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了我一百块,让我帮忙把这包东西送到花市,到站会有人来接。”孔天哽咽着靠在床铺上,“我想想这点事情也不麻烦,就同意了。”
一百块!!
阿五瞪圆了眼。
她记得早上耿主任买糯米饭时,花了两块钱,后来给她买了一个鸡蛋,花了三毛钱。那一百块岂不是可以吃好久好久的鸡蛋和糯米饭了吗!
只是让别人帮忙带一下东西就给一百,阿五都有些心动了。
霎时间,梅文的狰狞样貌和梅秀惊慌失措的小脸交替出现在了她的眼前。阿五赶忙摇摇头,就算给她金子,她也不会带这种害人的东西!
斯若虹道:“谁让你帮的忙?朋友亲戚?”
孔天急切道:“不是不是,就是同村的而已。我们不熟的,他老在掸国,不太回村里。同志,我第一次干这个,不会死吧。”
耿思远闻闻那“冰糖”,没什么特别味道,插言道:“那人有和你说过这是什么吗?”
冯明也在一旁摸着下巴瞧,搞不明白这是哪种毒品,怎么以前没见过呢。
阿五站在卧铺的梯子上,伸着爪子去扒拉冯明。
她见冯明自觉靠了过来,就收好爪尖,熟练地上肩掉头,稳稳站在了冯明的肩膀上。
孔天擦掉眼泪扭头,从床铺间的空隙里看向耿思远:“没说,他让我把这东西当成冰糖。还让我买点辣椒粉、盐糖之类的,放一块,就更看不出来了。”
“他说你们边防检查也不会那么细,问起来就说我去花市打工,那边口味清淡。要带点老家的调味品,不然吃不惯。”
说着说着,孔天忽然委屈起来。
“我本来是这么干的。但我又不傻,带包冰糖就给一百,哪有这种好事。再说这闻着就不是冰糖味,肯定是毒品。”
“我又怕这毒品和辣椒粉放一块,到时候弄不清楚,我误吃了,那不就惨了嘛。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单独拿出来了,结果看到你们上车,我一慌,就…哎。”
孔天懊恼地捶了下膝盖。
阿五听了有些生气,原来你知道这东西吃了不好!但随即她又有些泄气,财帛动人心,只要于自己无害,别人又关他什么事呢。
斯若虹听完,偏头道:“孔天旁边铺位的是谁?去找一下。”
两位边防战士确认了铺位号,随后下了车。
冯明不爽:“我瞧你确实不傻,毕竟你还知道栽赃嫁祸嘛。晓得这是毒品,还塞到别人床铺底下?抓到了是要坐牢的!”
“……”孔天心虚地低头扣着手指甲,“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这个,这个要坐多久的牢啊?我家里还有个老妈妈,我要是坐牢了,她怎么办啊。”
冯明简直气死:“你带毒品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你的妈妈?等缉毒大队把你带回去,老实交代,看你态度好,说不准法院会给你少判一点时间。”
“我一定老实交代!”孔天眼前一亮,又有了一点希望,“这就是戴罪立功吧,我晓得的。”
斯若虹最后确认道:“就带了那一包,没别的了吧?车顶上有没有行李,我们需要检查。”
孔天爬起身,有些激动:“有行李的,但行李没有别的毒品了。你们相信我,他就给了我这么一包。”
阿五听了却不由得有些怀疑,他说的是真话吗?就算他未曾说谎,这个车里是否还有别人带了这种毒品呢?
她思索再三,跳下了冯明的肩。准备从车头开始,再检查一遍车内是否还有别的“冰糖”。
“哎?”冯明被阿五忽上忽下的行为搞得摸不着头脑,他捏捏自己的肩膀,小声嘀咕道,“我疏于锻炼了?不好蹲吗?这挺厚实的啊。”
耿思远的目光从手上的“冰糖”转移到了阿五身上。
“只是例行检查而已。”斯若虹将证件还给孔天,让他将铺位上的东西收拾好,又对身后的边防战士道,“辛苦你带他去认一下行李。”
孔天将身份证放回包里,垂头丧气:“就一个包,铺位上没东西了。”
斯若虹侧身让开,孔天跟着边防战士下了车。
程建树一直带着贝莉在后面默默站着,见孔天下了车,他和贝莉这才穿过他们挡住的过道,来到了耿思远身旁。
他低头仔细观察了一番那包毒品,发现确实不太一样,这是一种类似于“冰糖”的晶体状物品。
接着他又凑近嗅了嗅,然后直起身:“耿主任,麻烦您让贝莉闻一下。”他没有带手套,不能直接触碰证物。
耿思远回神低下头,将“冰糖”放在贝莉的鼻子边。
程建树道:“贝莉,嗅。”
贝莉闭上嘴,仔细地嗅了嗅。
虽然它没有做出以往嗅到毒品后的示警反应,但程建树知道,贝莉已暂时记住了它的味道。
“耿主任,斯组长,我会带着贝莉再查一遍。”程建树摸摸贝莉的脑袋。
耿思远却道:“不用了,车里让阿五去查。建树,你再带着贝莉去一趟车顶吧。”他说完,看向斯若虹。
斯若虹稍作思考,直接点了头:“没问题。”
阿五能找出孔天隐藏的毒品,它的能力毋庸置疑。
程建树视线往前一扫,果然看见一只花斑小猫在卧铺间窜上窜下,既然斯若虹也没有意见,他二话不说:“好。”
他带着贝莉下了车。
不一会,头顶就传来了“咚咚”的响声。
耿思远将手套和毒品交给了斯若虹,自己则来到了阿五身边。
他瞧阿五丝毫没有分心抬头,专注嗅闻的模样,非常满意。
这是一只区别于它猫,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且很敬业的特殊小猫。
耿思远心中又喜又忧,思绪纷乱。
斯若虹仔细端详那包“冰糖”,她也没瞧出这是个什么毒品:“耿主任,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是‘冰’。”耿思远道,“去年3月份在些乐市,当阳口岸,查到过一起运‘冰’的案件,那是我们云省头一次接触这种新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