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七月,穆江月如愿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录取,韩江川也报了北京的一所学校。
坐上去北京的飞机那天,穆婵娟在机场抱着女儿止不住眼泪。
从里到外,她叮嘱了很多事情。
最后,她松开了手,拍拍女儿的肩膀,说:“去好好努力吧孩子,加油!妈妈爱你。”
“我也爱你!我们永远都会支持你的!”穆月生大声对姐姐的背影喊到。
比起优秀的姐姐,穆月生的所有成绩都很一般,她最后选了理科,也在很普通的班里。
考试也考得很普通,经常出现过一些不及格。
一切都那么普通,还有给男生表白被拒绝。
虽然后来她也不记得那个男生长什么样了,也不知道自己当年为什么喜欢他。
好像是因为他长得挺帅的?
这么普通的穆月生,在高三面对妈妈时,看着她看着自己的成绩叹气也想过一定要好好努力。
但或许真的晚了,她甚至会在睡不着的夜晚后悔高一上课睡觉的自己。
越到后面的复习提高,穆月生才明白那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此时失眠的夜晚里,眼泪已经止不住了。
于是穆月生的第一次高考失败了。
那个分数只能去很差的二本学校。
叹息过后,妈妈没有继续责怪,只是问她:“你还想读书吗?”
回忆起痛苦的高三,穆月生确实不想再读书了。
但她知道,如果不去读书,自己的家庭给不了她任何帮助,那她后面几十年真就完了。
她也无法说服自己跟妈妈卖菜卖水果,就这样过一辈子。
不是看不起,她是靠妈妈做这些养大的,而是因为当她做这些事的时候并不会像妈妈那样感到快乐。
所以好歹混个大学吧,抱着这样的想法,穆月生去复读了。
为了让女儿回汉莱复读,穆婵娟给学校交了一笔钱,至于是多少,她没有告诉穆月生,“你好好学习就好了。”
穆月生复读时的同桌叫陆婕熙,是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女孩,但只要和她说起话来,她还是挺好玩的。两人熟起来后,穆月生才知道陆婕熙的哥哥是一名空军飞行员。
她说:“别看我哥是个飞行员,当年我爸妈本来第一个小孩想要女孩,结果是个男孩。他们就给我哥起名叫双成,一定要再生一个我。”
穆月生和陆婕熙笑到一起。
心里难免想到自己那想要孙子的父亲和奶奶,但穆月生在想起时只会一脚将他们踹开。
复读这年,穆月生遇到了一个熟人——一个全校都知道的人,一个很漂亮的女孩。
在走廊偶然遇到方小晓的时候,穆月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比初中更漂亮了,漂亮得让她移不开眼,虽然以前也是。
穆月生初中和方小晓在一个学校,她大方小晓一级。
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亲眼见证了那场无声的暴力。
为了迎合别人,不被孤立,她选择默许,然后加入。
甚至在她们问她:“方小晓是不是一个很做作、很装、很讨厌、很……的人!”时,穆月生低着头,说:“嗯,是吧……”
因为只有别人看不到,她才能心安理得地说谎。
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她们和方小晓毫无交集却能说出那样难听的话,这其中缘由并不难猜。
因为人那可怕的嫉妒心。
还有她自己那可悲的求认同的心理。
不过,幸好她看到现在的方小晓成长得非常好,她并没有被那些事情影响,现在她身边常有两个好友。
穆月生真不知道自己之前高二高三的时候在干嘛,方小晓这样出色的人,她怎么会一点没听到风声。
高四的这次同级,让穆月生觉得这是种冥冥之中的安排。
曾经说谎的愧疚让她觉得自己对不起方小晓,即使方小晓不知道自己曾在背后说过那样的话。
有几次穆月生故意路过八班——那个姐姐曾在的教室,她特意看向方小晓。
有一两次两人对视上,但方小晓很快移开了视线,毕竟她们互不相识。
听说方小晓的成绩很好,她现在过得很好,穆月生心里的负罪感才消去了一些。
后来,她还是去找方小晓道歉了。
方小晓被穆月生在操场追上的时候还有些惊诧,她们只是一周一次同一节上体育课而已。
穆月生看着方小晓的眼睛,只看了一秒就低下了头。
她说:“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是我当年……”
她抖落了自己曾做过的事情。
她想,方小晓或许会非常不屑地离开,或者白她一眼,骂她有病。
但至少,这些都能让她的心好过一点。
哪怕一点。
可是方小晓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些,都过去了。”
女孩说:“我不会原谅过去的,但是过去已经过去了。我不想现在追究是因为,我不想再在心里欺负那时无助的自己。”
她说:“我能理解你为什么那样做,不要有负担了。”
她甚至说:“好好备考吧,加油。”
穆月生终于扬起了头,可以痛快地大口呼吸。