢逛了起来。
眼前一幅三色堇的画吸引了柒七的目光,画上的花倒让柒七想起了自己院里种的那株,不知道这么久没有打理,会不会死了。
柒七不由得感叹了一句:“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这是张子寿的诗,你喜欢读他的诗么?”刚刚还在她身边的李恬早不知哪去了,倒是李东知站在了她身旁开口。
柒七不知是他,倒吓了一跳。“睹物引愁罢了,这画中的三色堇在我从前的院里也养了株。”
李东知表示理解,她离家多日确实乡愁满目“姜小姐是想家了。”
逛了好一会,柒七也未拿什么的东西,最后碍不住李东知的好意,便拿了个绿松石戒指。
这戒指确实好看,宝珠翠绿无比,柒七本就喜绿色,于是就随手拿了它,但成色算不上乘,柒七不好挑太过名贵的。
挑完后便回了府,因着李恬也要回府,二人便坐同一辆马车。
而另一辆马车上的李东知,喃喃自语:“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思索着什么东西,眼里亮了起来……
第二日午初,柒七与姜世晟便启程了。
李东知和一众淮阳官员送至淮阳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