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童生只能克制着激动,站着行了个敬礼,这时教算数的账房先生也来了,一学着刘童生行了一礼,赵晏示意温华玖先进去和学生们说上几句。
马全领着温华玖进了学堂内,学生们都认识马全是庄子的管事,都起身问好,说完又怯怯的看着温华玖。
温华玖照例介绍了自己,只是没让他们叫自己温姐姐,而是让他们叫温大娘子。温华玖内心咳了两声,不想承认自己是有些偏心小姑娘们的。
随后她又说起了奖金的事:“考虑到你们家中贫苦,我给你们设了奖金,每荀考试一回,前六名着对应有不同的奖金,所以你们抓紧认真学,可知晓?”
下面的孩子们一听有钱拿,立即开心了起来,皆左右聊着,温华玖也不未制止他们,在一片热闹中唯有一位衣着单薄的男孩认真练着字,只在给马全问好和温华玖说奖金时抬起头过,温华玖默默记住了他。
说完又照例叫刘童生进来将他们的功课给自己看看,赵晏这时也进来了,和她一起看着。看着,赵晏抽出其中一张,看了眼名字:王二狗,赵晏咬紧牙肉,没让自己笑出来,之所以注意到这张卷子,还是因为其字迹工整,赵晏拿起来细看,见其已经能用自己的理解将所学的四句三字经解释出来。
赵晏不由点头:“谁叫王二狗?”温华玖也看向台下,只见方才那位认真练字的男孩站了起来,他未料到自己会被点名,站起来有些忐忑,为什么叫他,难道是他穿的破,不让他继续读书了,想到这他不由的抬头看向叫他的人,穿着草鞋的脚子紧张的胡乱扣着。
赵晏倒没想到他如此大胆,敢抬头看自己,他不由欣赏这个小男孩的胆识,便道:“我瞧你那作业做的还不错,不若我考考你其他的。”说着叫他先背一下三字经,那小男孩听完赵晏的话松了一口气,随后开始背起三字经,三字经夫子每天都要叫人读上一遍,却没要求他们立马背出来,只要每天背出当日学了的四句便可,饶是如此,也有许多学生记不住这四句,或者记住了又把前面学的忘记了。
但王二狗每天读一遍,早已经将三字经记得滚瓜烂熟了。听完他流畅的背完,赵晏一点也不诧异,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赵晏又考了他几句理解,王二狗都能流畅的解释出来,又问他可会千字文,他道夫子还未教,未尽的意思是若是教了他肯定会一些。
刘童生在一边看着这孩子,眼里直冒光,这孩子不考科举实在可惜,随后又想到他家的情况,又觉得惋惜。
赵晏听完他的回答颔首:“不错,你可有想过科举考试?”王二狗低下头:“小子家里贫瘠,负担不起科举花费。”
赵晏:“我不管你穷困与否,只问你想不想。”
王二狗想到那年爹娘还在时带他去京城看的状元游街,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状元当时是何等的风光,虽然人人当时都在夸探花貌比潘安,但他却独独记住了状元的模样。
想到这他坚定道:“回大人的话,小子想要考取功名,若有机会,小子一定会抓紧,日日耕读不断,直至进士及第,将来不忘初心,造福一方百姓。”
这小子身上有股不管不顾的气势,这些气势他在其他寒门官员中也见到过,赵晏不介意给他一个机会:“不错,有志向,只是,若要考科举,你这名字就太不雅观了,不若我给你取个名字,王初文,如何?科举一事,远非你想的那么简单,你虽有几分天赋,但这世上比你有天赋的多多了,切记要戒骄戒躁。”
王初文听完这方话认真应下,心里高兴,这是不是说大人有意给他一个机会?
赵晏给来德一个眼神,来德拉着还在羡慕王初文的刘童生来到隔间商量事情。
赵晏则继续看着学生们的课业,温华玖早在太子问话时便看完了,她对太子道:“夫君,我去另一间课堂那,看看小姑娘们学得怎样了。”
赵晏点头,叫她只管去,待会可以直接来这找他,温华玖欣然出门,来到另一间屋子,小姑娘们也听完了课,开始练字。
温华玖看着低头握笔的小姑娘们,明显比方才的男孩们认真,也对,在这重男轻女的大环境下,即便家中再怎么贫苦,大部分家庭也是会竭尽所能对男孩们好点的,男孩们在家中活得可比姑娘们轻松多了。
温华玖沉思着,想到自己在家中爹娘对她和大哥小弟都是一样的,虽有时候更疼自己一些,但要求也是和大哥他们一样一点也不少,爹娘没有重男轻女,也没有重女轻男,对于每个孩子都是由衷的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人,何其有幸她能成为爹妈的孩子,许久没回候府了,不若今天早点回去看一下吧,管别人什么闲言碎语,有生之年,多陪伴亲人们才是最重要的。
想到这,温华玖心中豁然开朗,也许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嫁入东宫后,她有些太过于束手束脚,开始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因为她一直担心自己有什么没做好会让候府蒙羞。可是爹娘从来不会这样想,他们只希望自己能幸福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