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府后,大姑娘的婚期已经定下了,就在下个月。日子还是有些赶的,好在很多东西已经备着了,倒也不是那么匆忙。
褚青蘅还没有操持过婚礼,所以她一大早就去请教王妃和老太太。等把婚礼的流程都了解得差不得了,她们就问起了殷恒煦的事。
“昨天你回来已经晚了,怕你舟车劳顿就没问你,阿煦在青州怎么样啊?听说朝廷让他在青州修水渠治理青州的旱灾。青州的旱灾听说很严重了,他能完成任务吗?”
见他们如此担心,褚青蘅安抚他们:“娘,我在青州看了一圈,青州的旱灾很严重,田里都种不出粮食了,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此前已经爆发了匪患,现在朝廷能花力气治理是好事,青州稳定下来于大胤于阿煦都是好事,若是能让青州重回之前的安居乐业,阿煦就是大功一件,倒时候朝廷必会给予嘉奖,咱们王府也会跟着沾光。”
王妃面上却没有多高兴,而是说:“话虽这么说,可我最近和京中的夫人们闲话,听她们说如今朝廷国库空虚,能拿出来给青州的钱少得可怜,青州那么大的担子压到阿煦肩上,若是做好了自然是好,就怕做不好没有功劳就罢了,还得被治罪就冤枉了。”
褚青蘅明白她的担忧,安慰她说:“娘,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朝廷已经下了旨意,阿煦是违抗不了的。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我之前去青州不只是为了处理生意,也给阿煦带了些钱去,让他手头能宽裕些,也好办事。还有修建水渠需要的木料和石料,我认识一些老板,我都让他们或捐赠或低价给到青州那边,眼下只要不出其他的意外就便只需要时间了。”
闻言,王妃和老太太一脸热切地看向褚青蘅。老太太慈祥的笑着说:“我就说青蘅这丫头是个有本事的,你看这不就帮到阿煦了吗?”
王妃热切地拉着褚青蘅的手说:“都是娘之前短视了,总觉得女人就该好好在家相夫教子,没想到你也能干这样的大事。娘在这里谢谢你为阿煦做的这些。”
“娘,别这么说。”褚青蘅反握王妃的手,“我和阿煦是夫妻,夫妻之间就应该相互照拂。好了不说了,我该去忙了,文竹还等着跟我回话呢。”
“那你先去忙。”
褚青蘅把婚事需要的要紧的东西交给府里管事的抓紧去办,然后到账房去查看府里这段时间的账目。
“这账目倒是比之前的好看多了。”
褚青蘅边翻看着账本边淡淡地说。
管家恭敬地说:“还是王妃管理有方,还多亏了文竹姑娘这段时间来的悉心打理,咱们府里的铺子这段时间以来都扭转盈亏了,还有几个不错的铺子这两个月来进账不少。”
褚青蘅点点头说:“看着是不错,但是还不够。王府每个月多大的花销你们也知道,接下来大姑娘的婚事又是几千两银子的开销。所以你们也得加把劲儿,若是这些铺子都实现了盈利,所有人都涨工钱。”
“是。”
褚青蘅管理人向来恩威并施,刚开始府里的人不服管教,她狠狠整治了一番,所以刚开始这些人在背地里恨她恨得要死。可是后来因为他们做得好褚青蘅就给了他们很大的好处,还都涨了几十文的月钱,时间一久他们就服服帖帖的了。
因为王府的没落,财政入不敷出,就经常拖欠克扣下人的月钱,他们自然就消极了。
褚青蘅来就不一样了,她有钱,可以让他们为自己卖命。
如今这王府里的下人都听话了,也省了褚青蘅很多麻烦。
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府里大姑娘出嫁,她这个做大嫂的回来自然要去看看她。
她来到若瑛的院子里,发现几个姊妹都在 ,或读书写字,或下棋作画。姊妹们见到她来便都起身迎了上来。
“大嫂回来了,大嫂一路幸苦了。”
褚青蘅笑着说:“我还好,姊妹们在家可还都好?”说着她拉住若瑛的手问:“你马上就要出嫁了,我来看看你还有哪些需要准备的?”
若瑛摇摇头:“我这里什么都准备得齐全,只是我出嫁大哥不在家,难免有些遗憾。不知大哥在外可好?”
“你大哥一切都好,只是他有军务在身,是回不了京来送你出嫁了,但是他也惦记着你,特意嘱咐我好好替你操办婚礼,让你风风光光嫁出去。”
跟她们闲话完,褚青蘅就回了自己的院子,云影已经在等着了。
“云影,京中这段时间可有什么异常吗?”
云影回道:“其实也不算异常。前段时间小皇孙在贵妃的宫宴上出了事,宁王和贵妃受到了皇帝的斥责,这段时间低调了许多,太子有了上升之势。但是世子让属下探查城郊是否有异常,属下还没查出具体的情况,但确实有怪异,宁王的这一低调焉知不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
褚青蘅对这个倒是不奇怪,她问道:“京中的事都是襄王殿下在操持,他可有说些什么!”
“襄王殿下被皇上派去了辽北,临走时嘱咐属下盯好京中的动静,还说世子妃若有事可去找慕荷姑娘。”
“皇上这是要提防辽北了?”褚青蘅喝了口茶,“只是他现在才来止损,会不会太晚了。”
云影也是类似的想法,但他说:“皇上此前一直病着,可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眼下发现事情严重了,自然就想着补救了。”
褚青蘅挑眉:“那你觉得现在补救还有用吗?”
云影冷笑了一下:“依属下看来,用处自然是不大的。赵家在辽北大权在握,手握大军,宁王身上又有赵氏的血脉,且已成气候,想要逼宫上位估计也快了。”
“你先下去忙你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