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综武侠】峨嵋剑仙 > 第11章 倚天剑寒(11)

第11章 倚天剑寒(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芷若一战成名!

当然,仅限峨嵋派内部。

她那日一剑击败师姐丁敏君,真是引起轩然大波。

丁敏君在峨嵋派四代弟子中,确实算不上佼佼者,但因为入门早,资质也算中上,实力在俗家弟子中还是稳居上游的。

而周芷若呢,人长得美,性格也温柔,还多才多艺,大家都挺喜欢她的,当她是小妹妹看待。可是单论武功,虽然也知道她聪慧颖悟,但毕竟只习武了四年多一点。这么短的时间,一些资质平庸的恐怕连峨嵋派的武功都没学全,内功怕是也初初入门(玄门内功重根基,出岔子的风险极低,但普遍存在初期进境慢的问题)。想来周小师妹资质再高,练功再勤奋,凭借四年多的苦修也不至于能挑战入门快二十年的丁敏君啊!

其实,之前她与静迦师姐比剑,能撑那么久,就已经很令人吃惊了。但谁也没想到,这还是人家藏拙的结果。真要全力施为,丁敏君固然连一招都挡不住——若不是灭绝师太及时出手,怕是要直接饮恨当场,但若换成静迦,就能挡住吗?而若换成自己,又会如何?

当然,战后灭绝师太亲自问对复盘,此战的一些细节也随之为人所知——周芷若一招制胜,所用的并不是峨嵋派现有的任何剑法,而是她融会贯通后推陈出新的一招剑法,名为【藏剑式】。

这一式剑招是周芷若受前世所知晓的日本武学“居合道”出手即绝杀的启发,结合内力特性,以峨嵋派剑术为基础自创的。所谓“藏剑”,取名自“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剑意”很简单,就是集可调用的所有精气神于剑上,拔剑时以“出剑即决战”“一剑定胜负、分生死”的决然之姿,尽全力一击。

因为集精气神于一剑,一剑定胜负,故而此剑术只有一招,威力极大,以周芷若内功根基之浅薄,亦能生出剑气,刺出只有内功深厚、剑法通神的宗师前辈才能施展出来的惊天一剑。

不过,听起来原理很简单,但真要练成,却不是那么容易的。所谓将精气神灌注于剑上,究竟该如何灌注?内力还好说,精神、意念又该如何灌注?

若是一年前,周芷若也是无计可施的。不过,这不是她的“内力研究实验”取得了小小的成果了嘛?

话说,在掌握了“内视之法”后,周芷若便开始着手实施她的“无限分割实验”。

最初的分割全靠意念操控——实现了对一缕“内力”的控制后,接下来就是继续控制这一缕“内力”,将它分成两块。

然后抛掉其中较大的那一块,即撤掉对它的“标记”,让它重归丹田的“内力大海”。

余下的那一块再继续切割,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分无可分为止。

听起来就很“笨拙”,事实上也确实笨拙,而且效率极其低下。

想一想也就知道,彼时她控制这一缕“内力”从“内力江河”中独立出来,就让精神力为之枯竭,“内视”被迫关闭了一个月才再度恢复。而现在操纵的每一次分割,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之前将这一缕“内力”从“内力江河”中挣脱出来的重复——只不过这一次挣脱的本体小得多,分割的比例又大得多。

而且,操纵细微的东西的难度本就远超过更大的事物,而且越细微的东西,操纵起来越难。具体到“内力”也是一样,越到小处,操纵越难,分割起来也越难,耗费的精神力也呈指数级增长。

芷若用了大概一个时辰的时间,实现了对所控制的一缕“内力”的第一次分割;而完成第二次分割,则休息了整整三天。至于第三次分割后,则休息了整整一个月。

实在是耗不起啊。

所以后来她想了一个办法,即按照之前的办法,芷若重新在丹田分离出一缕“内力”,然后用意念操纵,将其反复压实、塑形,逐步打磨成“刀形”。

然后用意念操纵这把凝内力而成“气刀”,朝着“内力实验体”一刀斩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