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恒煦离开丹州城的第二天,褚青蘅也要启程回京了。
傲梅和幽兰已经把东西都收拾妥当了,褚青蘅换了一套合适的衣服就坐上马车出发了。
这次路途不短,褚青蘅坐的马车是很舒适的。她有钱自然得让自己舒服。
不仅如此,她的身边人虽然照顾她辛苦,但是她给的好处也很多。除了银子,基本上跟在她身边服侍的人衣食住行都跟她的标准差不多,都快赶上一些官家小姐的待遇了。
甚至还超越了一些官家小姐呢。
褚氏也有一些小规模的钱庄。
这几年来,大胤过表面繁荣,实际上已经国库空虚,朝廷和后宫的花销严重,早已入不敷出,近几年来,连朝廷官员的俸禄都克扣了不少。这两年来甚至时常拖欠官员俸禄。
一些家里有产业、有根基的官员和一些私相授受的官员自然是不担心,但是那些清正廉洁一心为朝廷办实事的官员都是靠拿着拿俸禄过活。
朝廷长时间克扣拖欠俸禄,自己和家庭都难以生存了就去找钱庄借贷或是典当。
褚氏的钱庄不大,在京城可以说是很小了,但还是有一些官员会到褚氏钱庄去借贷。
所以这些人虽然身为朝廷官员,但是生活却并不好过。
这次回京,褚青蘅对那八个护送自己洛南军也很大方。不仅每人给了一百两银子,还给八人都配了好马。因为他们原本来护送她军中是没有给他们配马的。
褚青蘅也不知道他们在军中的地位如何,是什么样的配置,但是为她做事,她大方一点也没什么。
褚青蘅此次出行匆忙,带的护卫比较少,如今有八个高大威猛的洛南士兵左右围着自己,褚青蘅格外的放松。
一路上,褚青蘅在马车里待得闷了就坐到外边车轼上,有时又和其他人换着骑马,并和那些将士闲聊军中趣事,还时不时说到殷恒煦。
“夫人,世子爷让我们喊你夫人,您不会是世子妃吧?”这时一个活泼,长相阳光俏皮的将士问道。
他们刚开始对来护送褚青蘅回京并不是很愿意,但是军令难为。但是褚青蘅足够大方,出手阔绰,几人瞬间觉得这事儿也挺好的。
褚青蘅随和,一路上和他们有说有笑的,这让他们觉得很好相处。
于是此时大家都卸下防备,开始八卦起来。
褚青蘅微微一笑,说:“听说当兵的观察力和推断力都很厉害,特别是洛南的军队更是声名在外,你们不妨猜一猜。”
那个将士就试着猜道:“听闻我们世子爷新娶的世子妃姓褚,不知夫人是不是姓褚?”
褚青蘅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同样微笑着说:“你猜?”
那将士也没有直接猜她是不是姓褚,而是说:“这天底下姓褚的人很多,大胤也有很多个姓褚的大家族,有做官的,有为将的,也有经商的,瑞都好像就有一个褚家是经商的,生意做得很大。更值得称道的是褚家的当家人是个女子,和白城的白玉一样,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褚青蘅闻言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
然后褚青蘅回问他:“刚刚听你说了一嘴殷世子,那你们殷世子在军中如何啊?”
问到这,几个将士都积极地开始说话。
还是刚才那个问问题的先说:“世子爷很小就跟着侯爷在军中混了。他是侯爷的徒弟,跟着几个小将军一起长大,现在几个小将军都战死了,侯爷就拿他像自己儿子一样看待。想必夫人应该听说过平南侯李鹤言的事迹吧。”
“自然是听说过的。在百年前,洛南的军队也是显赫一时,曾打得大宛节节败退,十多年不敢来犯。可是后来渐渐的就惫懒落寞了,后来大宛抓住机会强势进攻,长年不战的洛南军不敌,让大宛攻破了望霞城。虽然后面勉强守住了其他的城镇,可是望霞城太重要,洛南军经过这一战元气大伤,也因此沉寂了多年,每次大宛来犯也都是在多方的支援下险胜。后来就有以为天才少年在军中不断立功,才二十岁就做到了洛南兵马大元帅的位置。他重整军队,在短短几年间就带着洛南军重回巅峰,从大宛手中夺回了望霞城,又成为了百年前那个耀眼的存在。而他也吸取教训,并没有因此懈怠,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严治军,在这些年中,再也没有发生过望霞城失守的事。只可惜平南侯一家都在为国效力,几个儿子接连战死,只剩下了个女儿,无不让人惋惜呀!”
几个将士听到了褚青蘅说的,都露出了赞赏的目光。
另一个将士忍不住感叹道:“说得太好了,没想到夫人这么有见识。”
褚青蘅谦虚地说:“哪有什么见识,不过是偶尔在一些杂书上看到,或是戏文里写的,又或是说书先生说的。且这事迹在大胤流传甚广,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的市井小娃娃也听过一些,你夸我见识广,倒是抬举我了。”
褚青蘅顿了一会儿又说:“瑞都的很多酒楼、茶茶馆都有说书的说这个,里面的东西也好吃。等到了瑞都,我请诸位去喝酒吃肉。”
几个将士闻言,高兴地抱拳道谢:“多谢夫人。”
“先别急着道谢,殷世子的事还没说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