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胖胖走向舞台中央,他的声音忽然压低:"当所有人都在担忧量子技术破解加密系统时,美国国防部投入了37亿美元用于'后量子密码学'研究,这比公开的量子计算研发经费高出43%。换言之,破墙者永远领先筑墙者一步。"
李量子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
"诸位可能不知道,斯坦福模型显示,相比于那些等待成熟技术的国家,率先研发量子计算的国家将获得18-24个月的'战略窗口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可以不受阻拦地获取对手的绝大多数机密。"
黄胖胖环视全场:"所以,核心问题不是量子计算是福是祸,而是谁先掌握它!这才是真正的安全逻辑。"
李量子站起身来,鼓掌示意。
"黄先生的论点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但恐怕他误解了国家安全的本质。"李量子推了推眼镜,"2022年的一项密级研究表明,首个实用化量子计算机实际上会导致拥有国损失68%的加密信息,而非加强安全性。"
"为什么?"李量子继续道,"因为量子技术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斯坦福的调查显示,量子技术专家的跳槽率是常规技术专家的3倍,这意味着技术扩散几乎不可避免。"
李量子展示了一张图表:"我们看到,私营企业在量子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政府40%,意味着国家无法垄断这项技术。换句话说,量子计算对国家安全形成的不是增强,而是根本性的解构。"
黄胖胖眯起了眼睛,似乎已经在构思反驳。这场关于未来技术的辩论,才刚刚开始。
"最后,我要引用一个反直觉的案例:荷兰虽然不是量子计算领先国家,却控制着90%的EUV光刻机供应,这使其在技术博弈中占据了超级杠杆位置。同理,真正的国家安全不在于拥有量子计算机,而在于控制其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发言结束时,礼堂内讨论声四起。第一回合的交锋,已经引爆了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