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优书网 > 言语之间:黄胖胖的辩论奇遇 > 第217章 第 217 章

第217章 第 2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翻到下一页,「从行业角度看,并购活动的不平衡更为显著。虽然科技和金融领域表现亮眼,但健康医疗领域的并购金额为3,27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衰退27%。石油与天然气领域为2,146亿美元,萎缩31%。这种行业间的巨大差异,表明市场复苏并非全面性的。」

经济学者将投影切换到一组宏观经济指标。

「更值得警惕的是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虽然通膨压力有所缓解,但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温,乌克兰冲突、中东紧张局势和□□都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在多个主要经济体出现,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并购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她指向屏幕上的监管趋势图表,「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全球监管环境的收紧。美国、欧盟和中国都加强了对大型并购交易的审查,特别是涉及科技、媒体和敏感行业的交易。2024年有多起大型并购案因监管问题而被迫取消或延迟,这种趋势预计将持续。」

经济学者的表情严肃,「从质量上看,2024年的并购活动虽有增长,但创新性和战略意义有所降低。许多交易是行业内的整合或市场份额争夺,而非真正具有变革性的战略举措。此外,私募股权基金的参与度仍低于历史高峰,表明专业投资者对市场前景仍持谨慎态度。」

她展示了一张横向比较图,「如果将2024年的并购活动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相比,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从历史视角看,我们刚刚开始攀爬出低谷,而非已经完全走出低谷。」

经济学者总结道:「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2024年全球并购市场虽然触底反弹,但称其『完全走出低谷』为时尚早。市场复苏不均衡、不稳定且面临多重挑战,我们应当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而非过度乐观。谢谢大家。」

掌声再次响起,经济学者回到座位。

主持人走到舞台中央:「双方已经陈述了各自的观点。现在进入第一轮辩论环节,每人四分钟,先请黄胖胖先生。」

黄胖胖站起身,调整西装,走向舞台中央:

「感谢对方的精彩分析,但我必须指出几点关键性的误解。」

黄胖胖首先反驳道:「第一,对方强调2024年的并购总额低于2021年的5.9兆美元。但2021年是疫情后的特殊反弹期,受到超低利率、大规模财政刺激和积压交易集中释放的共同推动,属于异常高峰而非正常标准。用异常值作为参照标准是不合理的。」

黄胖胖用手势比划着起伏的波动:「并购市场自身就具有周期性,关键不是与历史最高点相比,而是看当前的增长势头和基本面改善。2024年连续四个季度的交易额增长,这种持续性的上升趋势正是已走出低谷的标志。」

黄胖胖转向大型并购案的分析:「对方提到2024年百亿美元以上交易案的总价值低于2023年。但这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2023年的数据被埃克森美孚600亿美元和雪佛龙530亿美元这两笔二迭纪盆地油气生产商的超大型并购案特别拉高了基期。如果排除这两笔特殊交易,2024年的大型并购案总额实际上是增长的。」

他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2024年的并购活动呈现出更加健康的结构——从行业分布来看,2024年全球大型并购案涵盖食品业、金融保险业、科技业、健康医疗、能源、塑化、不动产与营建等七大类,而2023年仅分布在五类。这种多元化恰恰反映了市场的全面复苏!」

黄胖胖对着经济学者的方向微微点头:「对方提到中国市场的疲软,这是事实。但全球并购市场的复苏并不依赖于单一国家。事实上,日本市场的强劲增长(23%)弥补了中国市场的下滑。BlackRock、KKR等国际投资巨头正加大对日本企业的收购力度,日本正成为新一轮并购热潮的重要战场。」

黄胖胖拿出一份最新报告:「麦肯锡在2025年2月发布的年度并购报告明确指出,全球并购市场已经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正是市场已走出低谷的权威左证!」

「关于监管收紧的担忧,这不是新现象,企业早已适应并找到应对策略。2024年科技行业28%的并购增长正是明证,表明即使面临严格审查,企业仍能成功完成交易。Google对Wiz的320亿美元收购就是在严格监管环境下完成的重大交易。」

黄胖胖语调转为坚定:「最后,关于私募股权基金参与度的问题。2024年第四季度私募股权交易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2%,表明专业投资者信心正在恢复。Blackstone、Apollo、KKR等头部私募基金都在2024年下半年加大了并购步伐。」

他总结道:「综上所述,从交易额增长、行业多元化、区域互补、专业投资者信心恢复和企业战略进取性增强这五个方面,2024年全球并购市场已经完全走出低谷,正迎来新一轮繁荣周期!」

黄胖胖回到座位,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主持人宣布:「接下来请经济学者进行第一轮辩论发言,时间四分钟。」

经济学者缓步走向舞台中央,面带微笑但目光坚定:

「感谢黄先生的精彩反驳,但我必须指出,选择性引用数据容易导致片面结论。」

她首先反击:「黄先生认为2021年是异常高峰,不应作为参照。但从历史数据看,2018年至2020年的全球并购规模分别为3.8兆、3.7兆和3.6兆美元,远高于2024年的3.4兆美元。即使排除2021年的异常值,2024年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经济学者展示一张长期趋势图:「从五年移动平均线来看,2024年仍处于下行区间的早期回升阶段,这正是触底反弹但尚未完全走出低谷的典型特征。」

她接着反驳大型并购案的分析:「黄先生提到排除2023年两笔特殊交易后,2024年大型并购案总额是增长的。但这正是我的观点——如果必须依靠排除『特殊情况』来证明市场复苏,这本身就表明复苏并不稳固。市场分析不能选择性地忽略不利数据。」

对于行业多元化的论点,经济学者指出:「行业覆盖范围扩大确实是积极信号,但每个行业的深度参与度更为关键。以健康医疗为例,2024年仅有两笔并购金额破百亿美元的案件,而2023年有四件,总金额下降27%。这表明某些核心行业的并购活动仍然疲软。」

她转向区域分析:「关于日本市场弥补中国市场下滑的观点,数据并不支持。中国并购市场的绝对规模远大于日本,下滑16%意味着数千亿美元的交易缺口,日本市场23%的增长远不足以弥补。更重要的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持续疲软对世界经济和并购市场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

经济学者引用另一份权威报告:「普华永道在2025年1月底发布的《全球并购趋势》报告指出,虽然市场开始复苏,但仍面临『三重压力』:地缘政治紧张、监管不确定性和经济增长放缓。报告明确表示市场正处于『复苏初期』而非已完全走出低谷。」

对于监管环境的讨论,她强调:「2024年有超过20起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因监管原因被迫取消或重组。监管机构的态度并非企业可以简单『适应』的因素,而是结构性的市场制约。」

她最后总结:「黄先生提到私募股权基金交易额增长22%,但这是相对于2023年的历史低点。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2024年私募股权交易总额仍低20%以上。这表明专业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

经济学者总结道:「从历史对比、结构性挑战和市场力量平衡三个层面看,2024年全球并购市场确实触底反弹,但称其『完全走出低谷』为时尚早。我们正处于低谷到繁荣的过渡期,而非已经完成转变。保持理性判断对市场参与者至关重要。谢谢。」

经济学者回到座位,全场再次响起掌声。

主持人走到舞台中央:「两位的精彩辩论为我们呈现了全球并购市场的不同解读。第一回合暂告一段落,评委正在记录评分。第二回合将聚焦『科技领域是否已成为2024年全球并购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敬请期待。」

台下观众热烈讨论,有人认为黄胖胖的乐观论点更具说服力,也有人被经济学者的谨慎分析所吸引。无论如何,这场关于全球并购市场的智慧角逐才刚刚开始,更多精彩还在后面......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