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综武侠】峨嵋剑仙 > 第2章 倚天剑寒(2)

第2章 倚天剑寒(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了。

她哭得伤心,耳边听到常遇春似在对老道长解释:“……狗官兵好不歹毒,一上来就放箭射死船夫,若非老道爷相救,这船家女孩多半也性命难保……”

又听“碰”“碰”几声响,却是常遇春叩首致谢。老道长连忙将其扶起。

接着这常遇春又走到周芷若近前,朝着她又“碰”“碰”磕了两个头,唬了芷若一跳,连忙避而不受,“常大哥这是何意?快起来!”

“此拜是拜谢姑娘救我家小主公一命。”常遇春朗声道:“若非姑娘急中生智,用铁锅护体,我家小主公早就丧命在鞑子毒箭之下。”

“常大哥客气了,我也是自救而已。”

常遇春摇摇头:“姑娘用铁锅掩体后,仍将我家小主公压在身下……姑娘家人因我等牵连之故而中箭亡故,姑娘没有迁怒反而仍一力护我家小主公,此等侠义心肠,当受常遇春一拜!”

那周家小郎君也起身过来,抱住她,仰头道:“周姐姐你放心,我以后一定要杀尽鞑子,为伯父还有我爹报仇!”

芷若潸然泪下,再不能说话,只是抱住身前的小男孩,泣不成声。

“周姐姐,你放心,长大后我一定会保护你的!”

“我一定杀尽鞑子,报仇雪恨!”

老道长先是命艄公摇船顺流东下到一个叫“太平店”的地方上岸。之后又给常遇春疗伤,这才发现常遇春不仅是肩头中了毒箭,更有内伤在身,其胸口和背心各被人打了一掌,中掌处肿起寸许。身负此等重伤,竟还能千里奔波,力拒强敌,当真英雄了得。老道长心生敬佩,当下命他不可说话,在舱中安卧静养。

说完这些,老道长才转过头来问起周芷若:“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我姓周,名叫芷若。”

“你家住在哪里?家中还有谁?咱们叫船老大送你回家。”

芷若垂泪道:“我就跟爹爹两个住在船上,再没……再没别的人了。”

老道长嗯了一声,捋须不语。

这时一旁的常遇春说道:“老道爷武功高强,小人生平从来没见过。不敢请教老道爷法号?”

老道长微笑道:“老道张三丰。”

此话一出,不仅常遇春“啊”的一声,就是周芷若,也发出小小一声惊讶。

只见常遇春翻身坐起,大声道:“老道爷原来是武当山张真人,难怪神功盖世。常遇春今日有幸,得遇仙长。”

张三丰微笑道:“老道不过多活了几岁,什么仙不仙的?常英雄快请卧倒,不可裂了箭创。”他见常遇春慷慨豪爽,英风飒飒,对他甚为喜爱,但想到他是魔教中人,又颇为介怀,不想多聊,便淡淡说道:“你受伤不轻,别多说话。”

倒是对小芷若,他却颇有谈兴,想这女娃娃不过十岁左右,又是船家贫女,竟能说出先前那番话来,可见不俗。再见她衣衫敝旧,赤着双足,却容颜秀丽,十足是个绝色的美人胚子,心中更生怜惜。

“小丫头也听过老道的命号吗?”

周芷若自然是听过张三丰的名号,只不过是在另一世的书上,作为道教中的“大名人”,他身上被后世之人附会了不知多少“传奇”和“神迹”,是大大有名的神仙人物。

至于这一世,当然也是听说过的——毕竟武当山距离汉水并不远,这样的神仙人物,在平民百姓的口耳相传中,也是名头甚响,为人所膜拜。

“仙长的大名,这汉水上下谁人不知?”

看她五官精致,容色清丽,虽然仰头微笑,但面露清愁,实是可怜可爱——很难想象,这般清丽脱俗的女孩儿竟是船家之女。张三丰知她仍心伤父亲死难,说什么劝慰之话也是无济于事,遂不做安慰,只是仍引着她说话,“你方才说那周子旺是大英雄,这从何而来?”

周芷若定了定神,朗声道:“仙长,芷若虽是贫家女,不懂得什么天下大势的大道理。只知道如今百姓生活困苦,如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之所以如此,不是百姓不勤劳,实是官府压迫太重,盘剥太甚,上有官府,下有小吏,还有田主恶霸。那官府就是蒙古人的,小吏和田主也都有官府撑腰,归根结底,还是蒙古人太凶恶,更别说那些蒙古人动辄便对小民抢劫掳掠,根本不把人看作是人……小女虽不知道周将军生平,也不知他平素如何待人、如何行事,只看他敢举义旗,抗暴元,就当得起‘英雄’二字,人虽死,却重如泰山。”

张三丰方才问话,半是好奇,半是引这小姑娘说话分散些精力,不要再沉溺于伤心事中,却何曾想能听到这么一番话语?

他素来憎恶鞑子,并不觉得小姑娘说得不对,反而觉得大大有理。甚至心受震动之余,不免反思起来——自己因心伤爱徒之死,由是痛恨明教,以致连举义抗元的明教中人也迁怒起来,是否有些过了?

他本来正有些犯愁,该如何安置这个孩子。原意也是托付常遇春安置,这常遇春虽是魔教中人,但为人忠义,由他安置绝不会出什么问题。只是此时与小姑娘简单交流后,却生了爱才之意,这般钟灵毓秀的小姑娘,若是投身了魔教,岂不可惜?只是若由他收留,一来武当并无女弟子,二来他要带无忌诊治寒毒,多带个人甚是麻烦。如何抉择,着实令人踌躇。

已过百岁的张三丰固然大受震动,一旁的常遇春并两个小孩子,更是激动的溢于言表。那周小郎君先与她有“同舟共锅”之谊,又听她如此推崇其父,早就将她视作“一国”的了,此刻两眼泛光自不必说。便是一旁由张三丰带来的名叫“无忌”的小男孩,此刻也是颇激动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