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运动之前,苏鹤闻就察觉形势不对,带着姜紫菱回到老家,儿子苏正辉则拜托苏家本家的亲人照顾。
苏正辉从小有父母却似无父无母,其中心酸自不必说。
心中对父母有怨怼,三女儿出生后就把她送回乡下,眼不见心不烦。
运动爆发,两边更是没有来往,就连母亲姜紫菱去世,他都没有回去探望。
直到最近,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才把苏尚早接回来。
苏鹤闻姜紫菱想念儿子,面对儿子多年怨怼,有苦说不出。
苏尚早的到来,极大的慰藉了两位老人家的心。
自然对她极尽疼爱。
马蓉花看着一旁摘菜叶子的苏尚早,叹了一口气。
她何尝体会不到丈夫心里的扭曲呢?同床共枕这么多年,她看得出来苏正辉为什么对这个女儿这么心狠。
因为嫉妒。
她能养在苏鹤闻姜紫菱的身边,跟他们撒娇,在母亲怀里打盹。
他的童年没有温暖的怀抱,只有无助和迷茫。像是不受待见的外来者,看尽亲戚的冷眼。
他嫉妒女儿和父母的亲近,恨父母的无情。
所以他也不在乎如何和自己的子女相处,只盼着能出人头地,狠狠地出一口恶气。
卖力摘菜叶子的苏尚早不知道这些弯弯绕绕,出去一趟费了些时间,马上就要4点了。
苏尚哲和苏尚余也该放学回家吃饭了。
厨房传来铁锅与锅铲碰撞的钝响,混着剁菜板急促的"咚咚"声。
苏尚早看没人管她,悄悄溜回房里。
不知道布袋子里装的什么,沉甸甸的。
苏尚早扣住房门,从床底下摸出布袋子,解开的一瞬间,流光溢彩的宝石几乎要灼伤她的瞳孔。
各种杂乱无章的珠宝彩石毫无章法地堆砌缠绕在一起,全部缩在这个小小的布袋子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时间静止,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只剩下她和这闪着璀璨光芒的珠宝。
苏尚早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缠绕在一起的宝石分开,其中项链和戒指居多,还有一些胸针,一共16件。
除此之外,布袋子底下还有一沓小黄鱼,苏尚早没打出来,估摸着有五个左右。
苏尚早有一种自己是强盗的感觉,因为这些珠宝都大的吓人,好像是从博物馆偷出来似的。
谁能想到一条项链摊开有自己脸那么大啊!
一条主体是蓝色宝石,一系列钻石图案向两侧延展,如同非写实的花瓣,缟玛瑙细节则为其注入韵律感。
一条有点水果锦囊风格,红、绿、蓝色宝石交叉点缀,打造出微风拂过、树梢弯曲的景象;繁茂的雕刻宝石树叶赋予密致感,在项链的中央位置,有一个较大的绿色心形宝石作为吊坠,表面光滑且有光泽。
一条项链由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红色宝石、紫玉髓和钻石组成。紫玉髓圆润似珍珠,红色宝石犹如璀璨的繁星,它们紧密相连,编织成一条流动的银河。
另一条项链最大,给人印象最为深刻。蓝宝石和祖母绿图案构成对称的网格结构,营造出一种近乎动态的视觉效果。项链的最底部悬挂着三颗较小的椭圆形蓝宝石,它们呈垂直排列,颜色与中央的蓝宝石相同。这三颗蓝宝石像是一串流动的水珠,为整条项链增添了一份灵动与优雅。
其他珠宝也是一个特点:大。
苏尚早指尖抚摸过这些珠宝,感受它们的冰凉奢华。
窗棂外传来苏尚余甩书包的响动,她猛地把布袋塞回暗格,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轰鸣。
屏住呼吸,又将这些珠宝重新放回布袋子里。
这“苏尚早”到底什么来头?真的只是一个乡下丫头吗?
惊讶欣喜过后便是巨大的恐慌。
来路不明的珠宝,能让人一夜暴富,也可能是天降横灾。
苏尚早心情沉重地把布袋子藏好,算算时间,他们也该放学回来了。
在这个家没有隐私,苏尚余和她住在一个屋子里,马蓉花也可能随时来打扫卫生。
这是个地雷,不知什么时候就炸了,让人心惊胆战,小心翼翼。
饭桌上,苏家人在沉默中用餐,倒不是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
饭桌上,搪瓷碗与竹筷的磕碰声此起彼伏。苏正辉咀嚼时腮帮鼓动的肌肉线条,马蓉花舀汤时手腕上暴起的青筋,居然让苏尚早有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
苏尚哲一直偷偷瞥着三姐的神情,看到她一副若有所思,心不在焉的模样,害怕她还在因为今天的事情劳心伤神,于是偷偷用脚踢了踢她。
苏尚早还在想着那堆珠宝的事,冷不丁被苏尚哲踢了一下,抬头就看见苏尚哲挤眉弄眼的表情。
苏尚早无语,这小子又打什么鬼主意呢?
苏尚哲向他的房间努努嘴,意思是让苏尚早饭后过来。
苏尚早给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她知道了。
随后又默默地扒起碗里的米饭。
嗯,还是精米好吃。
......
某军校内。
秦未时正对着军校宿舍的铜框镜整理领章。镜中青年剑眉入鬓,新换的肩章泛着冷光。
床头摆着个红木匣子,匣中军功章与家书摞得齐整,最上面是老爷子遒劲的笔迹:"欲成参天木,先历北风寒"。
他解开衬衫纽扣时,左肩狰狞的弹孔伤疤在月光下泛着淡粉色。三个月前那场遭遇战突然在脑海中闪回——伏特加气味的呼吸喷在耳后,刺刀穿透棉大衣的撕裂声,以及最后那枚擦着颈动脉飞过的流弹。
明天就是他们上课学习的日子了。
秦未时 3 年没回家,从首都军校毕业后,他就按着老爷子规划的路线,先去北部军区守边境。虽然条件艰苦,但是艰苦的地方容易立功,老爷子要让他快速积累,直接从排长升成营长。趁养伤期间,获得在北京学习的资格,为升团长打下基础。
晋升之事牵扯各方,弯弯绕绕。只是秦未时此时不需要操心这些,只要他足够优秀,家里都会把路给他铺好。
他也不负众望,边关三年屡立战功,又因为是军校毕业,起点就比别人高,再加上偏僻的地方竞争小,晋升资格也多。
排长只是他的起点,任命他为营长的指令已经下来了。
直线调动搞不成,只能搞曲线调动。
功绩得是实打实的,才能经得起推敲。
学习过后,他会向上级报告,自愿去滇南地区守卫边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他不怕被遗忘,有家里的关系,这段履历只会是锦上添花。
再过两年,只需要有个契机,升任团长后调回北京,开始接触权力核心。
21岁的天之骄子秦未时此时正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