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休息结束,国际会议厅内的嘉宾陆续回到座位。经过前两轮激烈的辩论,观众们的热情不减反增,低声交流着对前两轮辩论的感想和对接下来辩题的期待。
大屏幕上的数据图表切换为一组全新的2025年全球经济预测指标。评委席上,五位专家已整理好了对前两轮辩论的评分表格,准备聆听第三回合的辩论。
主持人走上舞台中央,全场灯光再次聚焦:
「欢迎各位回到『金融之巅』全球并购趋势辩论大赛。在前两轮辩论中,我们已经探讨了『2024年全球并购市场是否已完全走出低谷』和『科技领域是否已成为2024年全球并购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这两个关键问题。现在,我们将目光转向未来,进入第三回合的辩题:『2025年影响全球并购市场的首要驱动因素是地缘政治格局重塑,而非经济/货币政策?』」
主持人转向双方辩手:「本轮由经济学者持正方观点,认为地缘政治格局重塑是2025年影响全球并购市场的首要驱动因素;黄胖胖持反方观点,认为经济/货币政策才是首要驱动因素。请经济学者先行陈述观点,时间八分钟。」
经济学者整理好资料,从容地走向舞台中央,面向全场观众:
「各位评委,各位嘉宾,当我们展望2025年全球并购市场时,必须认识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地缘政治格局重塑已成为影响全球并购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传统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因素。」
经济学者启动投影系统,屏幕上显示出一张全球地缘政治热点分布图:
「首先,让我们正视当前的地缘政治现实。世界正经历二战以来最复杂的地缘政治重组:乌克兰冲突持续,中东局势动荡,南海和台海紧张加剧,全球贸易壁垒上升,科技脱钩加速,区域经济集团强化,这些都不是暂时性的波动,而是世界秩序重构的表征。」
她切换到下一张投影片,展示了2023-2024年被取消的重大跨境并购案:
「过去两年,我们已经看到地缘政治因素直接导致多起重大跨境并购失败:中资企业收购欧美科技公司的交易几乎全部被否决;美国企业收购涉及关键数据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同样面临严格审查;甚至友好国家之间的某些交易也因国家安全考虑而被叫停。2024年,全球有超过300亿美元的跨境并购因地缘政治因素而失败。」
经济学者转向并购市场的地缘政治化趋势:
「更深层次的变化是并购市场的地缘政治化。全球企业不再单纯基于商业逻辑做决策,而是越来越多地考虑『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和供应链韧性。2024年,美国企业在墨西哥、越南和印度的并购增长分别达到42%、37%和31%,而在中国市场则下降24%。同样,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并购大幅增加,但在欧美市场则明显收缩。这种『阵营化』并购正在成为新常态。」
她展示了一张行业影响矩阵:
「从行业视角看,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呈现差异化但全面扩大的趋势。最直接受影响的是科技领域,特别是半导体、AI、云服务和数据中心,这些被视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资产;其次是能源领域,地缘政治冲突正在重塑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和投资流向;第三是关键矿产和稀土领域,供应链安全成为企业并购决策的首要考虑;第四是金融服务,地缘政治风险导致跨境金融整合放缓。」
经济学者指出关键转变:
「过去,地缘政治主要影响特定地区或行业的并购活动。但从2024年开始,我们看到一个质变——地缘政治已成为企业全球战略的核心考虑因素。根据麦肯锡最新调查,78%的全球企业高管将地缘政治风险列为并购决策的首要考虑,高于融资成本(65%)和市场增长前景(62%)。」
她分析了货币政策影响的相对减弱:
「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对并购市场的影响正在减弱。首先,全球主要央行的利率政策已趋于同步化,降低了货币政策的差异性冲击;其次,企业和投资机构已在高利率环境中运营多年,融资策略和预期已经调整;第三,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远超利率波动的影响范围,使得后者在相对意义上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经济学者展示了2025年全球并购预测模型:
「更具说服力的是前瞻性分析。我们建立的计量模型显示,2025年全球并购活动的70%变异可以被地缘政治因素解释,而经济和货币政策因素的解释力仅为45%。特别是针对大型跨境并购案,地缘政治因素的解释力高达85%。」
她强调了历史性转变:
「这种转变具有历史性意义。在过去三十年的全球化时代,经济和货币政策是并购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地缘政治仅为次要因素。但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碎片化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并购活动的规则和界限。」
经济学者提到市场参与者的适应策略:
「市场参与者已经开始调整策略,适应这一新现实。全球投行纷纷加强地缘政治分析团队,并购尽职调查增加了监管和政治风险评估环节,跨境交易结构设计更加复杂以应对潜在障碍。这些都是市场对地缘政治因素主导地位的实际反应。」
经济学者总结道:
「综上所述,从交易数据、企业决策、行业影响和前瞻预测四个维度看,地缘政治格局重塑已经成为2025年影响全球并购市场的首要驱动因素,其影响力超过了经济和货币政策。我们需要用新的地缘政治视角理解未来的并购趋势。谢谢各位。」
经济学者回到座位,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主持人走到舞台中央:「感谢经济学者的精彩陈述。接下来请黄胖胖先生陈述反方观点,同样时间八分钟。」
黄胖胖调整金边眼镜,神态自若地走向舞台中央:
「各位评委,各位嘉宾,晚上好。刚才经济学者提出了地缘政治是2025年并购市场的首要驱动因素的观点,我对这一分析表示敬意,但不得不提出不同看法:2025年影响全球并购市场的首要驱动因素依然是经济与货币政策,而非地缘政治格局重塑。」
黄胖胖启动投影仪,展示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
「让我从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开始——货币政策。2024年下半年,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截至2025年3月已累计降息150个基点,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加拿大央行也相继进入降息通道。这意味着全球流动性环境正在显著改善,融资成本降低,这对并购活动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
黄胖胖展示了历史上利率与并购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历史数据清晰显示,利率下行周期与并购活动增长高度相关。以美国为例,过去50年的六次主要降息周期,平均带来并购交易量35%的增长和交易金额42%的提升。特别是对于杠杆收购而言,利率每下降100个基点,可投资规模平均增加25%。2025年,随着降息周期深入,这种『货币政策红利』将成为并购市场最强劲的推动力。」
黄胖胖转向经济基本面:
「除了货币政策外,经济增长前景同样是并购活动的关键驱动因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2%,高于2024年的2.9%。特别是美国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2025年GDP增长预期为2.6%,欧元区达到1.8%,印度保持6.5%的高增长。经济扩张创造并购机会,增长预期提升估值信心,这些都是推动并购活动的基本动力。」
黄胖胖探讨企业现金储备因素:
「另一个被低估的驱动因素是企业现金储备的历史性高位。截至2024年底,全球非金融企业现金储备达到8.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特别是科技巨头,仅七大科技公司(苹果、微软、Alphabet、Amazon、Meta、NVIDIA、特斯拉)的现金及等价物就超过5,000亿美元。这些『干火药』正在寻找投资出口,并购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黄胖胖分析私募股权资金的影响:
「同样重要的是私募股权资金的创纪录水位。全球私募股权基金未投资资金(dry powder)已突破1.8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在利率下行环境中,这些资金面临巨大的投资压力。2024年第四季度,我们已经看到私募股权交易量环比增长33%的明显回暖,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加速,成为并购市场的重要推动力。」
黄胖胖反驳地缘政治因素的绝对影响:
「我并非否认地缘政治的影响,但需要澄清其相对重要性。地缘政治主要影响跨境并购,而跨境并购仅占全球并购总量的约30%。即使在这30%中,也只有涉及敏感行业和特定国家的交易受到实质影响。大量国内并购和在『友好国家』之间的交易基本不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
黄胖胖引用最新研究:
「霍尼韦尔(Honeywell)研究中心2025年1月发布的全球并购调查显示,81%的企业高管将融资环境和经济增长前景列为并购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而将地缘政治风险列为首位的仅有42%。普华永道的调查也显示,财务协同效应、成本优化和市场扩张仍然是企业并购的三大驱动因素。」
黄胖胖展示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从行业角度看,大多数领域的并购活动主要受经济和货币因素驱动。以健康医疗为例,人口老龄化和医疗创新是长期驱动力;消费品行业受消费升级和品牌整合推动;金融业受监管变化和数字化转型影响;能源行业则对碳中和政策和能源价格更为敏感。这些行业特定因素与宏观经济环境共同构成了并购的主要驱动力。」
黄胖胖转向2025年的关键趋势:
「展望2025年,我看到三大经济与货币政策因素将推动全球并购活动:第一,利率下行周期深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交易可行性;第二,企业及私募股权的充裕资金寻求出口,加速交易;第三,后疫情时代的产业重组和数字化转型需求释放,创造大量并购机会。这些因素的复合效应将远超地缘政治的影响。」
黄胖胖总结道:
「综上所述,虽然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塑确实增加了全球并购的复杂性,但从量化影响、市场覆盖面和行业分布三个维度看,经济与货币政策依然是2025年影响全球并购市场的首要驱动因素。企业和投资者应当在关注地缘政治风险的同时,更加重视基本面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谢谢各位。」
黄胖胖回到座位,掌声再次响起。
主持人走到舞台中央:「感谢黄胖胖先生的精彩陈述。双方已经表达了各自的观点,现在进入第一轮辩论环节,每人四分钟,首先请经济学者发言。」
经济学者快步走到舞台中央:
「感谢黄先生的精彩分析,但我必须指出几个关键误区。」
经济学者首先反驳道:「黄先生强调货币政策与并购活动的历史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在新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已经减弱。2024年美联储已降息150个基点,但跨境并购活动增长却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正是因为地缘政治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在科技和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即使资金充裕、利率下降,许多跨境交易仍然因国家安全审查而无法进行。」
她继续说道:「关于跨境并购仅占30%的论点有失偏颇。首先,这30%通常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交易;其次,地缘政治的影响早已超出传统的跨境并购范畴,渗透到国内并购决策中。例如,美国公司收购国内AI初创企业时,若目标有中国投资者或客户,同样面临CFIUS审查;欧盟公司间的能源资产交易若涉及俄罗斯资源,也受地缘政治影响。地缘政治已从『边界因素』演变为『结构性因素』。」
经济学者强调科技脱钩的深远影响:
「全球科技产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脱钩与重组。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和AI技术的出口管制、欧盟的数字主权议程、中国的自主可控战略,这些都不是短期政策波动,而是长期战略转向。它们直接重塑了全球科技供应链和投资格局,影响远超货币政策的短期波动。」
她引用最新的实证研究:
「纽约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2024年底的联合研究显示,地缘政治风险指数(GPR)每上升10个百分点,跨境并购完成率平均下降7.4个百分点,而基准利率变动1个百分点仅导致完成率变化2.1个百分点。这清晰表明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权重已经超过货币政策。」
经济学者总结道:「在这个『大国竞争』的新时代,地缘政治已从并购活动的背景因素转变为前台主角。我们不能用20世纪的经济模型解读21世纪的地缘政治现实。谢谢。」
经济学者回到座位,全场再次响起掌声。
主持人:「接下来请黄胖胖先生进行第一轮辩论发言,时间四分钟。」
黄胖胖走向舞台中央,神情自信:
「经济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我不得不指出几个基本事实。」
黄胖胖直切要点:「首先,关于2024年降息效果不及历史水平的论点。这忽略了政策传导的时滞性。美联储的降息主要集中在2024年下半年,而历史数据表明,货币政策对并购市场的刺激通常在6-12个月后才充分显现。2024年第四季度并购活动环比增长22%,正是这一传导开始发挥作用的信号。」
黄胖胖展示最新数据:「根据Dealogic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9,250亿美元,环比增长28%,同比增长34%。这一强劲增长与经济复苏和流动性改善高度相关,而非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后者在这一季度并无显著变化)。」
他反驳地缘政治影响范围扩大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