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还黑沉沉的,殷恒煦就起来了。他一动,储青蘅也就醒了。
“天色还早,你再睡会儿。”殷恒煦停下穿衣服的动作,坐在床边看着睡眼惺忪的储青蘅,劝道。
储青蘅摇摇头,说:“我送送你。”
殷恒煦看着她,会心一笑,说道:“好。”
城门口,宜城的县令和几个有头脸的官员一同为殷恒煦送行。
“世子此去一定势如破竹,一举拿下临城,把土匪都赶出青州,还青州安宁。下官在此恭祝世子,静候世子佳音。”严华带头说道。
“嗯。如今宜城已然安稳,剩下战后重建,缓解灾情和改善民生的大事就交给诸位大人了。”殷恒煦也谦卑地回了一礼。
然后他看向储青蘅,抬手把她脸颊上被风吹乱的头发拂到耳后,低头看着她,轻声说:“我走了。”
储青蘅深深看了他几眼,点了下头,从喉咙挤出几个字:“万事小心,保重自己。”
殷恒煦勾唇邪魅一笑,他此刻真的好想吻她,但是奈何场合不允,于是便用食指刮了下她的鼻尖。之后转身上马,回望一眼后驾马而去。
储青蘅看着他离去,又抬头看看天,天际一缕橙光已经射出云层,就有如他当初天神降临一般出现在自己的勉强,驱散了黑夜的寒凉,如今也终将为青州的百姓带去曙光。
殷恒煦启程后,储青蘅也已经让人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去了。此次护送的人还是周星他们几个,只是当初在围困宜城时死了两个,现在加了两个进来。死的那两个人,储青蘅第一时间就将人厚葬了,殷恒煦来到宜城后不仅给他们记了功行了赏,储青蘅更是给了他们的家人非常丰厚的补偿。
这次归途,一路顺畅。
临城是青州的州府所在,是青州最大的城,占青州一半的大小。青州地势平坦辽阔,土地肥沃,良田广布,因此青州一直以来都很富足。百姓吃饱了饭,都开始做起了生意,小日子也越过越好,临城也因此成了大胤的商业重镇,商旅往来络绎不绝,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因为临城的繁华,很多大胤的富商都有生意产业设在临城,这无疑让临城更加富贵繁华。
可是两年前的一次旱灾让却打得青州的措不及防。青州素有大胤粮仓之称,青州不仅要供应洛军三十万大军的军粮,还有供应瑞都人口的粮食。一次旱灾,让青州当年的粮食产量减半,因为青州本就人口众多,养活本州的百姓吃饭也是难事,所以当年就停止了对瑞都的粮食供应,改为由受灾情况较小的鹿郡供应。
洛南要镇守边疆,大碗得此消息更是大肆进攻望霞城。因此,哪怕青州百姓没饭吃,也要供应按量供应洛南的军粮。
灾情刚起的时候,身为左相的秦文乾也是很快就做出了反应,立马就派粮赈灾并拨款修建水利工程缓解灾情。刚开始确实起了很多的作用,灾情似乎也缓过来了。百姓没有出现饿死的情况,哪怕大宛来势汹汹也没有逃到便宜。
当时皇帝闻言,很是高兴,也就继续将后面的事交给秦文乾处理,不再过问。
可是好景不长,开春时,虽因为修建水利良田得到了一些灌溉,禾苗到还能勉强生长。可是过后却一直没有下过一滴雨。到了盛夏,日头又是格外的毒,原本滚滚奔腾的河流渐渐干涸,之前所修的水利也没有了来灌溉农田,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没办法解决不下雨这个根本问题。
到了第二天的秋天,几乎颗粒无收。
在灾情刚开始时,秦文乾要想解救灾荒也还容易,后面要是下雨,这事也就过了,在他的功绩上倒还能浅浅记上一笔。但是后面连续干旱,青州的余粮都快消耗殆尽了,要想赈灾就得那出更多的钱。
可是他称霸朝堂十几载,朝廷的情况他是清楚的,国库的情况他也是门清的。这些年来,朝中的文武百官和背后的世家大族在其中贪墨的钱财数不胜数,还有皇室宗亲纵欲享乐,更有当今皇上也是纵情享乐,不是修筑繁华宫殿,就是搜罗天下的奇珍异宝。外国使臣前来朝拜,也是大兴赏赐,以彰天威。
就这样,财政入不敷出由来已久,国库就渐渐空了。国库没钱,但是秦文乾是有钱的,他掌管户部,一些小事上他腾挪填补都应付过去了。因为他把皇帝伺候高兴了,皇帝年纪大了,也管不了这许多。所以只要是太平年,这日子就还勉强这样相安无事地过下去。
可偏偏是青州上出了问题。
等到青州灾情加重,余粮耗尽,流民四起,匪盗猖獗时,他想挽救也救不了了。老天不知何时会下雨,国库也掏不出那么多钱去填这个无底洞,他有钱也不愿意掏出来,其他的党派似乎也不想掏,因为此时正是夺嫡的关键时刻,各方势力都在养精蓄锐,只为了等待时机一飞冲天。
但是青州不能不管,还有其他的地方没有受灾,粮食产量也不错,从其他的地方调粮勉强能维持青州的稳定。再派人到青州稳定局面,凭他在朝中的势力和皇帝对他的信任,没有人敢置喙什么,因为在此期间有很多人想要插手青州的事都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