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盯着屏幕上自己扭曲的倒影,终于敲下:“可我们连支红烛都没点燃过,谈何灰烬?“
对方发来裴多菲的诗句:“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蓝色头像熄灭时,平安锁骨下方两寸的位置开始隐隐作痛。
手机在凌晨两点震动。平安对着短信箱反复删改,最终发送的短信带着似乎还带有自己的体温:“记得龙井山房的雨廊吗?你总说青瓦接雨水像听琵琶行。如今我成了你伞沿坠落的那滴水,注定要摔碎在别人的伞面上。但请相信,每道裂痕里都藏着我曾说过的那句'且听风吟'。若他日梅子黄时雨,最是你低头看水洼里那汪月亮——我在平行时空,永远为你潮湿的倒影。“
晨光舔舐着昨夜未干的雨渍。窗台积水的凹痕里浮着一层油膜般的虹彩,像被碾碎的眼泪。平安赤脚踩在酒店地毯上,绒毛刺着脚心的触感让他想起ELLEN发梢扫过锁骨时的战栗。空调出风口呜咽着吐出冷气,将未散的威士忌酒气凝成悬在空中的刀片,每一口呼吸都割裂着喉管。
他望向镜中那张泛青的脸,胡茬在下颌爬成一片苔藓,眼尾褶皱里嵌着未擦净的睫毛膏——那是某个失控的瞬间从她眼角蹭来的遗迹。手机屏幕在床头忽明忽暗,JUDY的未读消息像一尾缺氧的鱼,在寂静中徒劳地翕动嘴唇。
远处的登云路传来早高峰的喧嚣,车流碾过潮湿的沥青路,轰鸣声裹挟着丽娟面馆的片儿川味道涌进鼻腔。他突然想起那晚在「荒岛」咖啡吧,老板娘的珍珠耳坠如何在钢琴曲里晃成两粒将坠未坠的露珠。长长的贴甲指尖敲打杯沿的节奏,恰似此刻雨滴叩击玻璃的频率。
面前的公文包里躺着褶皱的调令,牛皮纸信封的毛边扎进掌心。他知道这一去,杭州的梅雨、上海的霓虹、滨海咸涩的海风,都将被成都的麻辣雾气腌渍成标本。就像孝洁棉布裙上的鸢尾,再鲜艳的过往,最终不过是锁进樟木箱的褪色纹样。
窗外的银杏叶在风里簌簌发抖,一滴雨顺着叶脉滑落,在他眼底映出千万个破碎的倒影。手边的调令两个字,像枚生锈的图钉,将温哥华时差与杭州往事齐齐钉进时间地图的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