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昕出去后,储青蘅又跟养珍珠的管事的商谈了一会儿,主要是了解蚌塘有没有因为干旱受到影响。珍珠养殖也是储家的一大产业,要是蚌受到了影响,肯定会影响珍珠的产量。
储家的珍珠养殖都是大胤的东北方的两个州,昭远和永丰。这两个州靠北,天气没有那么热,这两年也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所以珍珠的产量一直比较稳定。
储家在各地都有专门制作珍珠首饰的铺子,储家的首饰不仅用料好,做工精巧,样式设计得也新颖别致,一直很受世家贵族的追捧,一直卖得很好。每年,储家还会精心做一部分供给给宫里。
储青蘅处理完事情后,太阳已悬浮在山头,夕阳格外美。
储青蘅捏了捏有些酸涩的肩,慵懒地靠在椅子上,欣赏着窗外的夕阳。其他人也不打扰她,幽兰为她添上茶水后又悄声退到一边。
他们都知道储青蘅有个忙完事后喜欢放空发呆的习惯。
储青蘅看着窗外的夕阳,结合这两天听到的事情,她不知不觉就想到了殷恒煦,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她知道他在望霞城,可是那里是大胤的边境,太偏远了,她不曾去过,只是偶尔听手下提起那里的风土人情和营商环境。
“听说望霞城的朝霞特别美,是不是就像此刻的晚霞呢?”储青蘅喃喃出声,不知是在自言自语,还是在问他人。
幽兰不知道怎么回话,便看向了一边的文竹,文竹放下书,说:“奴婢们也没去过望霞城,不知道这望霞城的朝霞如何美,若世子妃像知道,可以回府问问那位云影公子。或是有机会世子妃也可以到望霞城去看看这美景。”
闻言,储青蘅脑海中就浮现了殷恒煦的脸。说实话,那一晚烛火摇曳,她紧张慌乱,也没仔细看过他的脸,之后他匆匆离去......
如今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她对殷恒煦的脸的印象都有些模糊了。适应了王府的环境后,要不是所处的环境和盘起的发髻,她都忘了她已是有夫之妇。
储青蘅起身,吩咐道:“回府吧,时候不早了。”
回到王府后,太阳也差不多落山了。进府后已踏进院子里,就听到姑娘们坐在花厅里喧闹着在谈论些什么。
“姑娘们,在说些什么呢?这么热闹。”储青蘅好奇地问道。
见到她回来,众人齐刷刷地看向她。殷恒煦的胞妹殷若宜走过来亲昵地拉着她加入她们的话题。
“大嫂子你回来了。刚刚宫里传来旨意,过几天是贵妃娘娘的生辰。娘娘特地在宫里设宴,邀请官家小姐和夫人进宫赴宴。”
储青蘅了然,这确实是一件值得讨论的事,她也有些兴趣盎然。
“原来是这样。这确实是一件趣事儿,我还没进过皇宫呢?”
但是此刻若宜心情却有些沮丧:“事确实是好事,只是这次邀请的是家中嫡出的姑娘,那大姐姐和两位妹妹就去不了。”
大姐若愉安慰她说:“二妹妹别难过,皇宫里神圣威严又宫规森严。我们在家里散漫惯了,就算去了也守不好宫里的规矩,反而丢了咱家的脸。二妹你心细,你去自然是好的。你们去了,我们在府里看戏玩耍,同样快活。”
“对呀,大姐说的是。”其他人附和道。
若愉这么一说,若宜心里的愧疚感少了些。
其实她从下到大便和姐妹们在一起,这下要离开她们去皇宫里,她心里也是有一些害怕的。
这边刚说完,就有丫头来报,饭菜已备好,要吃饭了。
吃过饭后,王妃拉着储青蘅和殷若宜到房间里,跟她们说去宫里赴宴的事。
殷若宜是嫡出小姐,又是郡主,自然是要去的。储青蘅是世子妃也在邀请之列。王妃大致给她们说了一些事情后就放她们回房休息了。
回到房间里,洗漱完躺在床上,储青蘅却有些胡思乱想睡不着了。
她脑子又浮现出傍晚时的那些想法。
这个房间是殷恒煦的,这床单被褥和窗幔哪怕换过,也能透出些许他的气息,渐渐地她也习惯了。
只是不知道等他再次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她还能不能适应,能不能像现在这般淡然地与他睡在这张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