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月的春风拂过未名湖畔,吹皱一池春水。清华大学法学院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第十二届全球法律科技治理挑战赛中国区决赛即将开始。
黄胖胖站在选手准备室的窗前,远眺校园内樱花盛开的景象,内心却难以平静。作为中州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辩论队队长,这位身材微胖、眼神坚定的青年已参加过数十场高水平辩论赛,但今天的挑战格外与众不同。
"紧张吗?"身旁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黄胖胖转身,看到导师林教授微笑着望着他。林教授是国际人工智能法律伦理领域的权威,也是中州大学辩论队的指导老师。
"有点,"黄胖胖诚实地回答,"这次辩题太复杂了,跨越法律、技术、地缘政治多个维度,而且对手实力雄厚。"
林教授点点头:"确实如此。今年的辩题'人工智能法律服务跨境博弈的多维度剖析'是历届最具挑战性的一个。但正因如此,才能真正考验参赛者的综合素养和思维深度。"
黄胖胖环顾房间,他的队友们正忙着最后的准备。梁思成,法学院博士生,专攻国际法与科技伦理;陈雨薇,计算机与法学双学位,AI算法与法律应用领域的新星;王敏行,经济学背景出身,擅长地缘政治与数据经济分析。这支队伍集合了跨学科背景的精英,是黄胖胖精心组建的"梦之队"。
"今天的对手是谁?"黄胖胖问道。
"北京大学的'数法天团',"林教授语气严肃,"领队是李明轩,去年在斯坦福访学,师从萨姆·奥特曼的得意门生,人工智能法律责任领域的新秀;他的搭档孙佳怡是网络安全法专家,曾参与国家标准制定;还有徐天阔,计算机科学与国际政治双博士在读,以及赵云龙,哈佛肯尼迪学院公共政策硕士,曾在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实习。阵容可谓豪华。"
黄胖胖微微皱眉:"他们显然是冲着冠军来的。"
"不仅如此,"林教授压低声音,"据我所知,李明轩已经收到DeepSeek法律团队的预录取通知,这场比赛对他而言意义重大。"
DeepSeek,中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其法律服务AI正面临全球扩张与抵制的双重压力。这次辩论赛的主题恰好触及DeepSeek面临的核心困境。黄胖胖意识到,这场辩论不仅仅是学术较量,更可能影响未来法律科技的实际发展。
"准备好了吗?"林教授问。
黄胖胖深吸一口气:"准备好了。无论对手有多强,我们都会全力以赴。"
比赛大厅气氛庄重而热烈。主席台上坐着七位评委:最高人民法院信息技术处副处长、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主任、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前主席、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教授、欧盟数字治理专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创新部主任,以及DeepSeek法律合规全球副总裁。这个阵容足见此次比赛的重要性。
主持人宣布比赛正式开始:"欢迎各位来到第十二届全球法律科技治理挑战赛中国区决赛。今天的辩题是'人工智能法律服务跨境博弈的多维度剖析'。根据抽签结果,中州大学辩论队代表正方,辩护'主权分层治理'模式;北京大学辩论队代表反方,辩护'技术自治协同'模式。"
这个设定瞬间提高了比赛难度。"主权分层治理"模式主张以国家主权为基础,构建多层次法律科技监管体系;而"技术自治协同"模式则强调以技术标准和行业自律为核心,构建超越国界的协作机制。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中国AI企业"出海"找到最优解,是本次辩论的核心挑战。
黄胖胖团队按照赛制规则,有四十分钟的最后准备时间。他们迅速围坐在一起,梳理论证思路。
"我们要从四个维度构建论证体系,"黄胖胖在白板上写下关键词,"法律-技术共生悖论、地缘经济博弈、社会-技术系统适应、平衡路径设计。每个维度我们都需要具体案例和数据支撑。"
梁思成迅速接话:"在法律-技术共生悖论方面,我们可以引用数据主权的技术嵌套困境。DeepSeek采用的联邦学习技术虽能实现'数据不出境',但欧盟《数字服务法》要求算法训练数据需包含欧盟用户数据以确保模型适用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国家间协议的'分层治理'来解决,单纯的技术手段无法突破。"
陈雨薇补充道:"司法管辖的技术重构问题也很关键。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的AI辅助裁决实验显示,当AI系统同时引用中国《民法典》和欧盟《数字单一市场法案》时,裁决依据的冲突率高达18%。这种现象必须通过主权框架下的'法律冲突协调机制'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