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回当下,叶衹明出了大理寺,由一名官员一路相送,那官员脸圆圆的,一副宽厚模样,颇具几分精明的喜感。
旁的同僚不解官员的做法,见着后与身边人聚拢一起,对此颇有微词。
那官员仍是两耳不听闲来风,一路相送到朱铜门前,方停了步子,弯弯眉眼讨喜道:“好走。”
叶衹明看在眼里,生出几分意外,只此时人多,便回以一礼,温声道:“有劳大人。”
官员两颊微微红润,较丰腴的身子走了那么久连呼吸都变得沉重,但仍是客客气气地一请:“客气了。”
叶衹明没有多留,下了台阶,转角便见到带了帷帽的居平明与正大光明的关扶玉,三人的目光正好对上。
……
·吏部尚书府·
简奉明换了便服,坐在堂上,白皙的面容姣好,看不见岁月留下的痕迹,全然不似将过而立之年。
一旁侍奉的管事鬓发微霜,极为耐心地守在边上,简奉明没有出声,他也就不曾打扰。
书页又翻过一面,简奉明的眉头蹙起,以手扶额,似有些苦恼。
来人通报一声,简奉明才揉揉鬓角,抬起头来。
他没有如往常般配戴官帽,那乌黑的长发用一支不起眼的玉簪束起,没甚花纹的古朴玉饰并未让人多做留神,只一眼便叫那张白皙干净的脸牢牢吸引视线。
可此时那双节骨分明修长纤细的手并未离开书卷,一双丹凤眼宛若含三分雾气,朱唇一点,并不惹眼却恰到好处地添上几分儒雅。
“奉茶。”
抬眼便见一姿态绝佳的青年打门外由小厮领来,简奉明放下书卷,抬头看向这位素未谋面的小师弟,眼里流露出一丝惊艳。
叶衹明作揖,周全了礼数后,在简奉明暗含满意的目光中落座。
管事上前几步,将叶衹明递出的书信呈上,简奉明伸手接过,展开便看了起来。
看罢再抬首,丹凤眼弯弯,朱唇一启:“师弟可是还有信物?”
叶衹明闻言,不解地抬眼望他,目光干净而温和。
——信物自然是有的,不过不应该是现在就交付。
看不清叶衹明的神色,简奉明也不多追问,叠好信纸放入怀中,朱唇贴上青花瓷杯边缘,抿一口茶。
两人默默无言一会儿,终于还是简奉明无奈地挑起话来。
虽是第一次正式相见,但简奉明眼眸中却不缺爱护,对着这个小师弟好一顿询问,也知晓了老师的近况,得知恩师康泰,心里不由得温软许多。
此番会见,两人商议一番,确定了接受天子趁兴出的考验——破格准予他参加科举。
见着这般讨喜的小师弟,简奉明不由得叮嘱许多,并对面圣一事多有提点。
看来这一考验,是在所难免。
索性以文会之以理通意,叶衹明,来者不拒亦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