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元政三年
由于先帝大兴土木,外戚专政,导致国库亏空,百姓民不聊生
元政帝,也就是现在的皇帝接手了一个破败不堪的国家,时年三十五岁的他立志要一心为民,除恶扬善,建立太平盛世
当时作为户部尚书的慕远道自然知道国库亏空之事,结合先朝变革之法,上书请求进行经济改革
元政帝见有人可以帮助自己成就大业,大为欣喜,立马同意了改革之法
变法之事自然是有人同意,有人反对,从此朝堂分为两派
一方是以户部尚书慕远道为首的改革派,另一方则是以世家大族为主体的守旧派
但由于皇帝倾向于改革派,守旧派的世家大族只能忍声吞气,等待机会给改革派予以严重打击
慕远道实行的改革有三
一,根据地方情况,适当多征地方税
二,抑制地方土地兼并,将农民土地归还,增加征收粮食税
三,自天子至百姓全部事物一切从简
这些改革最初只是在地方进行试验,成效不错
慕远道就将这些改革措施推行至全国,很快,不到一年之内,朝堂上弹劾改革派的人越来越多
因为这些措施最终还是触碰到了守旧派的利益
本来元政帝坚持相信慕远道的改革之法必有成效
直到荆州大疫的消息传到了京城
早朝
“皇上,慕尚书实行新法之后,民间怨声哀道,纷纷指责新法侵夺了百姓利益”一位大臣站出来厉声指责
“皇上,荆州大疫,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因为百姓因为过重的粮食税而没有钱去治病,导致事态越来越严重”
“皇上,荆州周围几个县已经沦陷了,我们应该拨款赈灾啊,但是臣听说户部并没有钱,那么实行新法的钱都哪里去了?”
“皇上,这慕尚书必定是贪污了新法的钱,依臣看啊,这新法不是为了充盈国库,反而是充了他的私库啊”
……
朝堂上的反对声越来越严重,元政帝也有些动摇,此时改革派因为世家大族的威胁,倒的倒,散的散,如今倒只剩了慕远道一人了
世家大族为了彻底铲除威胁,直接编造证据污蔑慕远道贪污
慕远道私下找到元政帝,承认自己改革措施其中的不妥之处,但绝不认自己贪污之事
“皇上,臣以自己性命担保,绝对不会做那贪污之事,若皇上要罚臣改革不当,还请皇上高抬贵手放过家中幼子”
第二天早朝,慕远道贪污的“证据”被呈到御前,为了堵住众人之口,还是将慕家进行流放
按照本朝法律,贪污乃是死罪,对于慕远道来说,这已经算是一个好的结果
慕沧临听完这一切,面色凝重,放在两侧的双手紧握,心中难以言喻
“可惜,慕爱卿在流放过程中便身死异地,你母亲也唯爱殉情了”元政帝缓缓说道,“现在那些世家大族势力早已被削弱,你若想为你家平反,朕便予以你这个特权”
“多谢皇上”
慕沧临谢恩完还未抬起头
就听见皇帝说道
“慕沧临,朕知道你是个好苗子,所以想让你能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此番告诉你这事希望你能懂朕的意思”
慕沧临抬头刚好对上皇帝带有警告的眼神,独属于皇帝特有的威压直直的落了下来
慕沧临身形俱震
是了,自己那么大的野心皇上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慕沧临先出去吧,太子留下”
“是”
慕沧临退出长寿宫,看着被高高红墙围起来的院子,心下叹了口气
端熹瑞被留下之后淡定的站在皇帝面前,十九岁的他已经初露帝王风范
“刚才的话你也听见了,朕让你知道这件事想让你对自己身边的人知根知底,不要太过轻信他人”
“是”
“最近三皇子有动作你知道吗?”
“嗯,已经派人跟着了”
“行,你自己知道就好,走吧”
“儿臣告退”
端熹瑞转身离开,脸上面无表情
出了长寿宫,却发现慕沧临还在这儿等着
“怎么,在这儿干什么?”
慕沧临犹豫了半天,最后憋出一句话
“今儿个盛公子和江世子一起去相国寺了”
“孤知道”
“他们没邀请殿下去?”
端熹瑞苦笑了一声
“孤倒是想去,但孤不能去”
慕沧临深表同情的看了他一眼
两人找了处避风的站了一会儿,端熹瑞率先开口
“你恨吗?”
“什么?”慕沧临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刚才那件事”
“为什么要恨啊”慕沧临笑了笑,“恨他们什么都不告诉就一声不吭的把我留在京城,然后一声不吭死在他乡,从始至终都把我蒙在鼓里”
“其实小时候我最怕父亲母亲了,父亲是一家之主不用说,母亲原是太傅之女,在我的记忆里,他们极为严厉,好像除了读书就是读书”
“当时就想着什么时候能摆脱他们过上自由的生活啊,但现在想想那时真的挺幼稚的”慕沧临自嘲道
“所以当时我听见圣旨说父亲贪污,我其实是不相信的,知道他们走后我被送进皇宫,周围的人全部都跟我说你父亲是贪污的,不要你了,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所以我一直想查明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以当初你接近江淮是有目的的吧”
“嗯”慕沧临顿了顿,“不过现在不是了,我对他早就有了心意”
“咳咳咳”端熹瑞猛的被吓了一跳,“你……”
“殿下,话说你都快及冠了,怎么也不见你有个喜欢的人”
“身在皇家,哪有什么喜欢不喜欢,都是为了利益罢了”
端熹瑞回想起前几天皇后派人送过来的京城贵女的画像,自己好像都没什么兴趣,就都给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