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正谦逊地笑了,“大人一路劳顿,先歇着罢。”
沈玥点头,“你去忙吧。”
书房,沈玥靠在椅子上,她要来了一份今秋的江南官员变动名单。
江南世家盘根错节,这官员背后的姻亲关系也是相当复杂,这些亲族关系像一张细密的网,陷在其中便难以抽身,还要防治这织网者的野心蚕食,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
目前江南各州府的知府变动不大,只有凤阳府和池州府换了人选,且这两个地方都不算江南辖区的好地界了。
池州府近海靠南,离闽州不远,前任知府与扬州知府周沉有姻亲关系,他娶的正是周沉妻族的堂妹,两人算是连襟。
如今新换的这个杨怀恩,周沉的妻子也姓杨。庐州杨氏,在江南算是大族,以海船业闻名,大昭有三成海船都是杨家建造的。
而这个杨怀恩,娶得竟然是刘秉的侄女。
沈玥叹气,这随便两个人的亲属关系就够外人好好捋一捋了。
而凤阳府,可以说是江南十府里最穷苦的地方了。
有歌谣传:
莫怪江南把名扬,实是人间富贵乡。
富春江上风光好,不见风吹到凤阳。
凤阳这个地方,属实不太好,明明都划到江南辖区里了,却一点运都不沾,仍旧被视为穷山恶水。
甚至有传闻前朝有官员外放至此,有人问其,“外任何处?”
答;“江南。”
友人,“贺君大喜,前程大好。”
再答:“凤阳。”
友人;“君苦甚。”
总之,凤阳府是被绝大多数官员视为洪水猛兽的。
新人凤阳知府叫谢云朗,是新科进士二甲第一名传鲈。
沈玥有些惊讶,她记得兄长提过这人,说是为人耿介清正,家世平平胜在人口简单,只是为官处事过于耿介,恐于仕途不长远。
他当时授了馆阁之职,虽是从七品,但却是想要入阁拜相的最佳起点。
怎么,如今他却被外调至凤阳,虽然官阶是高了,但对大部分人来讲,这就是从京官外调到了穷山恶水之地了。
怕是兄长也没想到他的话竟然如此快便应验了。
“大人,我们是不是得罪了锦衣卫?”元丰不无担忧地问道,这锦衣卫是能得罪的人吗,分分钟给你告到皇帝那儿去,顷刻间一大家族便化为乌有。
“怎么会这么问?”沈玥不由得好奇他为何会如此想。
“就是,上次您说没什么,可我们回来这些日子,也没见他来过,不会是真恼了吧。”元丰说出自己的推测。
沈玥这才想到,那日一别确实再没见到顾千户。
“不会,你别多想,顾大人他自然有身为锦衣卫的职责。”沈玥倒觉得,跟顾喆少些接触是好事。
元丰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在看到何山往这边来便没再说下去。
不多时何山便来到二人面前,“大人,您之前拖我办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妥当。”
“有劳。”沈玥点头。
何山将那份入学凭引递给沈玥,“大人若是没有其他事的话下官就先去忙了。”
何山离开后元丰便迫不及待问道,“大人,这是什么。”
“是城中义学的入学凭引。”沈玥解释道,“走吧,我们一起去告诉小宋这个好消息。”
沈玥到达宋影的房门口,抬手敲敲门。
不多时门便开了,瘦小的少年先是警惕地躲在开了一半的门后,见到来人才惊喜出声,漆黑眼睛闪着亮光“大人。”随后将门打开,让沈玥他们进来。
“在做什么?”沈玥随意问道,既然她一时不忍将人带了回来,总要对他的人生付一点责任的。
宋影低下头,“发,发呆。”
沈玥笑了,“不用这么诚实的。”
“不过,”她话音一转,“以后你能发呆的时间可就不多了。”
她从衣袖中拿出凭引递给宋影,“因为义学就要开学了。”
宋影接过去,疑惑地问道,“义学?我,我要去,读书?”
“对,你想读书吗?”沈玥问道,如果小宋不想的话,她也不会强制,但还是会好好劝解一番,就算不走科举谋官,也不能做个睁眼瞎,以后才好做些经营。
宋影没说话。
沈玥正要把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