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言语之间:黄胖胖的辩论奇遇 > 第125章 第 125 章

第125章 第 12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上海,一个典型的初夏午后,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会议中心的大厅。"教育评价改革与未来人才培养"国际论坛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专家、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研究和经验。

黄胖胖站在一个小会议室内,静静地调整呼吸。二十分钟后,他将在分论坛"技术赋能教育评价:机遇与挑战"上作主题发言。尽管已经有了多次公开演讲的经验,但在这样的国际场合发言,他仍然感到一丝紧张。

"黄博士,准备得如何?"一个友善的声音传来。黄胖胖转身,看到论坛组织者之一、上海师范大学的陈教授朝他走来。

"基本准备好了,陈教授。"黄胖胖微笑回应。虽然他仍在攻读硕士学位,但因为已经参与多个国家级研究项目,很多场合中人们习惯称他为"博士"。

"我很期待你的演讲,"陈教授真诚地说,"你对技术与教育的平衡视角很有价值,特别是在当前AI热潮中,我们需要这种理性和深思熟虑的声音。"

黄胖胖谦虚地点点头:"我只是基于实际项目经验分享一些思考。其实,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还有很多挑战需要解决。"

"正是这种实践导向的思考最有价值,"陈教授鼓励道,"对了,论坛结束后有个特别环节,我们邀请了几位年轻学者与上海市重点中学的辩论队进行一场关于'技术与教育'的示范辩论,希望你能参加。这是面向中学生的教育活动,目的是启发他们对教育科技的思考。"

黄胖胖的眼睛一亮:"辩论?这太有意思了,我很乐意参加。"回想起自己的辩论经历,他深知辩论对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多元视角的价值。

"太好了,"陈教授笑道,"知道你有丰富的辩论经验,所以特别想邀请你。今天的中学生将是未来教育的参与者和塑造者,让他们从现在就开始思考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很重要。"

分论坛即将开始,黄胖胖前往会场。这个能容纳约一百人的小型会议厅已经座无虚席,除了与会专家,还有不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黄胖胖是第三位发言者。在他之前,芬兰的一位教育技术专家介绍了他们如何将AI评价工具融入国家教育体系,而保持芬兰教育的公平性;一位硅谷教育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则展示了他们开发的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平台,强调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

当轮到黄胖胖发言时,他走上讲台,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各位下午好,"黄胖胖开始了他的演讲,"今天我想分享的主题是'平衡的艺术:技术赋能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思考'。"

他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的教育评价改革背景和"核心+拓展"的评价框架,然后深入分析了技术如何支持这一改革,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挑战。

"从我们在三个试点地区的经验来看,技术在教育评价改革中的作用是双面的,"黄胖胖阐述道,"一方面,它提供了收集、整合和分析多维度评价数据的有力工具,使得全面评价学生发展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数字鸿沟、数据安全、算法公平性等问题。"

他分享了几个典型案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包括失败的教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他关于农村学校技术应用的分析——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适应性设计和分层实施,确保评价改革的普惠性。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以教育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黄胖胖强调,"技术必须服务于明确的教育目标,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每一个技术决策,都应该从问自己开始:这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考虑到了不同背景学生的需求?是否能够在实际条件下有效实施?"

演讲的最后,黄胖胖提出了"共创、共享、共赢"的技术应用原则:"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策制定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和技术开发者的共同参与。技术应该成为连接不同参与者、促进协同创新的平台,而不是由某一方单向主导的工具。"

演讲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问答环节中,黄胖胖回应了多个关于技术实施细节的问题,展示了他对教育技术实践的深入理解。

一位来自农村学校的校长问道:"黄博士,你提到的适应性设计对我们这样的学校很有启发。但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农村学校不会因为资源限制而在评价改革中处于劣势地位?"

黄胖胖认真回应:"这是个核心问题。我们的策略是'分层设计,渐进实施'。具体来说,系统设计必须考虑不同学校的起点条件,提供多种实施路径。例如,对于硬件条件有限的学校,我们开发了轻量级应用和离线功能;对于教师数字素养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提供了分层培训计划和持续支持机制。最重要的是,评价制度本身必须认识到学校条件的差异,在考核学生和学校时考虑到这种背景因素。"

这个回应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特别是来自基层学校的代表。黄胖胖注意到,他的发言不仅引发了技术方案讨论,更激起了关于教育公平的深层思考。

分论坛结束后,许多参与者围上来与黄胖胖交流。一位教育部的官员悄悄告诉他:"你的分析非常接地气,是技术与教育政策结合的典范。我们正在考虑将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希望你能继续参与这个过程。"

黄胖胖感到既荣幸又责任重大。他清楚地意识到,技术应用绝非简单的工具部署,而是涉及教育理念、体制机制和社会公平等深层次问题的复杂过程。

下午的茶歇时间,黄胖胖在会场遇到了一个意外惊喜——他的本科辩论队队长林书豪,现在已经是一所知名高校的青年教师。

"书豪学长!"黄胖胖惊喜地打招呼,"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你!"

林书豪笑着拍了拍黄胖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会走教育这条路。听了你的发言,真是与有荣焉啊!还记得你第一次参加辩论队训练时那个腼腆的样子吗?"

两人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回忆起大学时期的辩论经历。

"说实话,"黄胖胖感慨道,"如果没有那段辩论经历,我可能不会走上现在的道路。正是辩论培养了我看问题的多角度思维,也让我意识到,真正复杂的问题很少有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答案。"

林书豪若有所思:"这正是辩论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更是一种思维训练和视野拓展。对了,听说你下午要参加一场与中学生的示范辩论?"

"是的,"黄胖胖点头,"关于'技术与教育'的辩题。说实话,我挺期待的,有种回到原点的感觉。"

"那我一定要去观摩,"林书豪笑道,"看看我的得意门生如何引导下一代年轻人思考这些重要问题。"

下午的会议结束后,黄胖胖来到了上海市实验中学的报告厅。这里将举行"青年学者与中学生辩论队示范赛",主题是"教育科技应以提升效率为首要目标"。黄胖胖和另外两位青年研究者组成学者队,担任反方;而实验中学的三位高中生辩手则担任正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