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沉默了许久,眸光晦暗不明,他脑海中一片刀光血影。
年少时,他因为贪玩,在倾华节私自出府,去买一串酸酸甜甜的糖葫芦。
当他回到府中,却发现自己全府上下都被下令斩杀,母亲为父鸣冤,自缢而亡。
鲜血流了一地,整个府邸血流成河。
后来,他下意识遗忘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到倾华节,他都会给自己找些事做。
从前,阿昭缠着他一起出去玩,他也总是用温书的借口推脱。
如今,时过境迁,年少时的仇怨深埋心底,慢慢的,他可以接受亲人因构陷含冤而死的事实。
阿昭见他走神,伸手在他面前挥了挥,“兄长?”
沈墨回过神来,垂眸,望向阿昭眸光总是多了几分温和,现在,他的身边只有阿昭了……
“……喜欢。”沈墨温声回应。
阿昭在他身边一天一天长高的,不再是当年懵懂无知的笨蛋。
没等沈墨多想,阿昭十分自然地牵着他的手,一路向前走。
街道上人流拥挤,摩肩接踵,阿昭却能巧妙地领着沈墨在人潮之中自由穿行。
天空中打铁花的景象,只有在节庆之时才能看见,高温滚烫的铁花,被焦黑的木棒打到半空中,朵朵绚丽夺目的火花在夜空中闪耀绽放。
这一天,全城姑娘们都可以肆意出游,不会被规矩约束,她们换上美丽的衣裙,脸上或戴着面纱,或戴着串着珠玉的面帘,或以扇遮面。
她和沈墨一路走到河岸边,河面上倒映着皎洁的月圆,宛若一块无瑕的瓷盘中放了一块白玉糕点。
连接河水两岸的是一道石拱桥,衣着华丽的姑娘们在桥上缓步走着,她们的身姿娉婷婀娜,模样俊俏的小公子,提着一盏莲花灯,正趴在桥上,不知在等着哪位佳人。
一盏盏莲花灯在河面漂浮,花灯上写着少年们对未来美好的愿景。
阿昭在闹市之中格外闹腾,与往常在府中乖巧安静的模样截然不同。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大抵如此。
上次阿昭失踪后,沈墨第一次如此惊慌。
即使他已经在暗中安排了人手保护阿昭,可上次帆船失火的事,依旧给他心里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阿昭,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沈墨眉头紧蹙,太阳穴突突的疼。
“兄长!我们去放祈天灯吧。”阿昭手里抓着两个粉色的孔明灯冲他招了招手,她的眸子映照着他的模样。
在沈墨的视线中,少年越过汹涌的人潮,向他飞奔而来。
当阿昭向他靠近之时,他清楚地看见,阿昭的眼里全是他,也……只有他。
沈墨紧张阴翳的脸色渐渐缓和,冷淡的眸,染上了几分暖色,他向前走几步,靠近阿昭,接过她手中的天灯,缓缓道:“好。”
阿昭的白色面具上反射着花灯的光亮,明亮的火光仿佛人心的希冀,少年眸光澄澈,倒映着温暖的烛光。
沈墨能猜到阿昭该是怎样的喜笑颜开,感受到阿昭的喜悦,他身上清冷的气息也渐渐被笑意驱散。
不知不觉间,他的唇角缓缓弯起。
阿昭将笔递给沈墨,笑着说道:“人们说,将心愿写在祈天灯上,燃放天灯,天神便能知晓人们的心愿,让其愿望成真。”
沈墨不信神明。
比起虚无缥缈的神灵,他更相信自己。
可是,阿昭声音清亮,高兴时眉眼弯弯,就连束起的墨发,都在随风飘摇。
阿昭满眼期待,他不忍拒绝。
他温和一笑,似冰雪消融,接过笔,却不知自己有何求。
不得已,他想偷觑阿昭写下的内容,本想要照着写下来,却不料阿昭反应极快,连忙侧身躲避他的视线,顺带着遮挡了祈天灯上面的字。
“兄长,仔细想想心中所愿。这心愿若是叫旁人看了,可是要不灵的。”阿昭脸颊微红,声音也低了不少。
她的心愿倒不是见不得人,只是不好让沈墨看见。
原本,她也不信神灵……
可是她重生一世,很难解释这件怪力乱神的事情,她心里对神明多了几分尊敬,即使……她依旧不信神。
沈墨低声说道:“我不信这些,若是你信……”
我也会试着相信。
沈墨还未说完,便止住了。
他已经想好自己的心愿了。
沈墨低垂眉眼,提笔写下自己的心愿。
在他们点燃火绳后,两盏祈天灯渐渐膨胀,松手后,祈天灯带着他二人心中的希冀缓缓上升。
他们看着祁天灯缓缓升到二层后,便携手离开了,晚市热闹,还有许多新鲜活动还未参与。
阿昭缓步上桥,她的手心细嫩,三年来都未曾沾染阳春水,小手被沈墨略带薄茧的大手牵着。
阿昭眨了眨眼,放天灯之后,兄长一言不发地牵着她,许是怕她走丢了?
虽说两个大男人牵手有些奇怪,不过锦都城民风开放,对断袖也能宽容。
在行人偶尔的侧目中,沈墨和阿昭缓缓走在石桥上。
河岸一侧的临江小楼,二层处开着窗子。
雅间内,端坐着一位青衣公子,他的脸上戴着白色狐狸面具,眸光缓缓落在石板桥上……牵手缓缓行走的两个少年。
他抬起指尖,把玩着手中的白玉茶盏,杯底雕刻着洁白无瑕的水莲花,漫不经心地听着手下禀报的内容,“果然是……兄弟吗?”
沈墨习武多年,洞察力也比寻常人更加敏锐,当探究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下一刻就被他察觉到。
瞬息间,他转头望着江岸的木楼,只是看到了一扇半开的窗子,里面似乎有两个人。
不过,今日是倾华节,他既然答应了阿昭,陪他出来玩,就绝对不会食言,沈墨也不想被俗事烦扰。
这个时间,有闲工夫观察他的,只怕……是那位名动天下的大公子吧。
岸边阁楼上,青衣男子也收回了视线,慵懒地抿了一口茶水,他漫不经心地问道:“沈十七,祈天灯上写了什么?”
沈十七,从前在外姓王手下训练过,也是沈煜身边的护卫,他习武多年,因为任务能力出众,被赐予主人家的姓氏。
沈十七对这位救他一条性命的新主子无比忠诚,他看了一眼夜空中的祈天灯,恭敬地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