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尚书令大人是君子,君子重诺言,大人定能辅佐令君励精图治平定边疆。
我朝陛下怜狄国苦寒,特寄信来交待于我,万不可为难贵国使臣。
天河以北死伤无数,我朝愿派兵派大臣重新治理,免贵国耗费心神。
故天河以北连上镇州、河州我朝愿千年庇佑。京城乃是国本,便不再为难使臣,只需金银各一千万两即可安心京城安危。
景怜爱狄国,如同父母怜子,不忍狄再次经历战火。为此希望狄向景称子,每年取财政收入五成交予景,景愿庇佑狄安顺。”
称子!
哪里会是称子!
臣为君父母,这哪是子,是臣!
狄国尚书令知道这是要狄称臣的意思。
句句不提开战,可也句句不离开战,陛下没有破釜沉舟的气魄,不敢举全国之力去和景硬拼。
这样的国又怎能与景硬拼!
可怜他一世英名,临行前却是被叫到宫中叮嘱,只要不再开战称臣纳贡亦或者被景封一个王尽可以满足。
恨!恨!恨!
“可大人,自古人心最难测,大将军驻守边疆多年,劳苦功高。可大将军如今依旧正值壮年,如同狼群中最健壮的头狼。我等都是把老骨头了,实在怕了这狼群。”
他知道,狄国最大的威胁就是尧羁,他们这些人并不会因为狼的蛰伏而变得无所畏惧,相反他们会更加害怕这匹狼养精蓄锐后的一击。
不止是他,先皇又何尝不是?
就当所有人以为狄国尚书令还要再说些什么的时候,就见他起身跪下:“小臣……拜见大将军,拜见尚书令大人,拜见车骑将军,小臣先前……失礼了。”
虽然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但他们都是陪同狄国尚书令一同过来的,他们能做的只有同他一起。
但他们也知道,尚书令这一跪狄国怕是很难再站起来了。
尚书令一跪是表明立场,可他们到底算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见到官员并不用跪。
众人起身作揖行礼。
大将军见时烟絮打了个手势,率先起身与越嫖、时烟絮一同回礼。
但尧羁好像也清楚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一礼回了,他不久后应该就会离开西北。
毕竟狄向景称臣是退了一步,景也不好再咄咄逼人 ,他会回京来安定狄国的心。
其实尧羁认为他留在这里才是最好的,毕竟他留下来才能更好的震慑狄国。
但尧羁清楚那位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不要一个随时都有可能会叛变的属国,他只想将狄国画进自己的版图。
而他离开可以纵容那些人的不甘,他们少了畏惧才能反抗,而他们一旦反抗那么那位就有了下一次出兵的由头。
尽是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